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1 / 2)

血医 明霄有雨 2209 字 2023-10-15

并没有直接看到秦期杀人,只是看到他站在死者旁边,是不是”

“这对。”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你每天打更都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路线吗”我突然问。

提到他的工作,他倒是反应很快,很肯定地点点头说:“是啊”

“好。那么当赵力看到这一幕时,很自然就惊叫起来,我记得当时我也听到那声喊了,叫的是来人啊,杀人了,那是你喊的吗”

“我应该是吧,我不记得我喊了什么了”他迟疑了。

“好,不管喊的什么,你肯定是喊了的对不对”

他点了点头。我便继续说道:“在赵力之后到场的是绿衣姑娘,她是听到有人在她帐外说话,出来想看个究竟,结果就见到有人往米忠的屋子这边来,等到她走近时,就看到赵力已经跌倒在门前,紧接着也看到了屋里的情况,是不是”

绿衣点了点头,眼光怯怯的。

“下一个是肇锡,你是听到赵力的喊声后,第一个赶到这屋子里来的人,看到了和赵力一样的场景,对吗”

肇锡“嗯”了一声表示认可。

“再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一拔人了,我因为略通医术,看到有伤者,第一个反应就是想救治他,但是当时死者已经奄奄一息,回天乏术了。因为救治伤者,我的手上也沾满了血,以至于当时赶来的这位军爷还问了一下周围的人之后,才判定我不是伤人的人。这位军爷,是这样吧”

那兵头在众目睽睽下显得有些局促,被我一问,有点紧张地说:“啊是”

“当时房间里除了死者之外,双手沾满鲜血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我,因为有人看到我是后进来的,所以我没有被认为是凶手,而另一个就是秦期,他则被当作凶手带走了,是因为没有人看到他到底是杀死死者的人,还是仅仅和我一样,是试图救助死者而沾染到鲜血的人因为秦期同样是一位医生”

周围的人听到我讲述的这另外一种可能性,哄的一下子炸开了,纷纷议论了起来。

“可是可是当时我们抓他走的时候,他也没辩解啊而且后来我们在尸体上找到的凶器,也是属于他的,这一点他自己都承认了。”那个兵头站不住了,从手下那里拿出了那根锋针在手上晃着,他可不想背上胡乱抓人的罪名。

“关于尸体的情况,我想请令史来说明一下。”我朝旁边那位当时负责验尸的老爷子一挥手,他即刻朗声说道:“尸体上的伤口有两处,一处是正中心脏,造成了大量流血,是致命伤;另外一处稍微偏一些,伤口比较浅,不致命。较浅的伤口是那根锋针造成的,但深一些的伤口则不能确定,因为这锋针是没有把手的,想刺到心脏那么深的程度,一般来说是很难的。”

我又继续说:“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这位嫌疑人秦期,以用针精准著称,如果他想刺杀一个人的话,完全可以一击必中,是不需要再多去补那不致命的另一刀的。”

“可是,也不能排除他还用了其他的凶器啊,也或者他太恨死者了,所以胡乱又扎了一刀呢”兵头还不死心。

我微微一笑:“如果说太恨一个人,在盛怒之下连续袭击对方的话,会中途停下来换刀吗手头如果已经有了足以刺中心脏这么锋利的武器,又何必去换成一根没太杀伤力,原本是用于医疗的锋针呢”

“那他的针是怎么会扎在死者身上的”兵头梗着脖子问。

“是有人偷了他的针,栽赃给他的”我斩钉截铁地说。

“啊”这回轮到卫杳表示惊诧了,连忙问:“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大将军不要急,听我慢慢说完。”我向他一摆手,继续说道,“凶手刺中死者的心脏之后,为了混淆凶器,只能将原本的凶器拔下来带走,但是人的心脏这个部位血管的压力非常大,一拔之下,血一定会飞溅而出,喷到凶手身上,这一点,这位令史可以证明。”

令史点点头说:“是的。”

“可是当时我看得清清楚楚,秦期身上当时并没有飞溅上的血迹。这位军爷,那件血衣我想你也检查过了吧是不是如此”

兵头犹豫了一下,嗫嚅道:“确实是没有但是,也许是他临时脱掉了呢”

“脱掉了,”我笑道,“那你们当时有没有找到血衣呢而且如果有时间来处理掉血衣的话,又怎么会连手都不擦,凶器都不拔呢”

“行了”卫杳一摆手大声说道,“你说了这么半天,无非是想说秦期不是凶手,但是我关心的是,人到底是谁杀的啊”

“真正的凶手,就在这间屋子里”这句侦探小说的经典台词,我终于也找到机会,亲口讲了出来。

第二百二十四章指证

这句话无疑如同一枚重磅炸弹一般,引起当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在下意识地用目光搜索着在场的人,猜测着我所说的凶手到底是哪一个。

“是谁”卫杳急切地问道。

“如果真的像我所说的,有人在设局陷害秦期的话,那么这个人需要具备几个条件。”我却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

“什么条件”

“第一,他需要认识米忠。因为我事后察看过,这间房的门上的锁并没有被撬开过的痕迹,屋里又点着灯火,说明凶手不是悄悄潜入,而是大大方走进来的。米忠倒下的位置到门前之间没有滴落的血迹,这说明他也不是在门口给凶手开门时被刺伤的,而是请对方进来了之后才被杀的。深更半夜,能将对方迎进房间,说明对对方是没有防备之心的

这一点也恰恰说明秦期不是凶手。因为死者被杀的当天下午,秦期刚刚和死者产生过一些矛盾,吵了一架,正常来讲,如果是一个有过节的人半夜来访,很难想象还会把对方让到屋里谈话。”

“轰”的一声,这话一出,门口的看客们又议论开了。

gu903();“第二个条件,就是与秦期很熟悉。刺在尸体上那根针,是秦期每天贴身携带的宝贝,和他不熟的话莫说拿到,可能见都不会见过的。凶手之所以选择用这根针来留在现场,一定也是因为它的独特性,在这里除了秦期之外不会为第二人所有,那么这个人至少也对这针的来历有一定了解。”我继续说,“第三个条件,就是对看更人赵力每天打更的时间和路线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很自然的利用他来当这案子的第一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