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1 / 2)

少年武宗 儽神 2226 字 2023-10-15

向前,董广左肘竖直向外,把门势挡住宋朝州的啮指痛心,接下来就是迎面拳。

这一招竟然用的很是自如,连环拳的练法之中起势之后就是把门势,迎面拳。董广本来也正准备用全套打法,如今顺手下来,反而让董广对这两招更加熟练,有了更多的体会心得。

连环拳术,招式简单快捷无比,董广这些日子已经把练法发招运化到了打法之中,换劲中期。

两招连贯,中间没有一丝转折的漏洞。座位上陈威也是心中暗暗叫了一声好,这家伙拳术竟然如此熟练。

宋朝州就知道董广这位护道人不会那么简单,自然也没指望着一击得手。招式风格突变,原来刚猛无比的握拳突然张开,两手抓花似得,就要向董广脸上抓去。

这一招似蛮不讲理,像孩子弄了泥巴互相摸脸一样。其实确是儒家拳术之中的“戏彩娱亲”

同样是二十四孝之中的经典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七十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的故事。

宋朝州在之前介绍自己拳术的时候,已经有提到。董广自然早有防备,但是也不改招,一方面他拳法不能自如运化,打斗期间又是凶险万分,来不及改换招式。就只能按照着连环拳打法,拼一个谁手快

宋朝州这边戏彩娱亲刚刚接住董广的迎面拳,董广又是浑身劲力一鼓,过步箭窜,拳似流星腿似箭他的基本功以兵家五部功练就,劲力纯正无比,宋朝州基本功拼不过他,自然是被他打的连退了四五步。

第四十五章以力胜人

宋朝州基本功虽然比董广差了一些,但是论起实战经验可要比董广丰富的多,自然不会就这样落败。

董广见宋朝州一退,本能性的止住步子,不再上前追击。果然正确。

之见宋朝州接着退步的劲,撤步转身突然来了一个反手顶肘,这一招却不是儒家拳里面的任何招式,打的一急,他竟然用起来了他最熟悉的散打的组合拳。

散打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国标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中国武术的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

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是华夏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华夏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

一方面华夏武术自建国以后采取的一直都是外行指导内行的做法,导致武术越传越乱,越传越花。很多喜欢格斗的人找不到用武术格斗的方法,所以纷纷学习了散打。

宋朝州也属于这一类人的典型,他的散打功夫极其精湛,也是他最熟练的。

他是成为省青年散打比赛第三名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儒家拳,虽然后面儒家拳的功夫也不低,但是自己学拳的时候已经带入了散打的习惯。如今一激动,不由自主就使出了散打里面的招式。

武术发展到今天,一方面由于很多武师敝帚自珍,不愿意招式外传。而更多的武师则是只教套路,不教格斗与用法。这套套路刚学会练习两三天时间,就认为他们拳术练熟了,继续教学生下一个套路。

有的武校,一年下来能教学生十几个套路,学生能记住四五个就算不错了。剩下的套路就都当作是为了那些好的套路打基础了。几乎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一点作用了。

而另一部分习武者,虽然学习到了武术的格斗技击的法门。但是却只能跟自己师兄弟交手、切磋。两边都还不敢受一点伤,要不然学生家长就该闹事了。现代法律严格的很,你要是随便去人家武馆踢馆,准备跟人家比武。

那人家馆里的教练不用出来打个报警电话就行,你真的以为人家会傻乎乎的跟你比武,讲以前武术界的规矩。那你就把人家当做傻子了。

下层的武馆,普通老百姓之间开的武馆。整天说的是什么,带领孩子们整天喊的口号就是。练武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而这些学会武术打法格斗技击之法的人,一旦要参加散打比赛。有很多难关就过不去。第一方面自己师傅的难关,他不会眼睁睁的着自己教出个好徒弟,最后跑到别人家门口去跟别人学散打了。

第二就算不学散打,单纯的只是想参加散打比赛,那你得有人才行啊,你以为比赛是什么人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吗你得有这个报名资格,很多型的武馆,是根本没有参加散打比赛的报名资格的。这还是说得好听的话。

真要说难听的话,不少人你连人家散打比赛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地点很多武馆你都不清楚;大部分散打比赛是不接受个人报名的,都是需要你们团体上报地方武协。之后进入比赛场地,给你们发秩序册,安排比赛。

第三方面,你就算参加了散打比赛。开始比赛之前裁判要给你简单说明规则,戴上拳套。一些拳术之中带有丰富的手型变化的人一下子就算是被限制了大半。

其次规则内容规定,这不许打,那也不许打。你的拳术打法就算能用,用的也是蹩手蹩脚。怎么可能有人家散打选手用的那么自如。人家已经适应了这种规则,自然算是游鱼得水。

再退一步讲,就算是你真正打过了几个喽啰,进入了复赛,甚至半决赛里。到时候遇见人家好手,擅长利用这种规则的,你不适合这种规则,破绽会更多。

本来两个人功力差不多的,你这边束手束脚,打都不敢打。一打就犯规,被扣分。人家那边打的游鱼得水,他们一打就是增加一两分,你打就是扣一两分,警告一次。点数计分的情况下,你这边就算能耗耗时间,最后肯定也要被人家拖死。

所以自然就显得擂台上的传统武术不行,可是传统武术真正的好手,大多又在部队或者黑场拳赛里,这一部分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的内容。

所以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大多数初学武术打法的传统武术人,根本没有多少实战经验。

而相对来说,散打的各种规则已经发展的很全面,现代散打选手的实战经验越来越多。

宋朝州现在拼的就是自己的实战经验,他笃定董广的实战经验肯定不如他。这是他学习散打之后,又开始跟陈威老师学习儒家拳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董广的经验确实不如宋朝州,一见宋朝州反手打过来,董广自己就有些想乱,手脚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修行望日功,练拳也练了那么久,他对宋朝州的招式可以得一清二楚。索性胆一横,心一战。也不管他三七二十几,走着自己的打法就往下走去。

过步箭窜之后,董广右手顺步横拳。拳紧紧擦着宋朝州的头发过来,也幸亏他躲的快。

格斗中交手快得很,最忌讳的就是脑海里还乱想,一想就不知道手脚该怎么放了。

戚继光认为,两军对垒的情况下,士兵不必学到十分武艺,只要能把平日练习发挥出来四五分就可以打胜仗。

gu903();两人交手也是一样,如果心不怯气不浮;则平时所练武艺能发挥到六七成,几乎已经可以战胜功力相当的对手。一旦急躁气浮,武艺最多用出来两三成,不被对手打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