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1(2 / 2)

灭秦记 龙人 2299 字 2023-10-17

“你,你,你是说,现现在的汉,汉王刘,刘邦就是”项羽瞠目结舌道。

“不错”红颜点了点头道:“你只要想想,如果不是这样,我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于这里呢”

项羽闻言终于明白红颜所言非虚,他早已看出,刚才那九名高手之中至少有六名于问天楼,而另外三名则听香榭,如果当今的汉王不是纪空手,那红颜根本就不可能和他们成为一路人。

这对项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当着红颜的面,他感到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正一点一点地消逝殆尽。恼怒之下,他已握住剑柄,冷然道:“这么说来,你是来杀我的”

“我不杀你,也不想杀你。”红颜看了他一眼道:“你已经够可怜了。”

项羽忍不住一阵狂笑,半晌方止道:“笑话,我堂堂一代霸王,何须要人可怜我只要我愿意,今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我剑下之亡魂,其中也包括你”

红颜缓缓地取下脸上的面具,露出那张清秀可人的小脸,淡然道:“你可以杀了我,却依然改变不了你可怜的命运,只要你还有思想,就应该可以预见到你自己的结局”

她跳下树枝,落到地上,悠然接道:“你好好地想一想吧,如果你不杀我,我想我该走了。”说完如一阵柔和的清风自项羽的身边擦肩而过,轻盈地消失在密林中,留下的,是一缕幽香,还有让项羽沉思的话语。

第十五卷第十三章

更新时间:20097411:14:01本章字数:6407

在垓下的行营中,纪空手稳坐中军帐,在他两边列队而立的正是各路诸侯和麾下大将,所有人的脸上都显得亢奋异常,其中不乏有几分冷峻。

这次攻克垓下,大破楚军,虽然在气势上完全压过了对方,但面对勇悍的西楚军,大汉军的伤亡亦不小,几乎付出了与西楚军同等的代价。然而,从将帅到战士,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样的代价非常惨重,毕竟,他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各路诸侯和大将们便接到了汉王召集的命令,他们虽然不太清楚汉王为什么要急着召见自己,但知道汉王已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韩信的江淮军和匈奴铁骑。

毕其功于一役谁都明白,只要再打赢江淮军的这一战,那整个天下就是大汉的,而他们都将作为功臣得到应得的赏赐。所以,在场诸将的心情都非常不错,未等三通鼓停,所有人都到齐了。

“大胜之后,无论是一方统帅,还是一名战士,都难免会有懈怠之心。”纪空手眼芒扫向全场,缓缓而道:“但项羽当年进入关中,正因有了懈怠之心,才导致了今日之败。所以,既有前车之鉴,就需要我们打起精神,面对与江淮军的这场大战,本王希望这一战是我们的最后一战,从此之后,天下太平”

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附和。

纪空手大手一摆道:“我们虽然有这个决心,但韩信未必就肯成全我们,所以明日一战,我们还须努力。”

樊哙站起道:“末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纪空手知道最先突破垓下城防的正是樊哙,他能立下如此首功,自然受到纪空手的偏爱。

“以末将的愚见,我们应该趁胜攻击,此刻我军将士士气正旺,对江淮军实施攻击,必事半功倍。如果将战事拖到明天,万一走漏消息,让江淮军有了准备,或是不战而逃,我们只怕要后悔莫及了。”樊哙清了清嗓音道。

“你说得并非没有道理。”纪空手点头道:“但发动夜战,需要充足的准备,一旦出现旗号不明之状况,就容易引起大的混乱,反而为敌所乘,这当然不是你我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本王认为,只要不走漏消息,天明时分大军向鸿沟推进,才是最佳时机”

“可是,谁也不能保证消息不会走漏出去,万一有人通风报信,让韩信得到消息,只怕他不战而逃,据守齐赵,到时又要打一场相持久远的消耗战了。”樊哙有些担心地道。

纪空手以嘉许的眼光看了他一眼,道:“你能这么想,说明军事才能非凡,颇有大将风范。不过本王已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早有防范,你大可不必担心消息会走漏出去。”

他转头望向彭越道:“英布的人马有什么动静”

彭越道:“他们都在原地待命,没有异常的反应,而我的大军全部布署在他们营地的外围,一有异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最快的反应,控制局势。”

纪空手非常满意彭越的回答,点了点头道:“有罪的是九江王,而不是他的人马,对其麾下的将士,我们必须要以安抚为主,使其为我所用,而不是一味地强压。倒是九江王的一些死党贼心不死,可以采取强硬手段,或杀或囚,以免他们跳出来趁机作乱”

彭越不是汉王嫡系,却肩负着监视九江王军队的重任,心下十分感激汉王的信任,当即禀道:“我的手上正有一份九江王死党的名单,共计一千七百二十三名,已经都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大王不必担心。”

“这样最好”纪空手拍掌笑道,目光随即又转向周殷。

周殷站起道:“我奉汉王之命,就在大军攻城之前,率部向鸿沟挺进,密切监视江淮军的一举一动。我可以保证,只要江淮军一有风吹草动,我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作出反应”

“如果有人想向韩信通风报信呢”纪空手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除非他有翅膀,从天上飞过,否则要想通过我们的防御线,只怕比登天还难。”周殷非常自信地笑了起来。

樊哙听了这一问一答,才明白汉王早对自己有所担心的问题作了周密的布署,提前作好了应有的防范,当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原来大王早就有所准备,看来末将多虑了。”

“不”纪空手一脸肃然道:“身为一方统帅,事务繁忙,日理万机,凭一个人的精力,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不出现一丝纰漏的,要想做到滴水不漏,他的身边就需要一批敢于上书直谏的谋臣将军,随时提醒他的错误所在。惟有如此,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所以,本王身边像樊将军这样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么,这个天下早晚都是我们的”

张良点头道:“这也许就是大王之所以胜、项羽之所以败的主因吧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且不能容人,将之放逐,可见注定了他最终不能成事。”

众人无不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大多数人心里冒出一个这样的问题:“项羽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范增功不可没,假如范增不死,依然被项羽奉为亚父,这楚汉之争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