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以后警察的异地调动,哪怕是一个人,都要在司法委员会会议中共同决定
第三,之前张一水等外派的委员会委员,立刻回到大同,不得延误。
第四,所有主力步兵师的正副师长,正副团长立刻回到大同,回来后互相调职,不允许在原部队任职,以后这就是铁律,所有部队的正副军事主管,三年内必须调职。这些人回来大同后,部队工作由其营一级的军事主官负责,涉及调动,迁移要直接报告到军事委员会。
第五,大同,太原,欣州,朔州,银川,巴彦淖尔,云内州各地的府,县所有行政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的部门所有官员,以及吏员都要异地调任,各人的去向等待社里的命令。以后也是这样,本地人不允许在本地任职。
现在开始表决,我希望我们华夏社是一个正规的团体,而不是什么山寨土匪”
张准一口气将五条命令说完,然后大家开始表决,五条命令全部通过。具体的任命,调职由于各委员会拟定后,交由张准核定。这一次的大同会议,将华夏社内部刚刚冒出苗头的山x头主义一下子砸的粉碎,这也是华夏社将来逐鹿中原的政治基础。
帝怒,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若人人为私,则天下乱矣。
第一零四节大同改编
大同会议结束后,收到会议记录和命令的军官纷纷前往大同进行述职,等待重新调配。各地官员们也在讲各部门的事情进行整理,以便于调任而来的官员熟悉情况。由于各地的建设与恢复民生计划已经做好了,所以并没有耽误工作。再说张一水,吴迪,张二水,格日勒等师团军事主官在收到命令后,七天之内纷纷日夜兼程赶回了大同,参加了张准召开的军事委员会会议。
会议一开始,张准就向军事委员会的会长张一水询问起军队方面的事情。
“一水,蒙古包行动结束之后,咱们所有兵力是21万人,我上次离开之前,老家又来了十万人,一共就是31万人,这还没算上各地要求参加华夏军的应征兵,现在这么多的兵力,具体怎么安排,你们军事委员会是怎么打算的。”
“社长,现在华夏军有31万人的现役兵力,另外从各地招募了2万人的新兵正在训练,共33万人。我们准备等新兵训练结束,择优组成24个步兵师,24个运输师野战部队,以及相应的特种作战大队,这些部队作为野战部队。野战部队的驻扎在专用的军营,每隔一段时间,各军营的部队要互相交换,防止久居一地造成的各种问题。
剩余的2万人作为地方守备部队,在每个府州都按比例的分配驻扎。守备部队平时协助地方的警察进行治安,剿匪工作,战时担负守城任务。装备一些步枪,手榴弹,机枪就可以。
近期咱们华夏军的任务还是训练和思想教育。训练中要特别主意的是班组训练,因为不停的来新兵,训练一再压缩,很多新战士在战场上吓得扣着扳机不敢放,火力持续性根本不够,更谈不上相互配合。
思想教育中的问题是,很多战士不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个别战士和军官在进入城市后,作威作福。蒙古包行动中咱们大多数的部队还是没有同蒙古人正面接战,只靠着火炮就将蒙古人打败。所以对待蒙古军队骄傲的很,觉得根本就是不堪一击。有的军事主官竟然说干脆打下大都,社长你做皇帝,他们做个开国功臣。”
张准在遇到高锦的事情后,就觉得华夏社现在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完美,形势可以说是危若累卵。蒙古包行动后的两反行动,只是将华夏社内部的蛀虫清除。可只是治标不治本,很多问题都堆积着。所以他召开了大同会议,给所有人敲敲警钟,在政治方面给所有人上一个紧箍咒。但是这还不够,华夏社的立足基础就是华夏解放军,如果华夏军也出现了问题,那问题就大了,所以张准才着急召开了这个军事会议。
即使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听到张一水的话,还是大大吃了一惊。还没来得及说话,吴迪也说了起来。
“是的社长,会长说的不错,很多战士现在有一种老爷思想。在修建巴彦淖尔城时,我发现有的军官竟然强行让士兵替他们劳动,以致于洗脸水,洗脚水都是让战士去准备。我发现之后,狠狠的处理了他们。”
张准面色难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华夏军怎么成这样了,该怎么办。张准不说话,其他人也不管说话,会议室安静起来。张准想的是,怎么样才能改变如今军队中的风气想了半天,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后世人民军队的法宝怎么给忘记了诉苦运动,支部建在连队上,官兵一致,其他的办法在华夏社并不适用,但是这三点完全可以为己所用啊
“我想了三个办法,你们看看怎么样。
第一,所有战士和军官一起进行几天谈话,不谈别的,就谈在元朝的统治下,他们自己是过的怎么样的日子,一定要他们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的。你们要选择一些苦大仇深的战士,向大家诉说他们入伍前所受的苦难,启发大家回忆各自的苦。然后在分班讨论,引导大家都来“倒苦水”、“挖苦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