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猪头一样的相貌连武松都觉得下不去手了,可祝彪在照完铜镜后还很兴奋的对武松问道:“大将军、你说用不用在敲掉两棵门牙”
武松擦了一把冷汗,连声说道:“不用了、不用了、已经很好了”
战俘们显然都知道武松的凶名,所以一听说武松的赦免都迫不及待的答应下来,至于杀昔日的兄弟死道友不死贫道,管他娘的。给九万于人的战俘刺字可是一件麻烦事,可武松听说后直接大手一挥
“那有那么多的时间还给他们刺字纹章,直接用烧红的烙铁上。”一番鬼哭狼嚎和蕉烟弥漫自是不用说了,可武松根本就不给这些人修养的机会,直接撵着他们奔向下一个城墙。未到城墙脚下,远远就望间城墙上竖有一杆大旗,上边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王”字。武松这边有九万战俘,近万铁骑,并且带有良弓烈箭。这等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武松要是还安营扎寨那他就不是武松了。大军直接开到这座无名小城下,武松看了看站在城楼上那英姿飒爽的无名将领,忍不住暗赞道:“这个人虽然没有名气,可却比真正的好汉要义气得多,居然留在最后殿后也罢、看在你这么男人的份上我就给你一个机会。”
武松招过一名传令兵,直接对着他说道:“你去告诉那名将领,说我给他一个投降的机会。”
传令兵坚诚的完成了武松的命令,可是迎接他的居然是穿喉一箭武松看看那犹自逞强的将领,忍不住低声骂道:“白痴、给脸不要脸”
“来人呀、传我将令、命令前锋军战俘全军进攻,后退者誓杀不饶。”轰鸣的战鼓、嘹亮的号角拉开了战争的序幕。九万多人的战俘连个梯次也没有,就这么黑压压一片、乱哄哄的冲了上去。城墙才有多大、能攀上去的又有几人,大部分的人都挤在城下祈祷城楼上的箭雨不要落在自己头上。这些人不是没有想过逃跑,可是他们不敢逃,既然武松饶过了他们的死罪,那么留在这里就还有一线希望。如果逃出去能不能逃走先不说,就算逃走了也掏不了武松日后的追捕,谁都看得出来武松一统天下已经是板上定钉的事了。如果运气好,要是能借次战机而加入武松的大军,那可比四处飘泊强多了。
无名将领不是没有想过用自己箭术来暗算武松,可武松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不但身披重甲还远远躲在了大军之后。有力无处使的将领只能把气撒在这些临阵倒戈的叛徒身上,他很想射几个头目摸样的人以壮士气,可映入他眼中的全是一个个的黑脑瓜,根本就没有兵将之分。望着那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判军,他知道自己今日决无幸免。
“兄弟们坚持住、我们多坚持一刻钟、大哥就多安全一分”很显然、他的动员工作是很失败的。大家想听的是怎么守住城墙、怎么保存性命,而不是那个抛下他们的宋江的死活。本以岌岌可危的城墙,随着他的叫喊再次加快了溃败的速度。这些叛军什么最在行那就是痛打落水狗,当下人人奋勇争先,都争取能让远在后方的武松能注意到自己。
此时的武松根本就没有看向城墙,一边卸甲以轻松的口吻对着站在身边的王进说道:“不用在看了、胜负以定哥哥也休息吧”
王进可不能向武松这样轻松,虽然胜负以定,可战后的收编、统计以及和这些叛军的隔离都需要他来主持大局。他可没有武松这样大的把握,他所能做的只有尽一切力量来阻止危险的发生。
看那王进小心谨慎的样子武松就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肯定又是白说了。也罢、有这么一个尽心为自己着想的将领总比没有好。至于那名将领和城里的居民相信那些急于出位的叛军会为自己做好一切的。
一切都不出武松的所料,那名将领在城破之时就力战而死,据说他竟然单凭己力杀了近百名叛军。这其中也许有夸大的成分,可那名将领也确实强悍。他死后的尸体被叛军分为四处,分别挂于四面城墙,城内的百姓也因抵抗叛军而十损七八。武松听完报告后很满意这个结果,即给对方起到了警视作用又给自己树立了反面典型。
“传令下去,即刻搜拿怀有财物的叛军,一旦发现立斩不饶,如有反抗一概同罪论处。同时放榜安民,并告诉他们如有冤情,本将军可为他们做主,同时大力褒奖击杀花荣的将士,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并且可让他随意挑选百人做自己的士兵。做人吗、有时候就不能太赶尽杀绝了,要给别人一点希望然后再杀”
传令兵小心翼翼的看了武松一眼,心中疑问道:“这还叫不赶尽杀绝”当然,这些话他也只敢在心中想想而已,一点也不敢表露出来。
直到传令兵出去后,扈三娘才不满意的走过来说道:“夫君、您可是答应过我要给这些人一条活路的,您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呀再说王进将军也想保住这些人,你是不是应该给这些人一个机会”
“娘子多虑了,我答应娘子的话怎么可能会失言可是这些毕竟都是战俘的身份,如果就这么接纳了他们似乎对境内那些苦侯军衣而无果的青年们有些不公。我不是不能给他们生存的机会,但是生存的机会要让他们自己来争取。我先前早就已经说清楚了,只要拿着敌方的首级,我就可以免却他们死罪。可是这些人都干了什么,入城之后烧杀抢掠,以平民人头冒充军功,难道娘子认为这样的人也不该杀”
扈三娘很想救这些人,可被武松这么一说,她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看着她那为难的样子,武松毕竟心中对她有愧,忍不住开口安慰道:“好了、你也不要杞人忧天了,我知道你的心肠好总之我答应你,如果不是这些人过度的触犯我,我就定会放他们一条生路如何”
武松都做出这样的退让了,扈三娘还能说些什么,除了紧紧依偎在武松怀里外,她再也想不出第二种方法来释放心中的感动。
第一百二十五章狗急跳墙
更新时间2008121923:56:28字数:2248
武松的血腥屠戮并没有引起叛军的骚乱,因为武松占住了一个理字,有功而赏,有过而罚,这本就是天公地意的事情。经此一战,叛军的人数也由原来的九万锐减到现在的七万,很多人是在攻城时战死的,更多的则是因为滥杀平民而被武松处斩的。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民事上,总的来说,武松的处置还算是公正的,至少在别人眼里是这样。唯一让人吃不消的就是武松的行军速度,刚刚打下这座无名小县,还未等叛军休缓过来,武松就再次下令大军开拔,目标直指梁山的逃路。至于田虎想来这个头脑简单的热血青年也翻不出多大浪来,稍后再收拾也不晚。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这些叛军也学聪明了,不但再打仗时自动推选出首领,还学会在城破后主动维持秩序。看见这些人这么上道,武松到也没有过于难为这些人。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除了第一关外,再也没有碰见象样的抵抗,至于梁山的好汉武松更是一个人影都没有看见。
这种情况直到武松兵逼大同俯才有所改进,不是梁山人马变勇敢了,是他们知道,一旦手里的几个重镇高俯被武松拿下之后,那天下就再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高约四丈的州俯城墙依然保存完好,依稀可见往日的繁华程度。百战老兵可以从城墙的破损程度看出昔日战争的痕迹,当时的守军显然是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如今城墙上插满了梁山的旗帜,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面带有姓氏的大旗插立在城墙之上。大同俯本以城高墙厚,再加上如此的重兵把守,当可谓是刀枪不入。
而武松此时正在大同俯外三里处做着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