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曼和顾眉生在张家待了足足大半个月之后,顾鸿华派了秋波弄的管家刘文来张家接人。
张小曼很直接,将一份起草好的离婚协议书交给他,说,“放心,我总会回秋波弄。但告诉顾鸿华,他贵人再忙,签个名字的时间还请腾出来。”
这真是一份苦差事。刘文心里暗自叫苦,回去却不敢对顾鸿华欺瞒,将张小曼的意思悉数传达给了顾鸿华。
顾鸿华似是早就料到了会是这样的情形,并没有刘文预期的着恼或者是震怒,他只是轻轻颔首,说,“你去告诉她,只要她和眉生回来,我立刻签字。”
这一天,刘文什么都没干,只忙着穿梭于荣城的两端,替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不停地传着话。
郑温娟最知道小女儿的性子。温软有余,狠绝不足。她从来不是顾鸿华的对手。
张小曼已经年近四十,郑温娟不可能用对待顾眉生的方式来对待她。
郑温娟只是提醒她,“婚姻夫妻之道,要么死忍到白头骸骨成灰,要么决绝抽离此生不返。小曼,你做不到。”
张小曼在张家待了许久,下楼的时候,她经过大院,竟发现空置了多年的栾家大门不知何时居然打开了。
她叫刘文先去车里等,自己却转身往栾家的两层小平房走了过去。
灰墙黑瓦下,摆放了两排极整齐的茱萸。鲜艳的红色,细小的花蕊,星星点点间,润色生动了张小曼许久不敢去回顾的某段记忆。
她甚至不知道栾倾待是什么时候从屋子里走出来的。
斜阳徐徐,暮色人影沉浸在水色间。令栾倾待觉得人生数十年,看似什么都已经是沧海桑田,又仿似一切都未曾流走过。
他走近她,轻声问,“要不要陪我去个地方?”
张小曼抬头看向他,许是黄昏光影太美,许是他脸上的温柔是她梦了经年的不敢奢望。
她竟忘了开口拒绝。
荣城的南山有座茱萸寺。站在大雄宝殿外往下看,可以看到荣城边沿那一条蜿蜒悠长的海岸线。
两人并排而站,栾倾待说,“茱萸寺里,却无茱萸。”
尘世夫妻,却无情爱。
多年情人,却无尘缘。
生活,就是一场不断破灭美好希冀的真实骗局。
盛夏晚风中,张小曼问他,“还记得那一年仲夏,你与我,栾倾山与宁茴一起去日本吗?”
栾倾待答,“你见到一个日本画师绘的山茱萸,栀子花的底色,画案上涂了一层黄泥画料,故意做成了仿旧风。细长墨绿的茎,四五瓣叶子将那珊瑚色的茱萸花盖得恰到好处。”
“当时,你说:这世上竟会有一种花,长得像是半开张的伞。墨绿色的伞身,鲜红色的伞顶。”
张小曼笑着点头,“是。这花长得像伞,将日久天长间悉心培养出的后代保护在伞下。她已经不去计较自己是否完满。”
栾倾待凝着她,唇边凝着一缕苦笑。他说,“不知是否是因为年轻时送了你太多像伞的茱萸花。所以这大半生里,我们总是散。”
“易散,难聚。”
张小曼不知道。她心中深藏了漫长岁月的苦,在这男人轻暖却无比犀利的言辞间被一点点地逼仄了出来。
“周遭男女,我心中始终最羡慕栾倾山与宁茴。爱的和与之相伴半生的,竟能幸运的是同一个人。”
栾倾待的眸色在夜来的空气中渐渐变得冷而冽,他盯着张小曼,一字字,“本来,我们也该是这样。”
如果没有顾鸿华。
如果不是顾鸿华。
张小曼突然拉住他的衬衫衣袖,说,“你不能找顾鸿华麻烦。”
“你帮他?”
张小曼看着他,“你别忘了,我的女儿才16岁。”
“她不会有事。”栾亦然不会令顾眉生有事。
“你回来如果是为了向顾鸿华讨个说法,请你收手。”张小曼对他说,“他手中,拿捏着我女儿的前程。”
☆、他的霸道很迂回
6月12日。季风性气候,无风,潮湿,闷热。
顾眉生午饭后去荣大听了一位欧洲著名银行家罗根的演讲。
这位年近五十的西班牙人望着讲台下的一张张东方面孔,他说,“当社会道德和法律无法约束一个人的时候,金钱可以。”
“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信息便是钱。”
“你们荣城的顾先生,我每个月都会与他固定通上四五次电话。他为我们这些近似穷途末路的欧洲佬找到了新的方向。”
演讲厅正中间的大屏幕上,有关于罗根的个人经历介绍。
顾眉生既然能来听他的演讲,自然已经详读过这位中年知名银行家的个人经历。
华洋银行行长,华洋信托公司董事长,欧亚第一银行信托负责人。
这位罗根,是鸿云集团极重要的一位大股东。
演讲结束后,众人纷纷起立为他鼓掌。顾眉生坐在人群中,身形被遮掩得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