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中的春秋,他甚至请动了罗凤梧、太藏生和儒门势力,现在整个天下人都知道,法海对春秋是势在必得。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希望法海得到春秋,所以很多势力都参与到了追捕法逸之中,这其中有正道联盟,有七十二魔门,有贺州妖族等等,总之,最近十年,法逸和春秋是整个世界的焦点。
而法逸也不愧龙傲天之名,被整个修真界追剿了十年,硬是活的好好的,春秋也没有失手,据说一位当世圣人亲自出手,都被他得到高人相助侥幸逃过了一劫。
“出手的应该是魔佛,这个天下虽大,能让魔佛无功而返的,也只有妙善,或是她麾下的五行圣护菩萨了。”
“很好,全都去围着春秋转吧那件事,我也可以肆无忌惮的着手准备了”
法海踏着轻盈的步伐从金山寺后院走出,来到了中院一座独立的小院之前,未进其门,已闻院内传来朗朗读书之声。
“许仙”
这座独立的小院正是法海为许仙准备的,作为他读书修真之所,在整个金山寺数百弟子中,也算是独一无二。
十年来,许娇容和李公甫在罗凤梧撮合下结成了连理,许仙也如愿拜在了罗凤梧门下,学习问诊炼药和修真之道。
许娇容是非常希望他的弟弟能够修真的,许仙也非常仰慕,甚至有些痴迷于仙道,不过,在一日堂罗凤梧门下被调教了整整十年,耗费了无数仙丹妙法,许仙也未能踏足长生秘境。
以罗凤梧不逊十大巅峰的修为和丰厚无比的家底,如此不计成本的培养,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一头猪,也早已能够踏足修真界了。
但是许仙就是不行,所有的法力、仙丹一旦进入他的体内就会受到极大的排斥,就算强如罗凤梧,也没办法强行为他伐毛洗髓。
这个问题困扰了罗凤梧很久,无奈之下,他把近乎绝望的许仙送上了金山寺。
至此,法海成了许仙踏足仙道的救命稻草和最后的希望。
接手许仙后,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法海发现许仙无法修真的根源在于其体内的圣魔善身,善身虽未觉醒,但若有法力进入许仙体内,就会受到他本能的排斥,似乎冥冥中他只希望许仙成为一个普通人。
不过,对于法力之外的东西,善身却并不排斥,就算许仙被罗凤梧以修真为由折磨的半死不活,善身也从未有过觉醒的迹象。
所以,这十年来,罗凤梧也并非全是在做无用功,他虽没办法让许仙修真,却在许仙脑中灌输了很多修真秘籍典故,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独特的见解,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在的许仙和前世那个书呆子截然不同,他满脑袋都是传承自罗凤梧的巫妖思想,很难让人想象他仅仅是一个十岁的懵懂少年。
“这样也好,有了那一丝恶身残念打底,又有罗凤梧言传身教,我要调教他也简单了许多。圣魔,不要怪我法海太残忍,要怪你就怪你们这对狗男女太虚伪了。”未完待续。。
第七卷第一三八章调教许仙一
法海脚步轻盈的走进了小院,尚未进门,隔窗就隐隐看到许仙又在吟一些奇怪的诗。顶点小说最快
“独坐书斋手作妻,此事羞于外人提,若将左手换右手,便是休妻再娶妻,点点滴滴落在地,浑身舒爽骨迷离啊”
看到许仙一副旁若无人的陶醉模样,法海不由暗暗摇头,“哎,年少不知精华贵,老来望穴空流泪”
法海一声干咳,径直走入了房内,那许仙听到法海咳嗽,顿时狼狈无比,慌不迭将手中残卷塞入了床下,又抱起桌上古籍装模作样大声读了起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啊,老大师来了”
“汉文,儒者,文以载道,你上金山已有一段日子,每日读书悟道,不知进境如何”法海微微颔首,并没有点破许仙的尴尬事儿。
许仙一听,顿时脸色一苦,自从数月前抱着无限希望上了金山,没成想法海却只是将他丢在这里每日闭门读书,绝口不提仙道,这让许仙无限失望,此时见法海考校,不由抱怨道:“大师,您说我体质特殊,无法按部就班修真炼气,只能每日读书洗练道心,以求儒家先贤一般一朝悟道、立地成圣,可是,这又要修到什么时候小子到现在还不知到底何为道心”
许仙虽然只有十岁,但却说不出的唇红齿白,俊俏的令女人都嫉妒,法海眸光从许仙脸上扫过,微微摇头,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许仙腰间衣襟上的些许白斑,若有所指道,“何为道心看破一切,方能超脱一切,你连女色都看不透,又如何能够心向大道对你来说,色即是空,当你看神马秀发娥眉琼鼻樱唇香肩丰乳柳腰翘臀美腿玉足都是浮云的时候,就算是拥有道心了。”
“神马秀发娥眉琼鼻樱唇香肩丰乳柳腰翘臀美腿玉足都是浮云这怎么可能做到为什么小子每每思及美人容颜如玉,都会难以抑制心下躁动、渴求”
被法海看到白班,许仙面上满是尴尬,不过待听到法海论道之言,却是心如死灰,沮丧无比,这十年来,他每日和娇艳如花的师尊朝夕相对,日夜被其调教诱惑,如今的他已经极为早熟,对女人更是没有任何的抵抗力。
“哎,老衲就知道你做不到,不过”
“大师学究天人,可有终南捷径”看到法海一副欲言又止模样,许仙犹如溺水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捷径当然有,不然你师父把你送上金山做什么但是捷径却不是什么人都能走的,就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悟性和耐性了。”
“小子愿意一试”许仙的眸光说不出坚定。
太湖之畔,一座高峰之巅,法海携许仙临风而立。
“所谓修仙,无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所谓自然,就在这山山水水之间。”
法海指着远方大山长河说道,看许仙一副懵懵懂懂模样,不由微微一笑,“古往今来,修真大派检验弟子悟性,最喜欢用的办法就是看山望水”
许仙闻言好奇道:“大师,看山望水之说,小子倒也有所耳闻,不过山水就在眼前,又如何能检验悟性”
吹拂着清风,法海摇头晃脑的解释道:“所谓悟性,就是你对道的领悟,对自然的领悟,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常人修真,若是达不到第三重境界,可以说终生大道无望矣”
许仙本以为法海有什么特殊的办法检验他的悟性,没成想却是最寻常不过的看山望水之法,这种方法古籍多有记载,他早已试验过无数次,可惜,一直以来,别说第三重境界,他连第二重都无法做到。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在许仙眼中,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哪有什么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