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当然是尽数收归于门下。
而赵岳山要做的,就是在新的主子面前证明自己,而这一次袭杀刘邦的行动,无疑就是他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他当然不想错失,所以机会一来,便全力以赴。
想到这里,他被一股浓浓的剑意所惊醒,刀锋一颤,已经出手。
“滋”赵岳山不想再等,也不能等,这段日子他已经等得太久了,让他的神经饱受压力的折磨。
他需要出人头地
是以长刀击出,犹如撕裂云层的一道闪电,破开数丈空间,疯狂地向龙赓的面门逼至。
龙赓的眼中依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很淡,很淡,淡得有如一阵清风,转瞬即逝。当这笑意消失的那一刹那,他这才看似有意,实是随心而动地将自己手中的长剑平平刺出。
他一出手,周围皆静。
每一个人都如痴如醉般地看着龙赓的出手动作,那种力度,那种美感,构成了一幅完美与和谐的画面。
只有赵岳山人在局中,不仅无法欣赏到这种惟美的姿势,反而从龙赓的每一个动作中感到了四溢狂涌的劲气。一股股让人无法摆脱的压力使他简直喘不过气来,却又情不自禁地陷入了那剑意的魔幻世界中。
龙赓的剑,只是普普通通的三尺青锋,既非名器,也非名家所铸,但此剑一到他的手中,便平添一股霸气,比之宝刀名剑,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因剑成名,有剑因人成名,剑与人的关系,概莫如此。
因剑成名的人,通常都不是有能耐的人;剑因人而出名,惟有这样的人,不是名士,便是拥有真正实力的剑客。
龙赓无疑便是这后一种人。
所以他的剑只要一出,不仅有惟美的剑意,更有凌厉无匹的杀气。
“哧”长剑在赵岳山的长刀上一点一划,激起一溜非常绚丽的火花。
这种难以置信的精确便连刘邦也在心中暗自骇然。
长剑在虚空之中掠出一道似幻似灭的弧迹,便像是快速殒落的流星。吞吐不定的剑芒如火焰般窜射,在长剑划过长刀之际,突然一跳,弹向赵岳山的咽喉。
生死只是一线,出手绝不容情。
那汹涌澎湃的杀气,涌动于长街上空,使得这静寂的长夜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龙赓的出手不可谓不快,也不可谓不狠,一出手就有势在必得的决心;但赵岳山绝非庸人,其身法之快完全具有高手之风,竟趁长剑在自己的刀上一点之际,整个身影一闪一滑,有若游鱼般闪至龙赓的身后。
剑锋所向,只有虚无的幻影。
幸好这已在龙赓的意料之中,一剑落空,气机随之而动,反手用剑撩开了赵岳山从背后袭来的一刀。
两人的身形都是飞快高速的转动,移形换位极是熟稔,刀与剑在空中不断转换角度,却彼此间没有交触一下,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决胜负的战机。
“呀”龙赓没有料到赵岳山对刀的理解竟是这般深刻,更没有料到他的长刀根本不在华艾的矛法之下,这让他感到几分诧异。不过,他没有多想,突然暴喝一声,整个人一旋一转,直升上半空,如一只扑食的猎鹰向赵岳山俯冲而去。
第十卷第十二章意剑无敌
更新时间:20097410:13:09本章字数:6678
赵岳山霍然心惊,他想不到一个人的动作能够像鹰一样的灵敏,更像鹰一般的快捷,这几乎让人不可思议。
他来不及多想,在他的头脑中,只是蓦然闪过一幅他曾经在大漠黄沙中所见过的画面。
那是十年前,他奉赵高之命,去追杀一名入世阁的叛徒。
这名叛徒深知入世阁在天下的势力,更清楚入世阁对叛徒所采取的手段,为了活命,他只有铤而走险,深入黄沙大漠。
赵岳山追入大漠深处,终于在一个不是机会的情况下手刃叛徒。当他带着一脸的疲惫离开大漠之时,蓦然看到一处孤崖之上,傲然挺立着一只半人高的兀鹰,正虎视眈眈地俯视着一只正在跳跃飞奔的野兔。
这只野兔显然感受到了兀鹰的威胁,所以才会用自己所擅长的速度来摆脱目前的困境,然而它似乎并不明白,自己的速度再快,又怎能比得过兀鹰呢它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赵岳山顿时被这种画面所吸引,更想知道,野兔不懈的努力是否能够帮助它摆脱兀鹰的魔爪
“嗷”眼看着猎物就要逃出自己的视线范围时,兀鹰长啸一声,终于出击了。
它扇动着巨大的翅膀,在半空中俯冲而下,其速之快,犹如闪电,迅速拉近了它与野兔之间的距离。
就在它亮出自己的利爪,抓向猎物的刹那,那只野兔突然停止了奔跑,而是仰卧在沙面上,头与腿抱成一团,借着劲儿突然向兀鹰蹬踢而去。
兀鹰一惊之下,迅速将自己的身体拉高,在野兔的上空盘旋。
赵岳山为野兔这种求生的本能所感动,更明白由于两者之间的实力上存在差距,野兔最终还是不可能逃过兀鹰的追杀,所以就动了恻隐之心,用两块石头惊走了兀鹰。
而在这种生死悬于一线间,赵岳山也不明白自己何以会想到这种画面,他只觉得龙赓此刻就像是一只翱翔于半空的兀鹰,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就倒地而卧,头脚弓成一团,就像那只伺机攻击的野兔。
这种情景是如此地诡异,没有人会想到这是赵岳山在瞬息之间感悟到的求生一招。
“呀”面对赵岳山摆出这般古怪的姿势,龙赓的身形只是滞了一滞,再次发出一声暴喝,声震长街。
他的整个人已直升至赵岳山的头顶上空,突然身体倒悬而下,剑芒直指赵岳山,拖起一阵风雷之势,以强大的压迫力紧逼向守候地面的赵岳山。
赵岳山感受着这股如飓风般的杀势,虽惊而不乱,在冷静中测算着两人之间的距离。
gu903();三丈、两丈、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