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不让人吃饭的都是禽兽!”陆小华泪流满面。
“省点力气,要是等下叫不出来了多扫兴。”
“……”
☆、10我有一个伟大的计划!
另一边的陆裕林很快就从小鹿乱撞的处女作看到最新的一篇文。
这几天他都在没日没夜地看。
并不是因为这个三流写手有了多大的进步,而是因为他在文里看到了很多陆小华的影子。
小鹿乱撞很少提起自己的事,很多时候都只是把更新扔到网上而已。只有请假的时候他会简单地说一句“烫到手了”“电脑报废了”“发烧了”……陆裕林会往陆小华身上想,是因为陆小华的访谈。
那是小鹿乱撞透露个人信息最多的一次了,访谈里小鹿乱撞没有露脸,只是谈到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很多事和很多感触。陆裕林对这些并不在意,只是在看到“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的时候下意识地翻了翻访谈日期,结果发现那正好跟陆小华的生日对上了号。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更多的蛛丝马迹就会跟着浮出水面。
陆裕林一刻都舍不得停,日以继夜地把小鹿乱撞的书全部看完了。到后面再看到“头有点晕,但是吃点药就好了,不会断更”、“没关系,我一个人住,熬一下夜也不会吵到别人”、“第七年了,我十六岁生日那天开始写文,写到今天刚好二十三岁,谢谢你们的陪伴”之类的话,陆裕林控制不住地红了眼眶。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陆小华做了什么事。
他让陆小华一个人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一个人面对孤单和寂寞,一个人为了生计奔波劳累,一个人煎熬万分地挣扎着,卑微到只希望能凭借自己的作品从陌生人的善意和陪伴中获汲取一丝温暖。
陆小华活得很坚强,但是他已经不再向任何人交付自己的心。因为他生活中的遭遇就像他每一个故事的结局一样,交付出去的总是得不到珍惜,真心相待的总是得不到回应。
比如他从小疼着、让着、照顾着的弟弟,居然狠心无比地把他变成了孑然一身漂泊异乡的孤客。
陆裕林总算明白了陆小华为什么再也不愿意见到他。
——因为意识到这一切之后,连他都没办法原谅自己。
陆裕林花了很长时间平息起伏不定的心情,才站起来对着镜子整理好着装。他来到老板的逗比表弟身边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写个书评,否则也不用回去接受大半个月的“岗前培训”了。
他要做的是把老板这位逗比表弟引上正途,即使不能把家里的产业全盘接下,至少也要在某个方面做出点成绩才能镇得住场。
其实这对于老板来说也是一件难题,毕竟要老板自己赚钱简直易如反掌,要教会这个逗比表弟这种本领却是难如登天。
老板选择了“投其所好”这条路。
简单来说就是以逗比表弟喜欢的三流写手为出发点,派人怂恿逗比表弟进军出版和影视市场,美其名曰“以后给小鹿大大出书配歌改漫画出动画拍电影”!
得知小鹿乱撞就是陆小华以后,陆裕林才意识到一切似乎都被老板掌控在手里。他在这边“引导”逗比表弟,老板则在那边栽培“小鹿乱撞”。到时候逗比表弟即使还惦记着“小鹿乱撞”,至少也会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了,真要捧一把不算太丢脸,算起来一点都不吃亏。
陆裕林眉头紧皱。
陆裕林面前根本没有别的路可选,按照老板的话去做,他和陆小华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都有更好的前景——虽然是为了“掰正”逗比表弟附带的。但如果他不按照老板的意思去办,不仅老板许的前程会化为泡影,连带陆小华也会遭殃——没有用的棋子,老板那种人当然会随手扔掉。
陆裕林没有别的选择。
逗比表弟很快就找了过来,他期待地问陆裕林:“你写好了吗?”
陆裕林眼眶还有点红,他只是稍一停顿,就红着眼对逗比表弟说:“没有,我看得太投入了,还没开始写!我觉得这样的好文不应该一直被埋没,要是我有出版公司就好了,一定把这文出版了!”
逗比表弟若有所思。
当晚逗比表弟就高兴地拿着份策划跑来找陆裕林:“我有一个伟大的计划,小林子你也一起来参加吧!”
听到他的称呼,陆裕林额头青筋微跳。
虽然不用看都知道策划上写了什么,陆裕林还是接过去认真翻了一遍。果然,上面齐齐整整地写着一连串投资计划,包括出版社、销售渠道、影视公司、电影院线等等等等……要是逗比表弟真能长点心,肯定会发现破绽:这些详细的行业评估绝对不是一个下午能整出来的。
可惜逗比表弟根本瞧不出来。
这其实是摆给陆裕林看的。
雄厚的资本、广大的人脉、光明的发展前景,只要有点野心的人都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实力才是说话的资本。
陆裕林的迟疑只持续了两秒,就一脸高兴地加入到逗比表弟“伟大的人生计划”里面。
不就是哄人么?这可是他的长项。
陆小华对大洋另一端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晚上陆小华被折腾得连爬起来觅食的力气都没有了,第二天一大早他着实饿得不轻,扑到桌边就毫无形象地大快朵颐。
老板边喝茶边欣赏他的饿相,脸上充满恶趣味的笑意实在可很到令人发指。
吃过早餐老板要开远程会议,陆小华则抱着自己的小老婆(笔记本)跑到角落蹲着存稿。
陆小华新章码到一半,编辑就找了过来:“申请三江了吗?你这本书数据还行,你去申请一下。”
在终点站三江推荐这个榜一般是新文期最好的榜单,可以当成红文与扑街文的分水岭,在三江上数据要是爆发了,以后推荐很少会断!
陆小华以前都没上过这个榜单,开始当然是数据太差、写得太糟糕,后来是总撞上牛叉作者开文高峰期,只能望推荐兴叹。
编辑特意来提醒一句,陆小华心里窜起了喜悦的小火苗:“有希望吗?”
编辑说:“一半一半,我帮你争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