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1 / 2)

武装回明 点错鸳鸯谱 2364 字 2023-10-16

着花白的胡子,装出一副气愤的模样道“厂督大人和我客气那也就罢了,谁叫人家位高爵显呢”反正金国凤和张麟麒也算是忘年交了,所以金国凤先是和张麟麒开了个玩笑,然后再瞪着李定国道:“可你定国老弟也和我这个老头子这么客气,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是不是拿老哥哥我当外人啊”

“不敢不敢”李定国一听,连忙道:“既然老哥哥这么说,那我也不矫情了,日后我有什么需要就要来找老哥哥你了只要你到时候不要嫌我麻烦就可以了”李定国本来也是豪爽之人,而金国凤也是,都不喜欢文人的那一套虚的。所以现在看见金国凤快人快语,李定国也就投其所好了。

“哎,这就对了嘛”金国凤呵呵笑道:“老哥哥我坐镇宁远城,李兄弟你呢,就变成那钻进牛魔王肚子的孙悟空,去把鞑子的地界给搅个天翻地覆让他们也尝尝我们明军的厉害”

“哈哈哈哈哈”三人同时笑了起来,紧接着,三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张麟麒和李定国告辞了金国凤,从总兵府出来之后,回到了镇的大营。此时镇上下都已经打点好了行装,明天就要开拔了,这是张麟麒在宁远城的最后一晚,换言之,李定国要留下来作战,而且因为李定国不愿意和农民军作战,日后就将长期扎根在此,二人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再碰面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是很糟糕的,不像后世,天南海北相距几千里,飞机飞一圈就到了,现在二人这次分开,估计除了日后李定国进京述职,或是张麟麒再次前来辽东公干,不然的话平时难得一见了。

所以张麟麒有很多事情都要向李定国交待。

第一,就是作战的安全问题,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打仗是免不了伤亡的,可是这支骑兵部队是张麟麒好不容易才组建起来的,所以能减少伤亡,就一定要减少伤亡。

出于这个考虑,张麟麒给李定国规定了一个作战半径,以距离宁远城十天的马程为限。不许超过这个距离。以便有什么突发情况时,李定国可以及时回转宁远城,不然的话,万一跑得太远,到时候出了点什么意外,那可就是追悔莫及了当然,也别小看这十天的马程,以一人双骑计算,又是全骑兵部队,每天可以行军数百里。十天的马程那就可以把小半个大清国的地界都笼罩进去了,空间大的很了。足够李定国在里面撒欢了

第二,就是一个部队的战事安排和士气问题。现在这支部队有三千人,如果一起行动,一来目标有点显得过大,因为这次行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对鞑子后方进行袭扰专挑一些弱小的部族下手,而不是去挑战那些大部族,硬碰硬的战斗所以三千人绝对太多了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纯属浪费

二来不利于军士们休息,这些军士确实都很精悍,可是铁打的金刚也需要休息啊所以张麟麒就让李定国把部队分为三队,每队一千人,每次行动就派出一队,出去一次十天,这样三队轮换下来正好是一个月。这样既可以缩小些目标,还可以让军士们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可谓是一举二得

第一百十一章报捷

这第三就是一个如何最大化的扩大战果的问题了,派出这支部队不光是要去杀人放火,还要争取挑起大清国内部的矛盾。因为别看现在皇太极一统八旗部落,似乎是铁板一块,其实也不尽然。

当年努尔哈赤以13副盔甲起兵,统一了建州各部。以后又合并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各部和长白山东北的东海诸部。还包括了很多蒙古部落,整个大清国可谓是诸多部落的大杂烩。

可人多了心就容易不齐,特别是自从张麟麒崛起之后,满洲八旗连吃败仗,还都是伤筋动骨的大败仗,那些依附部落就容易打起自己的小算盘。特别是那些蒙古部落,本来他们就是一些墙头草,看见大明和大清国,那边强盛就往哪边倒特别是满族人和一些蒙古人还有血仇,

在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草原上蒙古部落的组成,自从昔日地元帝国分崩离析后,便分裂成三部,这三部互相仇视,征战不休而自从努尔哈赤和喀尔喀、科尔沁等部结盟后,就把这种仇恨转嫁过来了例如皇太极就曾领兵驰援过科尔沁,还娶了两位蒙古女子为妻。

然而蒙古方面的最大劲敌是察哈尔林丹汗。虽然日后皇太极血腥征服了察哈尔部落,林丹汗也病死了,可是这种血海深仇却是察哈尔部落不能忘记的,表面的恭顺也只是维持在满族人具有的强大实力上。可是现在大清国实力大损,就不能保准这些蒙古人会不会生出反骨了,

而李定国需要做的是,不管这些蒙古人真实想法如何,他需要做的只是在火上浇一桶油

日后出关作战后,所有的骑兵部队一律脱下明军服饰,而是改穿蒙古人的衣服,甚至在骑兵部队中还专门学了一些简单的蒙古语言,说给那些部落听的,这样,等到那些满族部落,忽然有一天惊恐的发现,一群挥舞着马刀,说着蒙古语言,骑着蒙古马,穿着蒙古衣服的蒙古人屠杀了他们的部落,杀死了他们的牛羊,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当然,以上三点还只是从战术层面上来考虑,如果从战略层面来考虑的话,李定国这只骑兵部队的意义更是十分重大,它的存在,等于是给大清国上了眼药就好比当年袁崇焕时代,毛文龙镇守皮岛一般,有了毛文龙这贴膏药存在,时不时的出来骚扰一下,大清国就觉得添堵,出兵作战时也就不能使出全力,因为还要防备毛文龙下黑手而现在张麟麒在宁远城安下李定国这颗钉子,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定国也是久经沙场之辈,现在经过张麟麒的一番点拨,自然都是心领神会,于是乎,日后使得大清国坐卧不安,甚至于在内部大打出手的根源,就在今天张麟麒和李定国二人的密议下形成了

第二天,张麟麒尽起大军,在以宁远城总兵官金国凤为首的众人欢送下,还有无数百姓的欢送下,离开了宁远城,回返锦州。当然,也有那细心的人,似乎发现镇国将军的大军,似乎比起当初来到宁远城时少了很多人,不过,他们也只是想想想而已,并没有往心里去

锦州城,督师府,洪承畴看着由宁远城发来的战报,简直是不敢相信,说真的,若不是这份战报是张麟麒发来的,洪承畴还不敢相信呢这才几天啊,镇才去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斩杀了这么多鞑子,甚至还生擒了正红旗之主阿济格,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而且这么一来,关外鞑子灼灼逼人的气势就可以消退下去了,而他这个总理辽东防线的督师,也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嗯,马上给京师报捷”洪承畴大声吩咐着下人,当然,在时间次序上,洪承畴还是知道轻重的,他的这份捷报是在过了半天之后,才发出去的,不能抢在张麟麒派往京师报捷的信使前面。不然的话,抢了张麟麒的风头,那可就不好了

其实这就是洪承畴不了解张麟麒了,

送信什么的,张麟麒早就不用驿站什么的了,而是使用专门培养的信鸽,来传递消息,到了京师之后,自有专人接收这些信鸽。而以这些信鸽的速度,比起所谓的八百里加急都要快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