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1 / 2)

狼行水浒 飘枫映明月 2402 字 2023-10-16

秦明前方的是直江津町,秦明就是个火爆脾气,根本就没有调查,也不需要调查,凭借自己手中的实力横扫东瀛都可以,用不着和谁套交情。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完成任务,好尽快回国请功。

没等直江津町的城守反应过来,秦明的远征军就控制了城门,进而全军入城。满城的惊恐尖叫和冷静森然的远征军成了鲜明的对比。秦明毫无兴趣的下令:“补充完粮食后尽快上路,没有必要就不要伤人。”

补充去那补充、自然去米店和高门大户一万多人的粮草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倾其全城的粮食也不见得能供大军半月之用。好在东瀛地方小,城守大名之间的距离也近,这里不够没有关系,边走边征集总会够的。经过一路的征杀,秦明的远征军终于到达了东瀛的枢纽、京之町。

秦明、张青等人在京之町的城墙外互相赞叹道:“还别说,这帮小矮子造的城墙还挺漂亮,就是不知道结实不解释。”

孙二娘最是彪悍,张口说道:“结实不结实你们说了不算,得东瀛的皇帝老儿说了算。他要想结实就乖乖开门迎我天朝将士,否则别管他多结实我都给他拆个稀巴烂。”

被秦明委派为接洽使的胡军煞是威风,站在京之町的城门外高声叫喊:“我们是天朝的士兵,特来维护你们的皇权,快快开门迎接。”

上边探出一个小脑袋,警惕的喊道:“你们先回去吧,天皇没有时间召见你们,等天皇有时间时自会召见你们。”

胡军冲着上边嘿嘿一笑,嘲讽的说道:“这可是你们说的,一会你们可别后悔。”

胡军也不是什么好人,把东瀛人的话添油加醋的一说,立时就激起了秦明的怒火。

“你姥姥的、老子万里迢迢的来帮你,你他妈的还给我摆谱传我将令,三通鼓后、全军攻城”秦明的将令很快就被传了下去。城墙之上的东瀛人心寒胆战的看着城墙之下的变化,随着一个个彩旗传令兵的口号,原本就威势逼人的大军再起变化。最先出来的是几个突兀的弓箭兵,这些几个士兵在长官的口号下以不同的姿势开弓放箭,从那几乎落到城头上的箭矢不难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这是在丈量弓箭的射程。

城墙上的守军都被对方惊人的射程吓呆了,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为何各个大名都不能阻拦这路外来的大军。就凭这射程还打个屁,没等摸到人家的边就被人射死了,还是别做没用的抵抗了,别说勤王的大名来不来,就算来了也没用,还是快点向天皇禀报此事吧

本人的新书穿越异界作魔尊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踩踩。换个马甲、换个思路、换个心情、希望能带给你不同的感受。倾情力作,绝对不会比这本书逊色

第一百七十一章意染南宋

更新时间200941821:52:00字数:2461

再绝对的武力面前,所有的虚假自尊都是不堪一击的,更何况东瀛的崇德天皇早就已经习惯了傀儡一样的生活。无所谓,只要不危及到自己的皇位,再换一个辅政首相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再说人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人家不是来窃取皇位的,是来帮你巩固皇权来了。

崇德天皇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接受秦明的好意,出乎他意外的,他似乎真的看错这支部队了。这支远征军进了京之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他巩固皇权,并且变相的向崇德示意:想灭谁你就说句话,除了军权不能交接之外,我们这支部队一定全力辅佐你一统东瀛。

远征军的好意自然让崇德天皇欣喜若狂,没有什么比掌控权力更让崇德兴奋的了以前他是没有力量改变自己的国家,如今天朝上国的橄榄枝让他再次看到了皇室崛起的希望。是的、兴盛的华国不单派来了强大的军队,更加派来了好几个导师来帮助自己辅佐朝政,所派来的都是华国当世的大儒和精通佛典的高僧,个个都有真才实学,喜得崇德牙齿都要笑掉了。

在此后的日子里,崇德真的过的风光无限,各地大名无不俯首称臣,偶有几个顽固的叛逆也架不住天朝的雷霆一击。接下来的日子里,崇德天皇致力改变局势,虚心的请教远道而来的“老师们”。

所有的老师都一致的提议他无为而治,也就是休养生息,并且用现在的华国开始举例。这些名家大儒别的本事没有,忽悠起人来绝对一个赛一个,最为夸张的要算是一个老和尚,自称金顶法师的得道高僧。也不知道他和崇德都说了什么,居然让崇德许给了他全国传道的权力,最为不可思议的就是崇德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样的危害。

在这支远征军的帮助下,东瀛皇家地位得以重振声威,貌似欣欣向荣的朝政隐藏了无数的祸端。光是武松埋藏的就不知道凡几,别的不敢说,如果那个东瀛天皇真的按照那些大儒说的去做,那他也离亡国不远了。现在的武松是打得起治理不起,与其这样还不如慢慢腐化这个国家,等过段时间再把死囚驱赶到他们的沿岸

就在崇德天皇对武松感激涕零的时候,武松已经做好了接收东瀛的准备。不过现在还不急,先让他们乱两年再说,相信那些大儒可以在东瀛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先给他们一个验证自己的机会,省的天天跑到自己那里浮夸什么治国之策。

好心办坏事是最让人痛惜的,武松很聪明的用非暴力手段处理了这件事,相信最严谨的史官也说不出他什么毛病来。

同年七月,方腊再次进京,与他同来的不但有二百万两回款,还有三匹汗血宝马。所行押送贵重是一方面,再就是他想和武松谈谈西北边陲的战事。在方腊的眼里,现在的回鹘几尽中空,完全可以一战而下。彪勇悍战的蒙古人很好的演绎了鹰犬这个角色,区区几千人马就把回鹘搅得鸡犬不宁。方腊相信,现在自己只要一支精骑就可以平定西北。

可惜武松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不是武松变得心慈手软了,而是他觉得还不到时候,他的目的可不止回鹘一地,整个西北乃至整个丝绸之路的尽头都是武松的目标。要吗不战、要打就一战而定西北。

为了防止方腊冲动坏事,武松只能向他提前报露出自己的意图。直到听完后方腊才转怒为喜,并且由衷的佩服起武松来,自己缺少的就是武松这种大气,如果自己当年也能有武松这种霸气想到这里方腊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战。如果自己真的那么完美,那武松还会不会留下自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且不管方腊是如何猜忌武松的心思,方腊走后,武松就再次忙着举行科举大事。这已经是华国立国后的第三次科举了。前两次的中举考生都被武松委以重任,但是武松这次却要换换花样。由中举的考生替换无能的官员,剩余者才会继续被派往外省赴任。武松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要告诉天下的读书人,赴任并不代表就有铁饭碗。哪怕你没有错,只要有比你更优秀的,你就会被无情的淘汰。想要继续做官老爷,想要做人上人,那你就要玩出命来做点成绩,否则只能被淘汰

gu903();武松现在也不害怕了,自从经过几次肃杀和外放之后,那些言官清流再也不敢乱放厥词了。至于那些以死相谏的真敢这么做的早就死光了,这种人已经在华国内绝种了,至少在武松统治时期内是不会遇见与他相抗的清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