“奶奶放心,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好吧。”
于是,费日终于如愿以偿地借着慕容青的特别借阅证在国家图书馆里混了三年,仍是随心所欲地读书,无拘无束,无门无类,反正是想读什么读什么
直到慕容青过世后,她的学生,国家图书馆馆长秦岭找上门来,对费日说:“费日,我知道你是慕容老师最痛爱的人,而且她临终时就是把你托付给我的。但有些事是不能光凭人情所可以解决的。例如,慕容老师在世时,你可以拿着她的特别借阅证出入国家图书馆的任何一处阅览室和藏书库,但现在不行了。按照规定,这个特别借阅证我必须收回。”
费日低头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那么,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可以保住这个特别借阅证”
秦岭看着费日像小孩子对着心爱的玩具那样攥着特别借阅证,叹了一口气说:“费日,不是我不肯帮你。要知道特别借阅证必须是对图书事业有重大贡献,且在文籍的整理、训诂方面有超卓成就的公认权威才可以拥有。一旦持有此证,就可以任意出入国家图书馆的藏珍馆、书库,借阅、使用所需资料。所以,此证到目前为止,留在外面的只有两个,慕容老师一个,另一个在上海图书馆的名誉顾问李启老先生那里。连我这个国家图书馆馆长都没有,你想你能有吗”
“那”费日毕竟还是只有十五岁,他不怕别人来硬的,就怕像秦岭这样的人,温和平静地跟他讲道理,“那,还有没有别的可能让我可以出入国家图书馆藏珍馆和书库”
秦岭摇摇头说:“不可能,除非”
费日眼中一亮,忙打蛇随棍上,说:“除非什么”
秦岭一笑,说:“除非是藏书库的特别图书管理员。但这个职务一般要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可以申请,你”
费日好不容易才发现了这么一条路子,又岂会轻易放弃脑子转得飞快,说:“那么可不可以破格”
“这”秦岭皱了皱眉头,说:“我倒是可以将你以慕容老师私淑弟子名分做出推荐,但要说服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那些个老头,你总得拿点本事出来吧”
“没问题”
“没问题”秦岭没想到费日居然一口就答应了,又追问一句:“没问题”
费日重重地点头。当然没问题,慕容青在过世前两年,因脑血管破裂的原因,造成手脚麻痹、颤抖,根本没法做文物的修复工作,这两年中如战国古地图、东周九鼎中的荆鼎、唐太宗陵中出土的兰亭集序等重大文物的复原几乎是费日一手操办的。只是费日怕出了名会影响读书,坚持以慕容青的名义发表。否则,他在文物古玩界的声誉很可能已经进入全国前三十位。
何况,就特别图书管理员来说,这只是一个拿书库钥匙的角色。因为国家图书馆的藏珍馆和书库中堆积了历代以来数以万计的古旧书籍和一些与之相关的东西。今天的一个破纸片,可能就是明天的超级国宝。因此,要求这个角色必须具备相当的文物知识,对于一些具有较明显特征的文物尽到保管的责任。除非经文物管理委员会特别许可或给某位专家当助手,特别图书管理员是没有权力修复书籍和研读相关资料的,再加上工资低、没什么前途,很少有哪个知名的文物专家来申请这个位置。反正,费日只是要个能自由出入藏珍馆和藏书库的身份,那就试试吧
第二章特别授权
在秦岭的推荐下,费日等了几天就接到了面试的通知。
文物委员会的五个老头老太,在打量了费日足足十分钟时,才开始他们的唠叨,先是说他们对慕容青的景仰是如何地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接着是回忆他们与慕容青的友谊是如何的松柏长青,后面他们是对费日之流的后辈是如何的满怀期望
奇怪他们这些专家不是整天忙于研究,连吃饭应酬的时间都没有,怎么会闲着一聊就是二小时费日耐着性子陪足了他们二小时二十一分三十七秒时,终于忍不住提起他的面试一事来
“面试”为首的陈丹老先生喝了一口茶,说:“你说,什么面试”
费日快晕过去了,咬咬牙说:“是我申请国家图书馆的特别图书管理员位置的面试。”
一旁嗑着瓜子的满头银发老太太葛芳邻笑着说:“你奶奶在过世之前早就将你在文物方面的造诣向我们作了通报,还说,要是我们有什么困难可找你帮忙。特别图书管理员这个位置,已经算是屈才了,还面试什么”
费日喘了一口粗气,说:“那你们为什么通知我今天来面试”
“因为,我们这几个老不死的很久没见面了,正好找个理由大家聚一聚。”
“是啊聚一次少一次了”
“何况,以面试的名义来聚会,连茶水、瓜子都是免费的。”
“还可以报销来回路费,是吧”
“来来来,赔大伙聊聊,慕容老先生的得意孙子,值得大力推荐的文物界新星,今后的天下就是你们的了”
看着这么一群据说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们的言行举止,费日顿时觉得,其实他才是这个面试考场里最老最成熟的一个。聊就聊吧,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随着时钟的分针一圈一圈的下来,文物委员会创下了一个纪录:平均年龄七十有七的全体会员花了足足五小时来面试一位申请特别图书管理员位置的少年。让后人对文物委员会五位成员的严谨作风深为感叹。
好不容易从面试考场退出,费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的理想,当一名图书管理员的远大理想终于实现了
特别图书管理员的位置并不像费日想像中那么自由。虽然,他能出入国家图书馆的大众书库、和针对专业人员设计的二至五级书库,并能任意阅读。但对由他所掌管的一级书库和未名书库却没有法子任意使用。
六间一级书库所收藏的任何一本书都称得上是“国宝”,先不说那些历代文人学者的手写真迹,单是外界传说早已轶散的汉版训诂总成、宋版的太平御览、明版的永乐大典、清版的四库全书就足以引诱任何一个心怀不轨的人铤而走险。因此,为了防止有人监守自盗,特别图书管理员一人是不能进入书库的。只有,经馆长核准,在两个警卫的监督下才能取得钥匙,对库藏图书进行整理分类。
也正因为如此,有资格借阅这些书籍的专家也寥寥无几。经常十天半个月的,才会有人拿秦岭的批条来借书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