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通出来跟乌得禄寒暄几句,表示今天的账不用付,算是和记酒楼请客。
乌大人笑容满面,拍着胸脯表示,以后若有用得着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送走乌得禄,和大通叫来伙计,又从别处请来几名丫鬟,安排学生们入住。
雅间内,郭再第一个醒来,然后轻轻叫唤道:“牛师姐不要装了,你酒量最大,还瞒得过我祭酒大人已经结账走人了。”
于是乎,呼啦啦站起一片学生。
有的脸红脖子粗,有的摇摇欲坠,有的酒嗝频频,纷纷重新坐好,又一次吆五喝六,大喝起来。
第二日皇帝陛下派来迎接学生的歩辇早早停在和记酒楼门前,和大通把负责官员迎进客厅奉茶,然后急忙叫下人催促他们赶快起床。
匆匆洗漱,顾不上用过早饭,卓藏锋、推己、边远疆、红孩儿、牛粉蝶无人急忙出了酒楼。
曲江宴饮请的是所有龙门榜前三十名的学生,由于死亡一名,只剩下二十九名学生到场。
曲江位于长安郊外,东临芙蓉园,一般新科状元在春季放榜,举行宴乐庆祝活动,龙门大试由于是冬季举行,学生们也只好在这严寒的季节参加宴会。
好在这些人都是修行界弟子,御寒能力自然非普通人可比,这冬天宴乐,并不妨碍欢乐之情。
远远望去,曲江堤岸上不满了各种彩色帷幄,这是供人们临时休息只用,无数客商将货物罗列两旁。
有高鼻深目的胡人,有头戴儒巾的学士,有笑逐颜开的妙龄少女,有扶老携幼的妇女,王孙公子,佳人小姐,俏丽丫鬟,老奴壮汉等等,摩肩接踵,纷纷穰穰。
“可真够热闹”
走向歩辇,卓藏锋不由感叹道。
昨晚酒醉,脑袋还是昏昏沉沉,望着热闹非凡的曲江堤岸,略一迟疑看到一名军人走来,向自己拱手行礼,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
以为是出自官方安排,卓藏锋随他沿着河堤漫步而行,其他以“龙首”为首的上榜学生渐次跟上。
热闹的人群看到这些意气风发的少年,主动让开道路。
行不多时,看到高架下一名身披铁甲的军人背对众人站立,手中握着一张硬弓,看背影纹丝不动,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听到人群喧哗,他转过身,铁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一张冰冷的脸孔,一副坚不可摧的神情,他就是军中铁人张劲弩。
第二百七十四章雁塔题名震宗师
卓藏锋漫不经心扫一眼,只见高架之上彩旗飘飘,顶端有一个圆形的阁楼,远远看去像是一轮圆月。
张劲弩盔甲鲜亮,眼神略微显得呆滞,望着卓藏锋,脸色同语气一般冷傲。
“今日是尽兴宴乐,我不饮酒,只以弓箭助兴”。
他目光转向别处,冷然道:“今日我还想领教卓兄箭术。”
说这些话时,军中铁人那自负的神态,在场之人都看得出来。
这是在提出挑战,卓藏锋扫一眼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众人,看到他们脸上那种期待的表情,微微一笑。
“既然是挑战,何不说得明明白白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张劲弩不语。
围观众人目光泛出异彩,这是他们早就期望的一战。
“好我接受你的挑战。”卓藏锋淡淡说道。
众人中有人轰然叫好。
卓藏锋并不理会,却突然道:“但现在我要去大雁塔,凭吊玄奘法师。”
张劲弩眉头轻皱。
“你是想去雁塔题名”
卓藏锋笑道:“我的名字本来不值得留在上面,但既然拿了这次榜首,自然不能拂逆其他同窗好意。”
他转过头,并不向张劲弩望上一眼,继续说道:“雁塔题名光宗耀祖,我们现在就去。”
边远疆听了此话,急忙上前。
他早就对入龙门榜之后宴乐游玩,幻想过无数遍,自然懂得先进行曲江宴会,其后才是雁塔题名,对卓藏锋打乱顺序感到惊讶。
其实学生们中榜后,无论如何放浪形骸,是先去大雁塔,还是先游曲江,大唐王朝并没有规定,都是自发的。
兴之所至,可以去妓馆领略胡姬舞蹈,也可入教坊听取艳词浓曲,茶楼酒肆,王谢堂前,尽情挥洒。
边远疆等人自然以卓藏锋“龙”首是瞻,劝说无效后,吵吵嚷嚷着上了几辆牛车,向大雁塔进发。
留下边远疆一人站在原地,握着冰冷的弓箭,这位军中铁人一动不动,真把自己站成了一具铁人。
有许多泼皮无赖更是拦车驾马,追随卓藏锋等人而去。
龙门榜青年才俊去大雁塔题名,消息传得极快,早有许多妇女带着孩子等在两旁。
大雁塔塔高九层,是玄奘大师为了保存西方带回的经卷,主持建造。
中宗神龙年间,新科进士张莒与曲江宴后游慈恩寺,乘着酒兴把名字题写在大雁塔下,此举首开风气,引起许多人效仿,此后“雁塔题名”,就被人们视为极大的荣誉。
边远疆早就把皇帝陛下赏赐的龙门玉璧拿了出来,无数人挤挤攘攘就为了让孩子摸到玉璧。
在长安百姓心中,上学的孩子若能摸到龙门玉璧,此后就能够鱼跃龙门,光宗耀祖,这固然寄托了他们美好的愿望。
边远疆为人谨慎,拿出玉璧让孩子们抚摸,还不忘了用一条绳索寄在手腕上,生怕在混乱中打碎或者被人抢走。
其他的学生也是小心翼翼,仿佛这些孩子们摸得不是玉璧,而是他们的心肝。
卓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