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6(1 / 2)

旧书大亨 镔铁 2163 字 2023-10-15

为什么因为之前所有人已经猜测这部书是不是儿童启蒙读物,没想到结果竟然是真的。

猜想变成现实,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那种感觉就像是买“彩票”猜对了号码一样,让人吃惊之余,还读了一份惊喜。

果然,果然如此

没想到这次参拍的三样宋版书竟然是同一个系列,都是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

前面是,,这一本则是,林逸似乎早有了这样的决定,要把宋代的儿童启蒙读物拍卖进行到底。

不说那些藏家看客,还有专家学者们,只说那金陵四大藏家,基本上都一辆的惊愕,并且是惊愕莫名。

想一想也就明白了,这事儿太不科学了。

怎么可能三部书都是宋版本,又怎么可能三部宋版本又都是儿童启蒙读物

太邪乎了

陆三爷心中有了计较,和自己身边的军师开始悄声低语,可想而知,他对这部书兴趣很大,旁边另外三位爷也都开始和身边的军师合计,合计该出多少的价码。

一时间,虽然拍卖还没开始,整个气氛已经紧张和严肃起来。

不过好戏还在后面,因为在扫描仪的作用下,这部宋版书才算是彻底露出了真容。

首先打开这黄颜色的书函,呈现出来,看封面的色泽,竟然有些像是麻黄纸。

看到这种颜色,包括四大藏家,在座的专家学者,都禁不住露出了一丝惊异。为什么因为这种色泽造假的古籍善本是最多,也最难以甄别的。

原来,随着古籍旧书收藏队伍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新手加入进来,而市场上赝品层出不穷。尤其随着当前古籍收藏市场升温,一些不法商人伪造古书,欺骗外行人,其中用茶染旧纸张冒充旧作来作伪古书是常用的手法。还有作伪者利用存有的古纸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其真假。

除此之外,还有作假者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

当然,只要是行家里手,或者古书高手就都可以从装订线、书颜色等方面进行辨别,还要注意闻一闻油墨味,现代书和古书差别很明显。此外,古籍经过岁月磨炼,外表一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破损、霉烂或虫蛀。新手在购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纸质、序跋、排挤、目录等细节,从这些方面来辨别真伪。

但眼前这部到底是真,是假,却还需要进一步的推断。

对于大家的诧异,林逸全都看在眼里,他当然明白这些是什么意思。因为当他第一次看到这部书的时候,也差点打了眼,以为是一部赝品古书不过惊喜还在后面,在林逸看来,真假这种东西,有时候也是竞争的催化剂,就看你眼力高低了。

在林逸的示意下,刘玉刘教授一边慢慢地打开那部麻黄纸一边说道:“总所周知,在珍贵的古籍版本中,纸张多用竹纸,白棉纸,以及玉扣纸等等,麻黄纸用的比较少,为什么因为这种纸张的造纸方方法从东晋时期开始盛行,到了宋代成为古籍的专用纸张,可是随着宋版书的消失,这种纸张的古籍也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棉纸和竹纸可以说这是造纸工业的进步,也可以说是宋代古籍的没落。所以,麻黄纸实际上已经成为鉴定一部古籍是不是宋版书的重要因素。”

“可是,随着当今造假技术的提高,很多造假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就变着法儿地造出这种麻黄纸来,以便把手中的古籍充当宋版书来买卖。使得现在很多人只要一看见所谓的麻黄纸,就以为这是假的,是赝品古书。那么这部书,到底是真是假,就请大家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吧”

说话间,刘教授就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轻地揭开了的封面,露出了里面的扉页,然后所有人一眼就看见里面的大红藏章

这次印章上不是什么“过云楼”,也不是什么“皕宋楼”,而是五个匪夷所思的大字

所有专家学者,所有藏家加收,全都瞪大眼睛仔细甄别。

扫描仪将那五个大字清晰地呈现在了银幕上,使得那些眼神近视模糊的人,也能把这五个大字看得真真切切,最后,大家终于看出来了,那五个大字赫然就是“与身俱存亡”

