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搬了张板凳,在阿南要塞的城头上发了一天傻,看着神族士兵们清理战场。水裳也在他身边陪着,一会儿悲伤地看看漫山遍野伊枝士兵的尸体,其中有不少是女人和十五六岁的少年,一会儿又无比景仰地注视云镜南轮廓分明的侧面。
可惜云镜南并没有察觉到美女温柔的目光,他只是发傻,从早上醒来一直发傻到夜幕降临。据桑奴说,这位草原盟主一天里自言自语不下一万句,每一句只有两个字:ot好多,好多好多。ot伊枝族留下七万七千具尸体,而云镜南和水裳一方的伤亡是:六千名神族士兵,一万二千名西、南分盟士兵。
云镜南在战斗结束后第二天恢复了正常,同时接到古思的飞鸽传书:素筝在布鲁克城正式继承王朝第十七代皇统。
世元382年晚春,王朝正式分裂。后世将铁西宁建立的王朝称为北王朝,将素筝的政权称为南王朝。而在当时,双方政权都自称王朝,称对方为伪朝。
王朝日报在铁西宁掌权期间完全沦落为政治宣传工具。在素筝女皇登基之时,王朝日报连用十五天的所有版面进行打击。
第一天的头版是素筝公主早已殉国,现在的伪政权不过是古思一手操办的傀儡剧。这篇文章并未出乎古思和云镜南意料,但离谱的还在后头。
第二天的头版是布鲁克、威烈二城系明恒余党。古思只能笑笑,只要是头脑健全,并且听说过古思勤王的人都不会信这事。
第三天的头版是布鲁克乱党与兰顿勾结。云镜南特别留意了这一版,因为论证这个标题的主要论据是ot古思乱党集团的主要参谋人之一,据说不但在厥奴势力中极具影响力,而且曾经担任过兰顿王宫的太子太傅ot
第十五天,王朝日报可能是江南才尽了,居然登了一版熄灭古思虚假的战神光环。
云镜南想,如果不是登了这一篇,王朝日报可能还能多存在几年。
ot古思对王朝的军功,任何人都不能抹杀ot铁西宁盛怒之下,将报社封了。
不少谋士向素筝女皇进言:我们是不是也该搞一个报纸,就叫新王朝日报好了。
而素筝女皇的答复是:ot如果这东西只是为了办起来骂人,那还是省点纸吧。ot如果古思和铁西宁之间举行一场公平竞选,支持率大概会是各占五成。铁西宁诛杀明恒,以及一连串宣传攻势拉走不少选票,而古思靠的则是长年积累的影响力。
尽管因为古思而支持素筝政权的人不少,但布鲁克和威烈城仍未吸引民众前来。一方是二十八城,一方是两座城,稍稍正常些的人都会觉得铁西宁的王朝更安全。
王朝人都知道,铁西宁的形势一片大好。封闭王朝日报后,铁西宁用表面上的公正豁达掩盖了污蔑素筝政权的小伎俩,并积极地巡游全国,将亲和的形象传到北王朝的每个角落。由于谦和的形象和一边嘴角向上的特色微笑,他获得了更多民众的支持。
ot爱真是盲目的。ot在王朝百姓的欢呼声中,铁西宁努力使自己的笑容犹如发自内心,而他的手上的血还没有洗净昨晚,他亲手用权杖打碎了一个暗通古思的城主。
他知道古思的力量,因此不会容许素筝政权有一线翻身的机会。在旁人看来,占尽上风的他,似乎是太过小心了。
只有韩布最了解铁西宁,他一点都没放松对古思的防备。
随着铁西宁军向东推进,他的指挥所也从南袖一路搬到蛮域。当他到达蛮域时,守将报告说ot古思三天前刚撤走ot韩布当场就想杀了那个守将。
他太明白铁西宁了。这个王朝新皇,心底里最割舍不下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盛世,二是朋友。
即使是在争夺皇位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是韩布一再进谏要袭击素筝一行,铁西宁连几百人都不肯派出去。因为素筝是云镜南的朋友。
即使与古思反目成敌,铁西宁也绝不会杀古思。因为在铁西宁认为,这只不过是政见不同。
铁西宁为了盛世之梦可以抛开友情,但也可以为了友情,让圆梦之路冒上一点风险。所以,孰重孰轻,恐怕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古思和云镜南驻马蛮域城外石碑唏嘘不已时,城内有二万人。可是守将居然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不出击的理由是ot古思可能有疑兵ot韩布的肺都快气炸了,放过这次机会,再想解决古思太困难了。
他亲自坐镇蛮域,加固城墙,从南袖、福泽抽调部队,深挖护城河,在要道上广布马刺,在附近的制高点上都设了驻兵站,常备马烘干草随时预警。
忙了整整十天,韩布才好好地睡了一觉。
睡前,他在床头边挂了一面锣,吩咐卫兵道:ot如果有紧急军情,我一时醒不过来,你就敲这面锣。ot术沙在阿南要塞之战中大败。
ot父王,我现在才知道你有多么不容易。ot术沙的年龄不过二十一岁,但草原的风、血、火将他的脸锤炼成中年人的模样。
伊枝族曾是在草原上一呼百应的大部。
术沙的爷爷,那位不幸被太阳罕毒杀的英雄老罕,他的金令箭可以在一天一夜之间在王帐前集结十万骑兵。
术沙的父亲,肩负着为父报仇的重任,完成了他的使命。一次错误的决定配合红雪东征,将伊枝部推向衰弱的深渊。
而他自己,同样临危受命。与父亲不同的是,他手上的本钱更少,更艰难。
ot难道是我没有努力过吗不ot为了消除草原部落对伊枝人的怨恨,他费了多少心思。他曾经向自己的部民,向前圣侍女青蛾屈尊跪下过。他在部落联席会议上努力与各部化解过节,更在部落冲突中保持着谅解和恭顺。这确实为伊枝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至少使部族暂免灭族之祸。
这些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术沙以不到二十岁的年龄,承担起几十万人的前途。他没有老师,也没有父辈的指点,每一条经验都是用屈辱换来的。
在草原联盟成立大会上,伊枝族错过了第一次机会。术沙心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