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活向倒提著一条蜈蚣。
宋敏一见对方的兵刃,不禁娇呼一声:“原来是你这老贼”
阿玉本待要走,及见那老者的兵刃古怪,又引动他心里好奇,问道:“这老贼是谁”
宋敏道:“他就是毒蜈蚣白魁”
白魁兵刃在手,似乎更不将这少年男女放在心上,投给阿玉冷峻一眼,又对著宋敏嘿嘿笑道:“贱婢既认出老夫这蜈蚣刺,还不跳下石梁自戕,难道还待老夫动手”
宋敏却嘻嘻一声道:“王老儿,这话该在你红脚盆翻身,重新投胎当了我儿子以后再说”
一阵丝影铃声,又进了两招,并未将对方放在心上。
阿玉暗自好笑道:“这姑娘嘴巴真利,这种话都骂得出口”
不由得好奇地多看她几眼,觉得那姑娘长得十分娇艳美丽,眉宇间却隐透煞气,一条长有两丈的红绫,前端系有五个小银铃,所以每一挥动即带有一串“叮铃”的铃声,似在招呼对方当心。
她在这一条红绫上一定下了许多年工夫,只见她舞成一团极大的红球,在白魁的长褪中,连人带马护得风雨不透。
再看那白魁,一条软钢鞭蜈蚣刺也极具功力,好几次将宋敏的红绫抓著,却不知如何又在一震一抖之间脱去。
阿玉愈看愈奇,他既不知这白魁和宋敏因何相斗也看不出这两人是何宗何派
他虽怀著绝世的武学,然而知道的实在太少。
转眼间,双方已交换百招以上,敢情那少女因为兼顾马匹,打来也比较吃力,那条红绫已不像初时伸得笔直“点”字诀也渐渐少用。
白魁的蜈蚣刺荡起一团精光,渐渐向外扩张,并还不时怪笑,好像对别人自鸣得意。
也许青年男女较易投缘,阿玉只觉得那白魁的笑声十分刺耳难听,不由得暗打定帮助那少女的主意。
那白魁想是知道少年人始终要助那少女,一面应战,一面还得防备突然的袭击,所以虽然胜券在握,仍不敢将招式发挥尽致,由其如此,但进招已是十分轻松。
宋敏此时已打得额头儿汗,心里也暗自发急,因为方才自恃太甚,说过不要别人来管,所以连正眼也不瞧站在旁边从容观斗的少年人一眼,只见她一咬银牙,星目中爆出怒火,叱一声:“著”
一招“长虹贯日”红绫势如奔电,透进蜈蚣刺的精光,疾点那白魁的胸前。
庖徽懈仪樗蚊艮站嗔Γ乙桓隽桨芫闵耍庞姓獍憔铡
但那白魁何尝不察知对方心意只见他在缓端将及的瞬间,身躯向上一拔,一招“银瀑飞花”蜈蚣刺朝下一扫,立将红绫卷住,腾出左掌,向少女兜头击落。
宋敏用力一收,但红绫前端五个银铃已被蜈蚣刺束紧,急切间扯不回来,只好左掌向上一挥,硬接对方的一掌猛击。
哪知在这一瞬间,耳边有人轻喝一声:“不要慌”
立刻觉得握住红绫的右手一松,猛然失劲,几乎仰跌在马背上。
这突然而来的意外,使宋敏惊疑不置,定睛一看,却见白魁暴跳怒吼中,双掌向阿玉劈去,蜈蚣刺不知何时已落在阿玉手上。
阿玉见白魁向他发掌狂攻,只嘻嘻一笑,整个身子随掌风飘退。
宋敏猛见少年身后正是石壁,生怕他被碰伤,惊得叫出一声:“小子当心”
敢情“小子”两字是这少女的口头禅,所以人家对她有恩,她仍然不肯改一个称呼。
阿玉没有恁多心眼,不论“小子”“大子”同样地接受,笑说一声:
“不妨”
背脊已贴紧在石壁上面,话未说完,白魁双掌拍实,砰然巨响,石屑纷飞,宋敏吓得紧闭了眼睛不敢看。
却听那白魁惊“咦”一声,宋敏不知发生何事睁开眼睛一瞧,只见阿玉以毫厘之差闪开,白魁的双掌结实拍在坚硬的石壁上
石屑虽然纷飞,人却丝毫无损。
白魁大为惊疑,一抬眼,只见他两指如叉,直逼自己双眼
不由得大惊飞身暴退,吓出一身冷汗。
阿玉并未追击,白魁不禁脱口喝道:“你这小子是谁为何横来架梁,夺走我的蜈蚣刺”
阿玉不知“娱蚣刺”三字已足代表老者的身分,仍然嘻嘻笑道:“这玩意有甚稀奇你舍不得就拿回去。”
宋敏急呼道:“不要给他”
阿玉笑道:“留下来有甚么用”
竟不理会那少女的意思,顺手一挥,将蜈蚣刺向白魁抛去。
宋敏大为著急,娇叱一声,红绫向蜈蚣刺疾卷。
白魁急忙奋身一跃,抢先夺到蜈蚣刺,回头便走,厉喝一声:“你,你们,少些得意,此仇终当有报”
话声未落,人已去远,宋敏狠狠地瞪了阿玉一眼,说一声:“你这人哪,还不快点替我把人追回来”
阿玉笑道:“追回来干么你又打他不赢。”
宋敏恨得骂一声:“你有甚么了不起”
小嘴一噘,一轮缰绳,白马长嘶一声,昂首疾驰而去。
阿玉暗道:“好一个不讲理的姑娘。”
蓦地想起宋敏所去的方向,也正是白魁所走的方向,不由得又暗叫一声:“不好”
生怕他两人再度相遇,宋敏必定不敌,打定主意帮忙帮到底,急忙拔步赶上去
阿玉脚程很快,不多久就发现红影掩映在峰岩崖壁之间,并未与人争斗,心里才泛起微笑,放缓脚步,遥遥地跟著。
暗里跟了一程,遥见一处山谷出现几间屋顶,以为就是落鹰峡。
难道这宋敏也要到落鹰峡去
哪知到达近前,才发觉不过是茅屋数间,靠前面路边,开了一间简陋的小饭馆,不禁大失所望,心想:“落鹰峡哪会像这样子”
看日影已正在天中,饥火中烧,饥肠辘辘,见宋敏那匹白马停在这家饭馆门前,知她在里面打尖吃饭,略一犹豫,也跨进那家饭馆。
果然宋敏已经在座,见阿玉居然肯走进店里,当下微微一笑,又像招呼又像诧异地望了阿玉一眼,目送他走往另一座头,才端起面前一碗汤粉来吃。
敢情这里店家除了米粉就只有论碗的白饭可卖。
阿玉一瞥间,看大半客人都吃汤粉,食时,啜吮得起了“哗呼哗呼”的声音,十足显出肩挑背负的行商肚里没有多少墨水。
另外少数客人捧著一个粗瓷碗,碗里的饭装得像一个小坟头,顶上放有一块二指宽,寸许长,至少一寸厚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