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所纹,只有在一次战斗中杀敌过九九之数的人才能纹上一只虎形。
这里的黑龙骑将,个个都是百战余生与古思的近卫小队长们瞪目相视,虽然人数少些,气势却不弱。
“脱衣”古思下令。
近卫小队长们将战袍扯开,黑龙骑将们立时没了声音。
每个小队长身上都有两个以上的虎形纹章,有的纹章时日已久,上面还有新伤,那是去年红雪西征时在布鲁克留下的。堂上气势顿时为之一转,固邦的黑龙骑将们面现犹豫之色。
“你们中间有些人,也曾跟着我古思出生入死,那就应该知道古某人的军纪。我这次抓杨不凡,实因接到线报,固邦城有人通敌。在座的诸位都有嫌疑,恕古某无礼”古思趁势压上一句,果断下令道:“全部缴械,扣起来押下去。”
杨不凡的死党们一愣之间,刀剑全被缴下。杨不凡被押下去时尖声叫道:“古思,你独断专行,你在东线搞一言堂,我要参你古思,你奈何不了我古思,你滥用私刑,扣押大臣,我看你怎么向王城交待”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古思待这些人全部押下,这才松了一口气。
当日,古思的几个近卫队长进驻军营,代行黑龙骑将之职,对外宣称准备全军大操练。他们本就是勇冠三军的人物,约束队伍也无人不服。
尽管扣押杨不凡的消息尽量封锁,杨府警卫也全部撤换,但还是漏出些风声。固邦军方原就是古思辖下,各兵团首领又已被扣,是以暂时无人闹事。
王朝和兰顿交界处的荒原,出现了一对熟悉的身影。
“德德,这个情景好象似曾相识。”云镜南道。
德德垂头丧气地应道:“是啊,前几年,我们也是这样去兰顿。”
“是啊,希望这次也能顺利”云镜南目视远方,心潮澎湃。
德德昂起头道:“可是,上次去,我们是为了民族大义慷慨赴险而这次”
“而这次是为了去做一个男人该做的事”云镜南接口道,“对于我个人而言,没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
“其实,去王朝也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就不用跑这么远了。”德德骑了匹大骡子。
“我答应过古思,此生不踏入王朝境内做人是要讲信用的。”云镜南很有原则。
德德口中反复念叨着“讲信用,讲信用”,突然在骡背上捶胸痛哭:“青蛾,小德德,我对不起你们啊”
云镜南忙安慰道:“德德,你为我做出的牺牲,我会一辈子铭记在心的。没有你陪我,我哪可能出来到了兰顿,我进去办事,你在外面等着就好了。”
“可是,我这不是助纣为虐吗”德德有些为难。
“就这一点小事情,你还支支吾吾”云镜南失去耐心,“我也是男人啊到现在还孤独一人,你有青蛾,我有什么天天干看着神族美女们穿进穿出,就是没有下手的机会。为了这事,我上次化装成神族战士还被水裳打了一顿”
“好吧”德德看到云镜南摞起的袖子,胳膊上鞭痕累累,终于从良心深处被说服。
林跃在固邦的眼线很快将杨不凡被扣的消息传到兵云。
“可惜了,杨不凡看来这次凶多吉少。有他在,我们尚有兵不血刃进驻固邦的可能,现在是没希望了。”林跃不无惋惜地道。
“古思毕竟是古思,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林跃的兵团长叹道。
林跃笑笑,道:“杨不凡在不在位,固邦迟早都是要打的。王朝这盘棋,帝后无能,权相离心,也不过就只剩下古思这个守城之将,他应付得了帝国的左拳,也应付不了右拳。”
然而,没有后续情报表明古思私自处理了杨不凡。林跃又看到了“和平”解决固邦问题的希望。
古思一到固邦,便扣下杨不凡,只是权宜之计。更重要的,他要尽快查清到底是谁通敌。没有证据,他不能处置杨不凡。古思倒不是怕王城怪罪,他相信明镇皇会支持他,他怕的是军心不服。
所以,他一面快马上奏皇帝,一面展开调查。
杨不凡及其手下将领的府邸全被封查。
书信、财产、一切有可能留下线索的地方。数百口固邦战将的家属被安置在军营里,与普通士兵住在一起,叫苦连天。
搜查进行了三天,近卫连杨不凡姘头家的马桶都劈开查过了,除了几个兰顿挂钟,没找到任何与兰顿有关的东西。
既然已经动了手,就要下重手。古思不能空手而回,否则对王城、对军队都不好交待。杨不凡所有财产中说不清来历的,全部充作军费。
每次古思从外面回来,都要听到杨不凡在西厢房里的鬼哭狼嚎:“古思,我饶不了你”
古思的奏折累死了五匹好马,到王城用了三天。
而朝廷的回复在路上只用了两天半。
皇宫内侍在古思拘押杨不凡的地方读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征东大将军古思弹劾征东辅将军杨不凡之奏折,朕已阅过,心甚关切。古杨二位皆国之栋梁,守卫边陲,劳苦功高。值此王朝多事之秋,万不可互生怨隙。古思所奏之事,朕会派专人调查,杨不凡即日回京面圣。钦此。”
古思有些纳闷,明镇皇的反应不很对劲。按照惯例,这样的事,皇帝会全权委托他解决。
“古大人,就请现在放了杨大人吧,也好让他跟我一起回京。皇上会另派武将到固邦来代理辅将军之职。”内侍笑吟吟地对古思道。
“吾皇英明。”古思只好谢恩,下令放了杨不凡。
杨不凡从西厢房出来。在固邦值数十万金币的家业被抄,让他从骨子里恨透了古思。
“杨大人,请到一边说话,皇上有话要我问你。”内侍将杨不凡叫到一边。
古思知道皇帝口谕不好旁听,便也没有跟去。
不一会儿,杨不凡随内侍回到大厅,已重新换上一副笑脸,对古思道:“对不起,古大人。我一直以为你是因私怨才扣押我,既然是为了通敌这样的大事,早知我就不和你对着干了。我呆会就前往王城,希望你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放在心上。”
古思不置可否地应了几句,满腹狐疑。杨不凡态度转变之快,出乎他的意料。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杨不凡算定王城不会追究他苛扣军饷的罪名;二、杨不凡不是通敌主谋。
要不是莫名其妙加修的南城城墙,古思真的会以为杨不凡是无辜的。说实话,他对杨不凡很不喜欢,两次东线危机,杨不凡都没有起到增援的作用,险些让东线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