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人你就一个也不赏,一个也不封。看我怎么收拾你。
“父皇,儿臣再请父皇。想那周子豪火器之利冠决天下,军兵之精无出其左,统军之能无人可及,攻敌之术精妙绝伦,此等能人天下少有。父皇如降天恩于此人,天下可得,唐之版图扩充在即,唐之威望,仪尊天下,四方之人臣服之事,指日可待。父皇,儿臣为免父皇华发少增,再请父皇恩准封武威将周子豪平南王。”李世民更加坚信周子豪是自己人了,而且他能确定,这周子豪定是与太子有什么过节,只是他不知道罢了。否则太子不会这么反对周子豪升官。
“太子所言极是,这个周子豪屡做错事,朕不怪他,就是对他的赏赐了。讨地封候之事朕一律不准。”李渊借着太子的反对否决了李世民的提议。
“父皇,那这攻陷吐番永绝我西南之患,此奇功当如何封赏”李世民不待李渊赐平身就站了起来,显然是愤怒已极。
您的收藏与推荐是我写作的动力
今天还会更新
149章金殿论功3求收藏
更新时间201142014:29:50字数:1000
“父皇,儿臣以为,如秦王所说这武威将确是攻陷吐番,可是军令是驻守益州。他却私自用兵攻陷吐番。不责其抗命之罪已是天恩,如何有功当思如未攻陷吐番那当如何,突厥于我大唐虎狼之心,罗刹边塞争战不断,高句丽屡生事端,而我大唐尚初定,尚待修养,如此时再与吐番对战,亡失军资,陨损兵将,大唐岂不再损国力此等人皇上不罪已是天恩,还不思图报”太子建成所说也是实情。
李渊坐在皇位上就差说出长儿贴心了。“太子所虑甚是,这样吧,这武威将也算是扬我国威了。不如让太子替朕封赏吧”。
“儿臣谢父皇信任”太子建成接的这个快,如同李渊自语一般。把气愤过度还没缓过神来的李世民直接隔了过去没让他有机会反对。
“既是如此,众家贤臣跪安吧”李渊直接走了。把李世民和百官扔在殿中。
李渊回到御书房,开始因为周子豪这个名字运气。这个虎牢的周子豪的名字只要一出现就意味着无数的麻烦。第一次出现时,是一个官宦子弟而且据说是一个不学无数的官宦子弟。可就是这个大家口中的不学无术之人,一夜之间把窦建德十万大军杀得落花流水。而且自己一方还没什么损失,救了秦王怎么也得给个官当当吧。
封了个武威将军,让他驻守虎牢呆在秦王眼皮底下。你说你到是老实点,闲的你没事打什么劳神的西风寨,说是送死去的吧,结果是风传千年不败的西风寨给这个小子破了。按说是功劳不小,可是这最多也只能算是个剿匪,最多是赏赐些金银丝绸之类。可是这赏赐的物品还没有准备好,这个周子豪就在汜水河口打了败仗,全军覆落。按理损失那么多兵将就要斩首,可是太子说是有功,虽是全军覆没可是也击杀了突厥二万多骑兵。太子说周子豪歼灭七倍的敌人当赏。秦王则说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接着秦王令这个周子豪到长安驻守,哪知周子豪这一来就干掉了二营的御林军,把长安搅乱了套。结果不但没有罪,太子和李世民全认为周子豪没有过错。
李渊现在又看见了周子豪这个名字,让他守个益州。这个周子豪偏偏不听话,去攻陷吐番,人家吐番招你了哪个国家边界没有磨擦就因为吐番过来偷点牛,猪粮食,你就把人家国给灭了而且那要耗费我大唐多少军资,你周子豪算过没有。你想打就打,没王法了是不是。李渊本来是要治周子豪违抗军命之罪,哪知早朝一说,秦王就不同意。接着太子也不同意。然后是朝里没有人同意。说什么此等神勇之将千古难得,扬我大唐国威。一群混饭吃的东西,汝等家里养这么个惹事精试试。
收藏吧,支持支持原创吧
今天还会更新
150章金殿论功4
更新时间201142019:43:07字数:1278
夜很快过去了。李渊还是坐在皇位上,下面跪着没完没了要给周子豪讨来封赏的长孙无忌。兵部大臣也跟着起哄。生怕金殿不乱。
“臣启万岁,武威将,周姓子豪。平定吐番,与大唐之功,功在千秋。请万岁降天恩于这武威将,以示天下。凡有功于大唐者,必有重赏。如此大唐必将强盛,圣上威名必将远播。望万岁三思”吏部大臣也开始来起哄。
“父皇,那周子豪之功,功在千秋。请父皇封王赏地”李世民还是昨天的论调。
“臣启万岁,周子豪解洛阳之围在前,平吐番在后,其间剿灭西风寨,汜水口杀突厥二万二千,如此忠勇之人不赏不封怕是难平天下”这李神通也来凑热闹。
李渊现在很想手边有一盘子鸡蛋,把这帮大臣一个头上来一个鸡蛋。可是现在只有把目光转到太子建成身上希望他能力排众议以适当的封赏来结束持续了两天的金殿周子豪事件。给多大官都没事,以后可以罢免,这封了王不犯死罪是没有办法动的。这是李渊不能接受的,毕竟周子豪在自己眼里就是一个惹事精。
“父皇,儿臣对周子豪之事思之再三,但有一事不能确定,可否允许孩儿金殿之上问一下长孙大人”太子建成终于说了话。
“准”李渊估计着太子定是有办法替自己说话。
“长孙大人,那周子豪汜水河当真以三千兵歼突厥二万二千余人”太子开始下套。
“回太子殿下,此事千真万确。”长孙无忌是逢套必钻。
“如此说来这周子豪对付突厥可是很有办法了”太子开始收第一扣。
“回太子殿下,这周子豪与突厥对阵经验丰富,指挥得当。对阵突厥没人有比周子豪更合适了”长孙无忌自己上一扣。
“父皇,儿臣与长孙大人均以周子豪杀突厥这一事做得很好,父皇您可赞同”太子准备再给皇上下个套。
“联在这个问题上同意你与长孙无忌的看法,周子豪是很能杀突厥人”李渊也上了套。
“臣启皇上,如用这周子豪对付西方的突厥,那是再好也不过了。”长孙无忌生怕这扣还不紧又拧了拧。
“父皇,儿臣坚持不能给周子豪封王,因为他功劳未够。但是他平定吐番有功,而且大家公认周子豪很合适用来对付突厥。儿臣以为让周子豪以全力对付突厥就是皇上的天恩了”太子把皇上的套收紧了一扣。
“太子所言甚是,就让这个周子豪全力对付突厥吧,建成这事你来决定吧。朕再无更改。”李渊总算是放了心,太子说的对,不能让这个周子豪白吃饭让他和突厥拚命去吧。
“儿臣谢皇上,众大臣,建成奉皇命,任命周子豪安西督护府总督,全力与突厥周旋,如若不果,周子豪再贬为虎牢守将。此事不得再议”太子宣布了决定。而且这个决定是让周子豪打硬仗,摆明了是要让周子豪再回虎牢去。
退了朝,李渊坐在书房里。他明白了,自己,长孙无忌,李世民,与全朝文武全上了太子的当。李世民为周子豪讨的封赏表面上很高,可以世袭,但是就是白吃点算了,没有什么实权。而太子表面上极力反对,打击李世民的力量,结果给了周子豪实际的兵权与地盘。而这个地盘却是很难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