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不禁一怔怪目射出两道光芒,注视阿玉脸上,稀眉一扬,喝一声:“你是谁”
阿玉也觉那人掌力非同小可,朝那人打量几眼,只见他双睛深陷,颧骨高耸,耳大嘴小,身子修长,外面罩看一件玄色长袍,恰像城隍庙里的黑无常。
这时明知是个劲敌,仍然嘻嘻笑道:“你也报上名来”
那人斜睨一眼,怪笑道:“小子还真不肯吃亏,告诉你吧,你爷爷是追命无常伏舒”
阿玉笑道:“果然名副其实”
伏舒道:“那是当然。”
阿玉笑道:“那是当然”
伏舒诧道:“你这是甚么意思”
阿玉道:“你那绰号做追命无常确是长得十分像。你名字不是叫做服输么我也当然要打得教你服”
“追命无常”将阿玉的话一想,知他拿自己的名字“伏舒”来开玩笑,大为不悦道:“我因见你年纪轻轻,不忍即时要你的性命,料不到你竟是自己寻死,可怪不得我”
阿玉也学他的腔调,冷冷道:“小祖宗因见你年纪已老,正合该归天,料不到你竟是舍不得死,可怪不得我。”
“追命无常”怒喝道:“你先报出师门来,待我把你打死之后,也好通知你师父一声,叫他来领尸回去。”
阿玉冷笑道:“凭你这副嘴脸,也配问我师父”
“追命无常”真个气极,回顾身后的沈信中一眼,喝道:“你们去干你们的事,这个由我来收拾”
沈信中慌忙恭应一个“是”字,立即一步跃开。
阿玉知他定要带头去放火,身形一晃,又挡住他面前,喝一声:“站住”
双掌一翻,劲道已发,沈信中慌得双掌一封“砰”一声响处,又被震得连退几个踉跄。
“追命无常”本是自命不凡的人物,见那少年当著自己面前居然毫无忌惮,一味追迫沈信中,如何能忍得住怒喝一声:“小子还敢撒野”
飞赶上去,立即拳掌并施,刚柔兼备的掌劲,绵绵不断地攻向阿玉身侧。
阿玉听得掌风呼呼袭来,急回身接招,双雄狠拚,直打得十丈内外沙石飞扬,那几间小屋好似遭了大风浪,被掌劲扫得晃摇不已。
沈信中却趁这时候一连两个起落,穿进屋子,与另外三名同党放起火来。
竹木造的房子哪禁得起烈火焚烧不消半盏茶时,烈焰已腾吐在屋顶上面。
宋祥仁这时又惊又急,大叫道:“少侠快打发那厮,敏儿妈过来,咱们跟他拚了”
“毒蜈蚣”白魁呵呵笑道:“九头鸟你这反切口别在咱们面前耍,你说的拚了就是要跑,是不是”
阿玉听得一怔心想:“这九头鸟确是歹毒,竟想利用我替你挡灾,可没这般容易。”
蓦地联想到放在屋里的布兜,不禁暗唤一声:“糟糕”
正待冲回火场,抢出布兜,忽听沈信中呵呵笑道:“原来这里还有两个”
敢情宋玲、宋改两小兄弟藏身不密,被沈信中发觉,不然,他怎会这般得意
果然沈信中欢呼方罢,即闻宋玲尖叫一声:“贼老,你敢下来”
阿玉眼前蓦地涌起十年前被“沧州六义”迫下山崖那一幕景况,暗叫一声:“不好”
宋敏也突围冲过来要抢救,喝叫道:“放了我妹妹”
阿玉先到一步,猛劈两掌,把“追命无常”追退三步,一个“龙门跃鲤”倒翻出十几丈远,身在空中,瞥见沈信中和另一位贼伙各夹有一个小孩。
百忙中阿玉无暇考虑,立即一掌拍去,喝一声:“把人留下”
沈信中曾经和阿玉交手,自然知道厉害,这时腋下夹有一人,单掌应战更是不敌,只得往横里一跃避开掌势。
哪知这山崖十分曲折,沈信中本来站在凸出的一端,这么一跃,竟一脚踏空,夹著掳来的人往下直坠。
阿玉见状骇然,此时救人要紧,毫不犹豫地飞扑下去,右手一捞那小孩,左掌向沈信中的胸前一按。
阿玉虽然将人夺过,但他自己也未占多少便宜,因为夺人的瞬间,右手用力后拉,左手用力前推,这两股相反的劲道,竟把他的身子在空中翻个仰脸向上。
加上他原是俯冲下崖,余劲未衰,又射出老远老远,身在空中无处著力,任是艺业再高要想转回崖上,谈何容易
宋敏冲到崖边,凄伤欲绝,大叫:“阿玉”
但是阿玉身形已经向下急坠,瞬息间落入茫茫云雾之下
宋敏心中一惨,霎时间竟起了轻声之念,恨不得一跃而下陪阿玉一起葬身
蓦地灵光一现,奔入屋中,抓起那亲手缝制的布兜,双手一抖即开,毫不犹豫纵身向下跃去
宋祥仁夫妇一声大叫:“敏儿”
宋敏与那布兜就如一面巨扇一般,冉冉向下飘去,终于也隐入云雾之中不见踪影
阿玉身子飞降无处可借力,唯一的方法只有放弃夺来的人,并以他的身子当作垫板,用力一踏,借反作用力向崖上跳起,还有一线希望。
但阿玉生就义侠心肠,哪有救到手上的人反将他死在自己脚下
尤其是,他已看出夺回的人正是自己对他颇有好感的宋玲,因而更加不愿意把她丢掉。
阿玉好不容易将急坠中的身子翻转过来,悬空盘膝,把宋玲楼在怀里一看,只见她眼、嘴紧闭,人已是惊吓过甚,昏迷不醒了。
本来他可以替宋玲解开穴道,但他不愿意这样做。
因为生怕宋玲一回醒过来,知道事实真相,必定在惊恐慌乱中,把他闹得手足失措。
这时须要是镇定才可以提气缓和坠势,不致落地时受到重伤。
阿玉自知如果单身一人下这深谷,绝不至于受到重伤,此时多了一个宋玲,还能否安全降落的确没有多少把握。
所以每觉到耳边风声呼呼的时候,他知道落势很急,忙敛神提气,使它缓了一缓。
经过了好几次提气,他忽然发觉落势略缓之后,立又风声震耳。
这时他明白自己内气消耗已多,落势太大、太快,看来只有和宋玲同归于尽了。
但是,一个活跳跳的人何曾想死情急之下,灵机一动,这一次他感到耳边风声恍若惊涛骇浪,动人心魄,急将宋玲向上一举,双脚往下一伸,果然风声暂息。
他觉得这样一来,比提气还要省力得多,不由得暗骂自己一声:“好傻”
由于这个偶然的发现,使阿玉觉得生命又多了一重保障,他在大喜当中,心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一切成功俱由于不断的尝试,他等待著再一次风声大起的时候。
接著宋玲猛然俯下身子,立又觉得风声尽息。
他索性把俯著的身子伸直,居然经过很久很久,才再度闻到风声。
这回他已不能再改别种姿势,唯一的方法就是向下发掌,藉掌劲反弹之力,缓和下坠的速度。
不料他连续施用几次掌力之后,忽听到“嘎啦啦”一阵轻响,手掌也受到微微的反震。
是人类的直接反应,阿玉顺手一捞,竟抓住一根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