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隙休息,传令全军下灶休整。却在此时,探子回报柳籍军将士暗暗准备黑衣,更将兵锋抹上乌黑之物。
都杰尔赤得知消息,不禁一惊,暗叹柳籍之能,待全军饭后,下令全军将士依旧披甲待敌,众将士得令,虽有不满,不得不行。是夜子时,有人呼喊敌军来袭,最终证实不过乃小股敌军骚扰,虚惊一场。
鬼域将士困极倦极,怨言四起。
都杰尔赤下令休息,全军欢呼。
三更时分,龙秋蝉遵照柳籍之命,率领五万精兵夜袭。鬼域大军忙中错乱,又因龙秋蝉率领之兵都身着黑衣,一时溃败。
都杰尔赤忧不能寐,听到敌军夜袭消息,奔出中军营,乱中有静,指挥鬼域大军与龙秋蝉部缠斗,直至天明。
龙秋蝉率部战至天明,死伤逾千,按照计划撤退,鬼域军死伤过万,士气低迷,都杰尔赤虽有不甘,亦不得不同令后撤,以免疲惫之师无法得到休整。
天明时分,都杰尔赤率军撤退伊始,忽闻背后鼓声震天,柳籍、赵询此时率领余下五万得到充足睡眠的将士卷尘追击,都杰尔赤措手不及,心知不能命令军队回头迎击有备而来之敌,下令快速后撤。
鬼域大军一路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都杰尔赤率军疾奔,撤入鬼门关坚守。柳籍率部追到时天色已晚,大军无法攻下城关,柳籍当机立断,率部后撤。
都杰尔赤命人清点将士死伤情况,不甘、不愿,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柳籍率部悠然后撤。得到死伤报告,都杰尔赤愤懑之余,下令全军休息整顿。
此是都杰尔赤首败,而且败得一塌糊涂,但主力并未受到重创。
休整月余,鬼域将士虽已恢复精神,但都多少生出厌战情绪,尊那木将情况报给都杰尔赤,趁机建议暂时撤兵,待敌军懈怠之时,再行突袭。
都杰尔赤不同意道,“本王倚仗鬼域大军之盛,低估了柳籍赵询之能,静待柳籍赵询驰援而非火速攻破西壤、一举扫荡中原,如今看来,是本王用兵失策。但如今之计,不宜撤兵,为一败而示弱,非我军威,何况我若撤军,敌军必然重镇此关,进犯莫龙甘河,我军威绝不可再失”
柳籍赵询率部撤回西壤,与将士欢庆胜利。
中军帐里。
柳籍道,“此番挫败都杰尔赤,化被动为主动,或可求得谈判余地。”
赵询点头道,“趁都杰尔赤急需休整之期,派人出去设置路障,三里一障,防止都杰尔赤快速进军,再者西壤至鬼门百里屯田之地,寸土必争。”
商议既定,柳籍下令。
柳籍频频派人邀请都杰尔赤会面和谈,都杰尔赤皆不予理会,两军为此展开长达五年之久的拉锯战,双方互有攻守。
都杰尔赤找不到攻破西壤的办法,柳籍也找不到夺取鬼门关的法门,在长久的拉锯战中,都杰尔赤越发独断,不听撤兵休养劝谏,也不接受和谈。
柳籍深知都杰尔赤执念已深,总想找到攻破西壤的契机,一刻也不敢松懈,依旧频繁派出使者,寻求和谈之机,以期解释误会。
都杰尔赤曾想过假装和谈,但转念便排除类似想法,经过多年征战,互有胜败的两人都十分清楚各自的修为。
都杰尔赤执念之深,令他频频忽视柳籍处处忍让,固执地认为柳籍诡诈,而每每想到柳籍知道父王留信一事,即使无法说服自己,也强迫自己歪曲本意。
造化弄人,可见一斑。
虽然无法攻下鬼门关,但西壤以外,毕竟敌境,郗道遇依旧颁旨嘉奖柳籍、赵询护国之功,令曰:惟卿之故,国泰民安。
此嘉奖令由王文君执笔。
五年以来,王文君竭尽所能辅佐明主,享誉天下。王金燕一家则鸡犬升天,王家老爷过世后,王金燕接掌门户,同时被赐员外郎,转眼间便成了洛阳城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据传洛阳城最高寿的人年逾百岁,洛阳人茶余饭后谈到王金燕,都觉得应该称呼他过百岁才有拍足马屁的效用,不过王过百岁十分拗口,王二百岁也不甚舒畅,众人不约而同,叫出了王三百岁。
从此洛阳城里少了一个王金燕王镖头,却多了一个王三百岁,文章到此,也该是回头继续章首故事的时候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正文1
本卷讲述王三百岁命案,敬请各位读者阅览
。。。
。。。
王三百岁忽然之间一朝登极,变得有权有势,同时也变化了模样,不过对此他本人并未有所察觉,时下又准备过寿,自然更加趾高气扬、喜乐难抑。
常言道,幸福都一般相似,冤家则各有各的不同。
三千桐和洛出水拜别南宫植羽,自汝阳向洛阳而去,三千桐故意不泄露冉红裳在京游赏之事,想瞧瞧两个奇女子乍然相见的场面是如何的有趣。
洛出水忧虑三千桐会被鸟风阕迷住,在风烟阁外一本正经道,“风烟阁也算是风尘所在,女孩子不太适合进入。”
三千桐笑道,“如此我独自进去。”
洛出水本想借此使三千桐退却,不料三千桐“变本加厉”,当即一哼道,“我说的是一般女子不适合进入,想我花妖是何等非比寻常的存在,怎会怕她”
三千桐便也道,“如此一起进去。”
洛出水笑道,“那是当然”
桐水二人高高兴兴,进入风烟阁,却见偌大一个阁子空空荡荡,冷清异常,心下殊为意外。进入内楼,依旧空空如也。
原来事有恰巧之说,两人进入风烟阁内楼此时,正好是体面人生事,使得鸟风阕心情尽丧,演出不欢而散之后。
三千桐不知为何有些惘然,四顾一眼,最后盯着鸟风阕演出的舞台呆望,忽觉肩旁一沉,“扑”地一声,却是被人无端拍了一掌。
三千桐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却见眼前立着一男一女,男子令人过目难忘,女子则一袭红衣,鼻子下面贴着一条很假的一字胡,让人直欲发笑。
这一男一女正是白玉楼和冉红裳。
冉红裳带着白玉楼教训了不识时务的体面人,想起还要送牡丹药酒,便又带着白玉楼往回走。两人回到风烟阁,却看见两个陌生人立在阁中。
冉红裳眼尖,认出背上背着一物的男子是三千桐,莫名地便觉气不打一处来,抢上一步在三千桐肩头一拍,三千桐吃痛回头,却听到冉红裳不无讥讽道,“你这磨叽,整天愁你,你终于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