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1 / 2)

个士兵在150米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米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曾经有一个电影与狼共舞的开头,一心想死的男主人公策马在南军阵前来回跑了两趟,竟然毫发无伤,其实是相当写实的。当时美国南方工业不发达,南军武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一支线膛枪要价美金500大元,可以买20头牛。所以南军没多少支线膛枪。滑膛枪的准确性又那么的差,打不中策马狂奔的人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南军如果想依样画瓢那一定会死的相当难看,北方军的武器全部在大陆制造,一支线膛步枪只卖43元。所以多数是线膛枪。扯远了,赶紧兜回来

线膛枪的最大射程因为膛线的缘故射程有所下降。但是得益于膛线的稳定作用,其有效射程有200米以上。不过由于射速很低,英军并未大量装备线膛枪。原因在后面祥述。

古代弓弩的普遍最大射程为300米左右,而神臂弓的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600余米,而且准确率很高,可以精确瞄准。欧洲到后世的时候也还有弓弩射击比赛。一个训练有素的弩手可以准确地命中200码外。一个瑞典著名的神射手威廉泰尔射中自己儿子头上的苹果用的就是弩弓而不是弓箭。如果那个总督使坏让他用滑膛枪去射,估计小泰的脑袋就要开花了。下面这个是瑞士的泰尔父子铜像,眼力好的朋友可以看到泰尔肩上扛着的弩弓,儿子手上捧着被木羽箭洞穿的苹果。

然后再来看射速,英国在18世纪已经采取纸包弹药以利装填,整个程序还是快不起来。按照官方训练手册的记录前膛燧发火枪发射一次需要经过12个步骤年时英国陆军测试使用雷管的前膛枪时的记录显示,即使是技术纯熟的士兵每分钟射速也不过三发;这还是在没有战斗压力下的成绩。在实战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能够维持每分钟两发就算不错了。而且士兵在战场上慌乱之际非常容易出错。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在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就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另外常见的错误是在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先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士兵只能退出行列到后面慢慢把弹头挖出来。大家不难想象用通条去挖装填了火药和子弹的枪管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就这还算是先知先觉,要知道当时火枪是队列齐发的,那么多枪一起发射的情况下许多士兵在战斗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哑火,往往多次装弹。

在1863年的时候,美国内战的盖兹堡战役后北军清理战场,发现双方士兵遗留在战场上的支步枪中,枪管中还有子弹的有其中有一颗弹头的有6误塞了两颗弹头的有塞了3到10颗弹头的有6最高记录是一支枪中塞了23颗弹头,怎一个强字了得。

比较起滑膛枪线膛枪就更麻烦了,由于使用线膛枪的时候弹头与膛线必须紧密咬合,无法像滑膛枪一样使用直径较枪管内径还小的弹丸,因此前膛来复枪的装弹十分困难而耗时。射速一分钟有一发就算不错了。为求维持大量火力,当时各国的正规部队仍然配备滑膛枪,只有少数前卫部队才配备线膛枪。直到法国陆军上尉发明了弹底有凹孔的弹头,子弹发射时的气体会经由这个凹孔将弹头底部撑大,跟枪管的膛线咬合;这么一来,弹头直径可以做得比枪膛内径小,才解决了前膛来复枪装填困难的问题。

再来看神臂弓,这东西的射速大约是34发每分钟,而且操作十分简便,简单到大家很难想象竟会有人能装错。下图是神臂弓的装填过程。唯一的问题是神臂弓需要人手拉弦,发射次数太多容易疲劳,速度会减低。可是火枪连续发射以后一样会因枪管发热造成炸膛或者子弹威力减弱的情况。

最后说说破坏力,不论是还是火枪,用的子弹口径都一样,威力相当不错,因为铅弹体积小,力量集中,常常嵌入骨头里面无法取出。而且子弹在体内的弹道通常都不是直线,造成的伤害是普通冷兵器不及的。

神臂弓的穿透力甚至比火枪子弹更强,按照记录它发出的弩箭可以穿透两层铁甲,连普通火枪子弹都未必能做到。但是破坏力却不如枪弹,伤口也比较容易处理。但是弩箭也有优点:可以涂毒或者加装炸药。

再说造价,神臂弓的材料是山桑木做的弩身,檀木做的弩梢,铜制的扳机,麻绳做的弦。照说造价也还是神臂弓便宜。在中国不会找不到木匠做这个吧

按照这样推断,如果当时中国以神臂弓作武器,使用同样的阵列和英军对抗,失败的很可能是英军。可惜清朝不但不重视火器,连弓弩都不重视,这样的战斗只能在帝国时代里面去体验了。

顺便说说英军的火炮当时使用的是葡萄弹,用一个很薄的容器内装大量的铁弹丸,发射后容器爆裂,里面的铁弹丸将形成大面积的散射,威力极大,在鸦片战争中一次能杀伤几十人。但是比这种炮弹更先进的开花蛋在明清时代已经在中国生产并使用过了。

其实直到火枪仍然没能完全超越清国13世纪使用的弩箭。清国当时别说创新,只需将以前所掌握的拿出来,也不难取得胜利。

同时,这种神臂弓除了填装剑羽之外,还可以放钢珠,所以说本川此时认为是对方的这种武器打出来的。因为本川根本就想不到,对面的商船里面竟然能够有火枪。

“雷大哥,你打的真准。”

倭夷对面的商船里,赵鹏冲着正在持枪瞄准的雷天易说道。

在雷天易与王开元他们商量问完之后,雷天易决定了要和倭夷正面对抗。现在雷天易他们这边二百多人,如果怕了对方这五十人的话,那就太丢国人的脸了。

虽然说雷天易这边只有二十个人会用火枪,但是雷天易也不会怕对方。因为就在刚才的时候,雷天易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雷天易这边的后装枪要比倭夷那边的射程远。

按照常理来说,虽然雷天易这边的是后装枪,而对方倭夷使用的是燧发枪,雷天易这边的比倭夷那边的枪在射程方面只多了不到一百米,但是关键的是雷天易这边的枪都装了瞄准镜。

如果没有瞄准镜的话,无论是谁就算瞄准了对方的传也是不会达到对面的人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枪虽然说有瞄准镜,但是距离这么远差距确实十分大的。

但是安装了瞄准镜之后就不一样了。

虽然说瞄准镜据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有人尝试过在枪托上固定眼镜镜片。有文字记载,在19世纪以前,火器上已经有了望远镜式的瞄准装置,可用于在弱光条件下的瞄准。

但是现在的这个时候瞄准镜还没有广泛的运用起来,起码我以那边绝对是不会有的。而雷天易这边也是自己装的,所以说雷天易现在拥有了比对方大的优势。

利用瞄准镜,虽然说因为船体在大海上航行所产生一些晃动,但是毕竟把距离缩进了许多倍,这样一来,雷天易他们的准确率就要比对方高出了很多。

因为虽然说这些少年因为雷天易的恩惠而要为他与倭夷奋战到底,但是雷天易看得出来他们还是非常紧张的,所以说雷天易为了缓解他们的紧张,并且增加这些少年的信心,所以说雷天易先开了一枪。

这一枪雷天易是瞄准了好久才扣动扳机的,因为在船上射击和陆地上市不一样的,因为狙击枪这个东西与长治的枪差距也是很大的,在平常的枪晃动一点的时候,用狙击枪通过瞄准镜瞄准的就要晃动许多。所以说,在船上进行设计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