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谢逸见了,从地上捡起一个松球,反手一丢上去,就打在了其中一只小松鼠上。
当然,他控制了力道,没把那小家伙打伤,但也足够恐吓住这些小家伙了。
果不其然,刚才还嚣张扔着松果的小松鼠顿时被吓得躲藏起来,哪里敢再丢东西?
常玉婧转了一圈,暗暗记下位置,等下次下雨过后再过来摘。
确定茶树没有大问题,一行人就去了茶园,茶园的这一片茶树不一样,颜色又有了一点点变化,似乎更有光泽了。
相比茶山已经冒出来了嫩芽,茶园的茶树刚冒出芽眼,生长速度要更慢一点。
中午回到农场,吃完午饭休息的间隙,常玉婧做了下规划,摘茶叶起码还要好记天,这段时间也够做不少事了。
“晋哥,你要做第二次针灸了,我让大黑陪你去。”
常玉婧见他看自己,就继续给他数自己要忙的事。
为了保证产量和质量,很多作物都要她亲自种的,比如插秧、玉米、南瓜等。
而地瓜就只能交给其他人帮忙,毕竟她也不是机器人,只要能量充足可以一直干活。
卫呈晋叹口气,揽过常玉婧的肩膀,“你不用说,我都知道,能有大黑陪着已经足够了。”
“对不起,是我拖累了你。”
常玉婧伸手捏了下他的脸颊,“一家人,别动不动说什么对不起。”
毕竟当初这个人是她自己选的,后来也是自己做的决定,既然如此,就不会为这个决定而后悔或遗憾。
“好。”卫呈晋抓住她的手,轻轻抱了她一下。
感谢老天爷让他们能相遇!
第183章春耕忙让她血压上升的一幕
卫呈晋又开启了每日往返基地农场喝药扎针的日子。
大黑和小西每回跟着他去,每回他扎针完做监测的时候,两只狗蹲着都一脸担忧地看他。
连回家以后,它们也会定期来看看卫呈晋的情况,看他是不是还好好活着。
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但又觉得非常贴心。
因着新地种了不少的地瓜,农场就只种了五亩。
就在去年冬天种萝卜那块地,全程常玉婧都没有动手,交由其他人做。
她想看看别人扦插出来的地瓜有什么区别。
地都是提前整好的,人多干活就快。
今年玉米要加大种植面积,除了自己留种的,还有从陆教授那边拿了个糯玉米12号的品种。
黄豆、花生、芝麻等的面积也进行了调整,预留出了面积。
蔬菜瓜果就安排在靠近家门口的两亩地,晚种的包菜、花菜、胡萝卜收了后,正好拿来种菜。
卫呈晋主动把这事给揽了过去,搬了个小马扎,拿一把菜刀,坐在菜地里,一个包菜一个包菜地砍过去。
五只狗跟前跟后的,跟着刨土,然后用嘴巴咬住包菜根部拔起来。
它们对这活动可喜欢了,有过拔萝卜的经验,这拔包菜完全是爪到擒来。
因为前些日子下雨多,包菜、花菜的成色不怎么好。
剥去包菜外壳、花菜黑掉的部分,切了之后放在竹匾上晾晒。
晒干的包菜干、花菜干颜色成浅褐色,有股特别的香味,口感变得很韧,真空包装可以存放很久。
常玉婧去育苗床看秧苗,一下子就看出差别,用自己家稻种育的苗,要高一个指节,而且更强壮,出芽率几乎百分百。
而糯稻秧苗长势就比较差,估计要清明后才能插秧。
常玉婧看天气还行,水田也整好了,就不拖时间,直接插秧。
本来她计划着别人铲秧苗,她来插秧,结果其他人一试,常玉婧一看铲下来的秧苗,脸色都变了。
别人铲的秧苗比她铲的,变异指数高了,用便携式的仪器一测,变异指数高了快一倍。
常玉婧不放心,只好自己亲自来铲秧苗,“真是奇了怪了,去年晋哥帮忙拔秧苗都没这样。”
林蕉蕉问:“有没有可能是季节的关系?我看网上的消息,没下夜雨,但今年春天恶变的植物的事件变多了。”
最近直升机也有点忙,常常在天空巡查,有发现异动,就要巡查小队去清理。
“有可能。”常玉婧小心翼翼把秧苗铲下来,“这夜雨要下不下的,就像是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把刀。”
林蕉蕉点头:“根据往常的经验,是有可能下夜雨的,而春天最怕的还是连续的夜雨,只希望今年不要碰到。”
“应该不会那么倒霉。”常玉婧看着秧苗数量差不多了,帮着一簸箕一簸箕的秧苗搬上车。
这十亩多的水田,没有人愿意让常玉婧一个人做,林蕉蕉和刘梅先试了下。
常玉婧在一旁有些紧张地观察着,见插下去的秧苗都没有变化,她松了口气。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