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4(1 / 2)

武装回明 点错鸳鸯谱 2393 字 2023-10-16

朝廷俸禄。在整个洛阳中,被封为郡王的就有四十八位,城内王府林立,除最大的福王府外,还有曲靖王府、华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等等等等。可谓是一群蛀虫,还都是富得流油的那种

而且这些龙子龙孙,耗费朝廷俸禄,欺男霸女不说,还坐拥大批良田。他们的庄田,最少占去河南一半以上的土地,按理说这些龙子龙孙原本是有一些封地,可是绝对没有这么多。不过他们盘踞河南这么多年,若是不知道运用自己的特权,通过巧取豪夺来圈地,那就不是蛀虫了。特别是到了大旱或者大涝这样的灾年,更是他们大肆圈地的良机。而这种举动,就是老百姓告到当地官府,也是没人敢管他们的

而且除此之外,他们定下的赋税还奇高,基本上为他们耕种的农民,除了勉强能填饱自己的肚子之外,是绝对不会积攒下余粮的这些龙子龙孙就象吸血鬼,加了河南之地百姓的贫苦。也是大明朝廷的沉重负担

所以说,如果张麟麒千辛万苦的率领镇,不远万里的赶来,就是为了保卫这样的龙子龙孙的话,张麟麒是绝对不情愿的。其实,张麟麒也就这件事情和崇祯探讨过。

当然,张麟麒说的比较委婉,他去尽力去做,可是,人力也有穷尽的时候,如果福王有什么不测当时崇祯沉默了一下,之后的回答便是,尽人事,听天命。有了这样的回答,张麟麒心里也就有底了。

这也和他的猜测一样,崇祯作为一个十分勤俭的帝王,努力维持大明朝廷的运转,却眼睁睁的看着福王之辈耗费大笔朝廷俸禄,剥削大批河南百姓,以至于有那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只能无奈投贼,心中也是愤恨不已的。

只是这些话不好明说,只能放在心里,如今也就是张麟麒问,才能含糊地透露一二。而这样的话,张麟麒心中也就有底了,只是,到时候该如何运作,既不至于伤了洛阳的百姓,又能让福王等人寿终正寝,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当然,张麟麒已经初步有了一个方案

至于对李自成所部出战,张麟麒却是早已经定下基调,不动则已,一动必须要打出镇的威名。出动便是雷霆一击,要让李闯胆战心寒,以后望见镇的旗帜就望风而逃。

而对于张麟麒定下的这个基调,李思骋,周默默等人也都是赞同不已,他们身为镇的一份子,最是清楚镇所拥有的实力。哼,这是李自成之辈所能比拟的吗他们对张麟麒充满信心,对镇更是充满信心

而根据李思骋送来的最新战报,李自成除对洛阳攻势越来越明显外,他还大力清扫洛阳周边的城池。以切断内外联系几天前,禹州知州钱祚征来求援急报,流贼数万人猛攻禹州,军情紧急,希望朝廷立时派出兵马救援。

禹州是交通要地,向为农民军来往之通道,这时的洛阳城周围,一些小县城都已经相继失陷,唯独余下禹州金鸡独立。这对于李自成来说,是一定要拿下的。这样也能顺便切断洛阳城军民的退路。

而禹州被围,河南的最高脑,河南巡抚李仙风当即慌了手脚,不过,在接到镇国将军所部已经到达开封府,先头部队更是已经抵达禹州附近时,李仙风这才镇定下来。一面紧急和张麟麒联络,恳请他立即投入到对流寇的作战中去。一面派出信使,前去告知禹州知州钱祚征,援军已至,不必惊慌。而且还是名噪天下的镇,想必大军所到之处,流寇必定如同灰飞烟灭矣。你部只要坚守住城池,就是最大的胜利。

而张麟麒,也已经派出探马告知李思骋,既然流寇猖獗,那就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不要以为打下几个县城,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于是乎,镇和李自成麾下的军队第一场正式的战斗正式打响了这在后世,又是被称为禹州之战

崇祯十三年的九月十八日,接到张麟麒的信报后,李思骋率领五千镇,火兼程赶往禹州,既然流寇自不量力,那就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李思骋先到达了鲁山。

当地县城早被夷为平地,四面的城墙残缺不全,到处都是一个个的大洞,就像是被狗啃过一样。这些大洞,不要说一个人能够挺着腰走过,就是赶着一群牛通过也没问题。不光如此,就是县城内的房屋也基本上被毁去,只留下满街的残砖断瓦。这便是李自成军队的“杰作”,俗称“铲城”,这也是李自成之辈通过多年的征战得出的经验,每到一地,便屠夷一空,免得以后官兵再次占据,他们攻打不便。

而看着这样的景象,所有的镇都是义愤填膺。李自成真是太狠了。这般模样的县城,还怎么让人活下去。就算是有侥幸逃入山林的老百姓,等到流寇走了之后,回来也是活不下去了。整个是成了一个废物堆了。

而等待这些老百姓的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活活饿死,二是为了活命,也加入流寇。看见有大军经过,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群衣衫褴褛的老百姓,说是一群人,还不如说是像一群鬼更为贴切一点。而且还都是饿死鬼的那种,个个在风中摇晃,饿的都没人形了。要不是看见还能动弹,都和死人差不多了

“马上赈灾”看见这种景象,李思骋马上吩咐下去。立即就有镇的伙夫开始生火做饭,救救这些灾民。这也是张麟麒事先对于李思骋的交待。不说人道主义,赈济作战区附近的饥民,对将要进行的禹州之战极有好处。流寇横行地区的饥民往往两头跑,若朝廷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为朝廷效力。若流寇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为流寇效力,一切的一切,只为了活下去。

第二百六十章大战流寇3

而对于李自成之辈的战法,李思骋也有所掌握。一般来说,总的就是炮灰战法。作战时分为五重,第一层为聚拢来的饥民,第二层为普通的步卒,第三层为普通的马军,

第四层为精锐的骁骑,而作为李自成安身立命的根本,老营则是被留在了最后。一般的战斗,对手如果能破其三重,则骁骑殊死拼斗。然后就看结果了,如果不敌,精锐骁骑、老营立时脱逃,只留下炮灰送命。而他们精锐不失,底气仍在。只要在转战几处,在攻破县城之后在进行铲城。那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走投无路之下,自然只能投靠过来,如此片刻之间,又能集结起一只大军。

而且作为精华所在的骁骑和老营人马,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不说,装备也是相当精良。最少都是人人有马,还有很多都是一人双骑。所以机动能力特别突出。而反观此时大明的军队,就拿比较精锐的关宁军来说,也不过马军三成,步卒七成。

这样的军队构成,正面作战可以,碰上机动能力突出的李自成骁骑和老营人马,就有走路撵兔子,力不从心之感了。

而且李自成之辈也多少悟出了一点游击战的真谛,把那一套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战法也使得有模有样。官军要是追,没什么结果,要是不追,他们又是像狗皮膏药似的黏上来了。叫人防不胜防

而且李自成之辈还擅用细作,像什么江湖郎中,算命占卦的,说不定都是李自成的探子。他们出入各地城池,探查各地人情虚实,观察城防,散布谣言。很是给力啊

gu903();所以说,面对这样的对手,要想全歼,就必须有相应的战法。不然的话,等到发展成游击战的局面,那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因为对于镇来说,击败李自成之辈并不稀罕,只有全歼那才能体现出镇的赫赫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