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2 / 2)

少年武宗 儽神 2240 字 2023-10-15

gu903();“好功夫,这半年下来,你现在已经当得起拳师的称号了。”收拳一退,说话的人正是冯青云。

“再来”冯青云并不停留,一步进前,一个“呐”字从嘴里吐出,冯青云同时出拳,发至尽头,他将手腕一沉,拳头一挺。这一招正是心意拳和形意拳中,最为著名的崩拳打法。

“崩拳属木疾如箭”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在清末时期,曾一手崩拳,打遍黄河以北十三省。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多少高手败在他一拳之下。

当时天下之间,武林三大宗师,所谓端王府董海川,京城杨露禅,河北郭云深。自此之后,也成就了天下三大内家拳的说法。太极拳,八卦掌,以及形意拳。武林之中也同样流传出这样一句话,谁料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北杨家传。

崩拳的打法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郭云深的半步崩拳其实在古拳谱之中,并不是一种练习招式,而是一种功力程度。

而郭云深晚年实际上也把半步崩拳,达到到了一触即发,瞬间能将全身功力,力透敌人脏腑的状态。只不过名声已传,就有了半步崩拳打天下的说法。

崩拳练法是从大步大进,发出全身力量,到步进,接触发力。

第一百一十八章身要攻人,步要过人

正常人在快速走路的时候,四步到五步之间,才能突然发出一拳,将自己的力量激发出来,并且不影响到自己的正常走路。当然大部分人这种发力,也只是能将拳头上的力量激发出来。

但冯青云好歹也是明劲巅峰的人物,两步之间出拳,出拳瞬间发力,已经融合了自己的转胯,扭身,抖肩,立腕。

将全身的力量在这个崩拳之中打了出来。虽然距离力透脏腑还有很大距离,但这也不是一般明劲可以抵挡的住的。

董广的功夫进步,冯青云的功夫同样也没有落下。

清静派宏道人讲拳时曾言:“呐声有助于崩劲。”如今经历这四个月,冯青云,已经基本掌握了与人格斗交手时发声吐气的要点。舌根一颤,既能出人意料,又能帮助自身发力。

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冯青云出手崩拳,这一个崩拳动作却和连环拳之中的迎面拳极为相似。出手速度端的是奇快无比。

若非董广对连环拳攻防变化已经了然于心,练到了自己的身体之上。恐怕挡住这一击还要多费一番气力。

天下的武术众多,但是每一样拳术之中,都有相似的出拳。虽然发力方式有所改变,但是这些招式仍然有互通的道理。

崩拳,直拳的一种,向前直发,立拳出形,拳眼向上,拳心向里,力在拳面。发力时,蓄劲隐蔽,短距急发,臂不全钊,力由根发。

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就在冯青云发拳一瞬间,董广双腿已经如山站定,右手用把门势稳稳的撇开了冯青云的攻击。随后他左手迎面拳探路,右手直拳出击。整个人大步向前攻了过去。

正所谓身要攻人,步要过人。董广步步只抢冯青云中线。

冯青云的步法也如大犁翻地,和董广拳拳相交,两人一攻一防,均是得机就进。

随着董广笔直踩步逼了过来,冯青云脚步也擦地而行。不断后撤。他们两人的步法均有一定造诣,动作上哪怕稍微一个不慎,便可能使整个战局的攻防形式改变。

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

在连攻快打之中,两人都能护住周身,而且手脚灵活多变,他们谁也占不到足够的优势,不过两人的拳术招法上倒是巧妙。

孙子兵法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随着格斗的发展,两个人也从试探,开始逐渐增加力量。

心意拳艺同样有言:先哲能守则得,故习焉而功深。其术至简,故临敌得心应手。

“董广现在出力已深,再打下去发劲则困。守我之静而伺敌之动就行。”冯青云稳稳挡住董广的攻击,偶尔一式偷袭,击打向董广攻击之中的破绽。

董广连环出击,连环拳招式进入到明劲,打法也被董广练到纯熟。如今出手招式就好像飞石乱坠,力大且猛。

但是冯青云应手御敌也丝毫不慢。招式练到这个层次的人,没有谁出手太慢。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样讨不到什么好处,浪费时间。”董广眼珠子一转。

突然之间,董广拳式的速度竟然开始有一丝下降。

“好机会”

冯青云感觉到董广的拳速下降。整个人心中精神微微一起,立刻转守为攻,在一瞬间将自己招式击出。

“董广,你功夫虽然到了和我相同的层次,但果然还是嫩了一点啊,只知猛攻,不知固守。如今力量快用完了吧”

正出手间,冯青云就听到董广哈哈大笑。

“老师,你中我计了”董广猛地突然暴起,在冯青云还来不及收回防守的时候。董广整个人挺身一进,弓身直袭冯青云破绽。将冯青云摔倒在地。

所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董广将自己的拳术速度微微降低,而不是猛地降低,这就减少了冯青云的防备心理,让冯青云误以为董广的打法产生了破绽,在他正出手攻击的时候,突然被董广加快的速度打乱节奏。这一招和兵法之中的拖刀计,回马枪,杀手锏等招数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古代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