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1 / 2)

真镜 羽夜星杓 2372 字 2023-10-15

如涨潮一样,退潮也是十分迅猛,短短几息就化解了林落天的危机,而且潮水继续后退,小岛完全露了出来,且在潮水消退后,露出了更大的陆地。

林落天终于缓了一口气,坐下来开始恢复血气。

真元好比修真者的灵力,血气好比修真者的神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因为前者远远不能和后者相比。林落天现在的境界是明境圆满,因为极境是假设存在的,虽然他的血气已经达到了暗境,但真元还是不足,也只是明境圆满的程度。

血气好提升,但要提升真元却难度极大,要么随着年纪一岁一岁地增长,要么就去吃天材地宝,要么有武林高手灌顶传功。

不知打坐了好久,林落天蓦然睁眼,看向天上的那一明一暗两轮月亮。

“不对,我进这里之前就已是半夜了,现在过了这么久,为何还不天明”林落天紧紧地盯着两轮月亮。

月亮清幽,笼罩着一层银色的光晕,虽然天上星辰闪烁,下面的还是还是一望无际、看不透的黑。

“这海水莫非是水灵力幻化而出”正当林落天疑惑之际,潮水又迅疾上涨,但因之前退潮太多,一时之间也涨不到他脚边来。

“我虽没见过潮汐,但也知道日出涨潮,日落退潮,这中间还隔着数个时辰,但为何退潮不久便这么快就涨潮了”潮水汹涌澎湃,虽然还没涨过来,但浪涛却一排一排地拍打过来,带着碎石惊天的气势。

林落天咬咬牙,一把扯下妖兽皮,昂首挺胸迎向浪潮。

“若连区区浪潮都怕,还如何面对修真者师父曾说,极限炼血气关键在于压力,通过外界的压力,使自己到达极限,从而突破。那如今,我就借浪潮炼血气,借浪潮之压力达到第三个极限”

轰轰

绵延不绝的浪潮打了过来,好似要淹没了天际,崩裂了虚空,整个天地都在这股力量上摇晃,只有那天上的月,清寒如初。

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潮起潮落,汐生汐灭

双月悬空,黑色的潮水生生不息,一浪胜过一浪,林落天依旧小瞧了这浪潮的力量,这股巨力足以崩山裂地,仅仅半个时辰,他的真元便消耗而空,又在继续坚持了三个时辰后,血气已变得只有极稀薄的一层。

眼看血气即将耗空,为了不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漂流,林落天用最后一丝血气砍断了那座小岛上的树,在一个巨浪冲上来的刹那,抱着大树飘荡在浪潮之中。而此刻,林落天早已筋疲力尽,眼前一片黑暗,昏迷了过去,昏前唯一的意识,便是仅仅抱着救命稻草般的树木。

又不知过了好久,当林落天醒转过来时,他的身子大半浸泡在水里,那棵大树也只是挡着他的身子而已。他四处一望,不禁大呼糟糕,他处在一片汪洋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了。原来那岛上有一棵树可以指路,但是现在却被他砍了下来,他连那座岛都不知道在哪里了。

“看情形,现在已经退潮了,但是还是看不到小岛,只能说明我已经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较远的地方。”林落天稍加分析,然后坐在大树上休息。

休息之余,林落天拿出玉佩一瞧,不禁大吃一惊,上面的红、橙、黄、绿、青五道颜色已经消失,只剩下蓝、紫最后两道颜色了。

“我进来之前只过了三天,为何我在这里并没有感到过了许久,却已经度过了两天这里没有太阳,只有两轮月亮,是很难估摸时间”

“太阳月亮”想到这里,林落天咻然踏浪漂浮,望着天上的两轮月亮,此时大仔细看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不是两轮月亮,若我没猜错,那大的圆的正是太阳,那小的只有一半的才是月亮”

“我在七情六欲镜中明悟天地大法,所谓的太阳和月亮其实都是仙天的星辰,他们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再出现,只会依照一定规律转动、移动。在修真界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其实只是仙天中的那颗星辰的移动变化。凡间的人一直认为太阳和月亮不会同时出现,只有在太阳落山后,月亮才能出来。但其实太阳和月亮一直共存,因为太阳的光辉太过耀眼,所以才看不到月亮。太阳出来,月亮消散,此时潮涨潮落;太阳落山,月亮高挂,此时汐生汐灭。因太阳与月亮一直存在故这潮汐其实都是月亮的变化引起的”

“月下牵引,潮涨汐落,也正是这个道理。”无意间,林落天明白了潮汐变化,不禁感叹,“超涨又潮落,确实过了两天了也只剩下两天了。不过,我现在多少也明悟了潮汐,最后两天我一定能透彻潮汐流”

林落天开始在大树上打坐修行,大树本就漂泊在大海中,随着浪潮舞动,一呼一吸间与大海浪潮共振,林落天的心灵渐渐攀升至空灵的境界。

所谓空灵的境界,便是真空妙有的一种低层次的境界,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极致升华,像极境,其实也是空灵之境,因为是本来就没有的境界,所以也就是真空妙有的境界。

真空妙有也即是真空生妙有,也叫妙有真空,而真空生妙有亦分两层境界,一层是空,一层是妙有。

忘记自我的色相,斩去自我,将自身融于道法的千幻无穷的变化中,便达到了道法的巅峰,这就是无为的空。踏入空的境界,肉身也随即回归虚无的本质,隐入混沌,所以寻常神通法术,难以侵害分毫。但是空并非道的尽头,无论是凡,亦或是仙,都存在于天地之间,所有生灵所在的这广阔天地,又岂是空的

比空更奥妙的,更深一层次的,便是妙有

先得而后忘,忘而再得,也即是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此便谓之真空生妙有只有到了这一步,无中生有,虚里成实,言出法随,才能迈入传说中的无上境界,达到知微的境地,妙有地极限,也便是是知微。

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自身之不足,知天地之不足。

知微明性,一念而知天地

知微明性,也便是找出自身存在的缺陷,然后通过更高一层次的修炼和领悟,弥补自己的缺憾,到底超越一切的境界。天魔领悟的一法通而万法通也便是知微,只不过仍是知微的初级阶段。而空并非幻灭,只是不因得失而烦恼。若空而不空,便能达到真空生妙有的崭新境地。

比如说修真者使用的法器、道器、真器,这些都被修真者称作为器。但是这并不代表其本质就是器,它自然以前不是叫做器,只是后来被修真者叫做器,于是它便有了器这个名字。它的用途虽然是供修真者使用,或飞行,或防御,或攻击,但是其构成也是一些矿物质、金属、非金属。所以它的本质也只是构成其的矿物质、金属、非金属,而并不是器,修真者只是因为那些用途才称之为器。

说器非器,便是空

再比如说天与地,我们抬头看到的便是天,脚下踩的便是地。但是那只是最开始人们的叫法,若天被称作地,地又被称作天,那么抬头看到的便是地,脚下踩的才是天。

这些便是真空,便是妙有,便是知微明性,但是无论是空,还是妙有,亦或是知微,也还处于道的范畴,未曾破道而出,若要破道,便要领悟真我并斩去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