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将近十万蛮兵中,投降及抓获的俘虏不足两千,其余的九万余人全部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殿后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的阻击,虽然招致了自身大部被歼,却为蛮族联军主力的逃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道金钩越来越艰难地突破了十余层阻击线后,敌军大部队已在数里之遥,戈勃特虽然损失惨重,但实力仍在,并得以逃脱虎口。而在这方面考虑欠周的丹西,原指望如以往走廊地区正规战一样,毕其功于一役的美好希望也破灭了。
金色的钩子伸出、插入,再钩绕回来,本想即使抓不到戈勃特,也能捞起一条大鱼。谁知道进退裕如、飙走如风的蛮族骑兵在临走前给自己上了一课,大鱼没有被卷进来,捞起的只是一条小鱼,而且是一条不惜鱼死网破的小鱼
“要不要追击”看到落日下的胜利场面,令嗜血的班哈相当兴奋。
“撤退有序,乱而能整,可怕的对手啊”丹西扫视战场,遥望远处如惊群野马一样奔逃的游牧联军主力,略有些失望地摇摇头:“吹撤军号,清理战场,然后回营修整”
猛虎军团步兵速度慢,骑兵人数少,且都经过了一场艰苦的血战,已经相当疲劳。对方主力未伤,倘若就此冒失地追击,被对手反咬一口,恐怕白天的胜利就将前功尽弃,甚至可能反胜为败。这在战史上可不乏其例。
该收手时便收手,连年的战场厮杀与不断遭受的磨难,使得丹西的性格沉稳了许多。
如前所述,破蛮冈下的这场大会战以怪异开始,又在遗憾中结束。不仅双方的战略意图,起始阶段的战术布置,而且其中一波三折的战斗过程,甚至是谁胜谁负的问题,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议。因为修整数日后,戈勃特带着曾落荒逃窜的游牧联军又跑了回来,并毫无愧色地向大陆各国发布战报,宣称本军取得了会战的胜利,猛虎军团的第一轮进攻被打退,被迫退回营垒防守。
戈勃特此举,充分体现了蛮族的狡诈、皮厚以及无与伦比的顽强。可要是未曾观看战争进行的过程,仅仅就战前和战后形势说话,倒真是容易被他所蒙蔽。
猛虎军团仍然沉静地守在原来的营垒中。在掩埋了战友尸体,清理完战场后,就收拾战利品回营修整。
对于他们而言,在这样的大荒原上,前进或后退个十公里、二十公里并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又要兴师动众地挖沟建垒,白白消耗战士们的体力。除了斥候骑兵外,其他任何部队都被严令禁止出营作战。战士们在军官的统领下,于军营里进行训练,丝毫不理睬往而复返的对手的挑衅。
戈勃特重整各处的军营。他实力犹存,自然不愿轻易认输。对于草原人而言,进进退退、来来回回,本来就是战争的常事。按照草原战争的传统,只有剁下敌人的头颅喝酒,才是真正地庆祝胜利的时刻
当然这一次,戈勃特就小心多了,不仅营地与对手隔开了相当的距离,而且军营的纵深和宽度更大,一有风吹草动,就可采取相应的行动。本次会战虽然没有伤及他的筋骨,但当时的危险情状已经告诉了这位高傲的蛮族首领,目前自己手里的这支军队,玩阵地战尚不是中央走廊精锐部队猛虎军团的对手。
除了继续在不远处警惕地盯望着这只可以随时出闸咬人的猛虎外,戈勃特加紧了对阴风大道的封锁,约莫有五万蛮族骑兵在猛虎军团营垒侧后方日夜不停地进行骚扰和破坏。
对于仇敌的这种举动,丹西安之若素、不愠不恼,听任对手完全截断自己的粮道。游牧骑兵不需要粮道,可以就地放牧取食,跑出去跟他们折腾没有意义。丹西随军带来了足够半年耗用的军粮,对此也并不担心。让部下跑到荒野中去与对手进行捉迷藏式的厮杀,不仅白白损耗兵力,打起来还相当吃亏,而丹西素来厌恶无目的、无意义的消耗战,更别提是本方吃亏的赔本买卖了。
经历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大战后,北部的主战场逐步在恢复昔日的和缓节奏,我们也得以心平气和地客观回顾这场战役。
应该说,这是一场相当精彩的大型会战,双方都充分展示了本方的战术特点和英勇坚毅的战斗精神。同样,也必须说,这是一场双方都极不满意的会战。
击溃战倘若不进行追击,其战果从来不会太令人乐观,何况丹西碰到的是逃生能力首屈一指的游牧骑兵。
首先,我们从伤亡数字来看,除了将对方的殿后部队包了饺子外,猛虎军团的收获实在有限。猛虎军团一方伤亡约为五万人,游牧联军伤亡九万余、被俘两千,属于猛虎军团占优。但整体上看,这次会战仍然属于一种击溃式消耗战,双方的兵力变成了三十万对四十四万,只是缩小了两者间的差距,并未改变实力的对比。
其次,从指挥上看,丹西和戈勃特的战术指挥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又都有失误和考虑欠周的地方。虽然事先都了解了一些对方的战术特点,但对于这两支不同风格的,具有极典型意义的精锐之师,戈勃特没想到对方的正战能力、攻防能力如此之强,丹西也未曾料到对方脱离不利的战场,进行逃生的速度如此之快、水平如此之高。
最关键的,在于两者都未能实现最初的战略意图。恐怕真应了某些军事分析员所言,所谓的经典之战,基本上都发生在名将与庸将之间的对阵,而名将碰上名将,往往就打成了毫无意义的消耗战。就像零比零的足球赛,虽然战斗的过程也许非常精彩,结局却令人无奈,参战双方都不满意。
戈勃特未能在正面对战中折断猛虎军团的虎爪,反而不得不撤离战场,狼狈逃窜,遭受的损失也较对方多出将近一倍。
丹西也好不了多少,预定的三个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
希望像以往打过的大型会战,一战定乾坤的最理想目标没有实现,这个自不必再提。
快刀剜肉,歼敌一部,改变双方兵力对比的第二目标,同样未能实现。尽管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他还是被迫打成了击溃式消耗战,虽然这种消耗本方并不吃亏。
另外一个附带目标,亦即俘虏敌酋的任务也没有完成。蛮族首领和主要战将基本上都得以脱身,唯有一个蒂奇斯首领摩卢被俘。他于右翼指挥防御时,因猛虎军团主力的迅猛突击被冲散,被迫向游牧联军中军阵地逃窜,结果在三道金钩收杆时不幸被猛虎军团捞了起来。
其实,丹西最初预定的目标是俘虏鸠蛮族的首领则尤。鸠蛮人在草原第二集团中最有实力,且有着过去的辉煌历史,自然有再次雄起的野心。另外,鸠蛮人目前的地位比较超然,不至于太引人注目,加上其独特的秃鹫侦察队在战场上的威力,令丹西和两位谋士,将狼狗最佳的候选人锁定在其鸠蛮首领则尤身上。谁料想狡猾的目标逃脱了,而有着食人生番美誉的蒂奇斯人,其首领却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