第四百七十九章搅局

话说喜欢藏书的人,都喜欢在书上面留下自己的“藏书印”,标明这是谁谁谁的藏书。

实际上藏书印约始于宋。宋太祖有“秘阁图书之印”,宋徽宗有“宣和”诸印,这些印章大多钤于书法名画之上,有时用于图书专集。宋元以后,藏书印日渐风行,种类繁多,流传至今。

藏书印措词多样,加上印章精美考究,不但能给后人留下溯宗考源的线索,也可为书籍增辉。有时买到一本心爱的书,晴窗展读,觉得纸白如玉,墨润如脂,不由得不摸出你的印章,钤上一方朱红的印记。

明清时代,私家藏书日富,很多藏书家都有专用的印章,其中尤以表示藏书归属的印文为多。如明代藏书家毛晋,有“虞山汲古阁毛子晋图书”、“汲古阁图书记”、“毛氏正本”、“汲古阁”等藏书印数十方。清朱彝尊则有“秀水朱氏潜采堂图书”、“曝书亭经籍”、“竹土宅真赏”、“竹读本”等。叶昌炽有“五百经幛馆”、“吴郡叶氏访求乡先哲遗书记”等。这些印章,或作私人姓氏名号,或为自家斋馆和藏书楼之名,或一印兼有,间或也有标明书籍的版本及珍稀程度的。

藏书印发展下来,渐衍渐繁,花样百出,什么“子孙保之”、“子孙永宝”没更有甚者,直接用一首诗来当自己的藏书印。

近现代名人藏书也多使用藏书印。如傅增湘、袁克文等,他们的藏书印镌刻极精。新文人中,藏书印也很考究。据唐一文载:阿英藏书极富,大都只盖一方小型朱文私章,篆“阿英”两字。郑振铎对洋装书籍,往往只在封面上签个名,线装的才加钤“长乐郑氏藏书之印”。

藏书印大多钤于线装古籍第一面的右下角。印文采用朱文细笔、细边为宜,最好用那种具有圆转妩媚意味的“圆朱文”,不适宜用粗笔或大阔边的印。

此时,这方藏书印就印在了扉页的右下角,字迹也属于妩媚的“圆朱文”,看起来非常的扎眼。

在座的专家学者,以及藏家教授可都是古书方面的高手,对这些藏书印当然也门清得很。一看到这五个与众不同的大字,立马就认出了这部书的原先主人,谁大名鼎鼎的“二皇子”袁克文

袁克文是谁就是袁世凯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有名的收藏家和藏书家。他的收藏主要有:钱币、古泉、印章、古籍、邮票等。

袁克文,字寒云,小时候就被称之为神童,六岁学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为文章,一十有五能诗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可惜此人不喜仕途,反而喜欢搞收藏。

袁克文生前收藏丰富,得宋代古籍善本29种116册,自署“宋书藏”,坐拥书城,有直驾黄丕烈百宋一廛之上意。得宋刻巾箱本、、、、、、、,辟八经室储之。著有宋本书提要书稿,后由周叔先生为之刊出,题为,集中体现了袁克文对古籍研究的成就。

袁克文在收藏的诸书上皆钤“皇二子印章”,不过对他尤其珍爱的宋版原刻本上面,则钤五个大字“与身俱存亡”。顾名思义,说明了他对古书的痴与迷。

此刻,看着这枚传说中袁二皇子的私人藏章,在座的所有藏家学者,内心全都沸腾了。

为什么这样

第一,袁克文是什么人近代大名鼎鼎的藏书家,能够得到他的藏书,那本身就是一种荣耀。第二,众所周知袁克文擅长收藏宋版书,那说明什么,这部书是宋版珍本无疑。

gu903();想到这里,四大藏家的心就更火热了,直接和身边的军师们交头接耳,似乎在商议,接下来该怎么竞拍,把这部书赢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