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9(1 / 2)

轩辕圣灵石 逍遥666 2247 字 2023-10-14

为夜行比较好些。”

周若琳努努嘴道:“你说怎么就怎么吧。”说罢她向着火红背上皮革袋中斜插着的油纸伞问道:“凌天,你说还有多远”

油纸伞里传出了凌天洞主的声音,“应还有二百里。”

李天启轻声问道:“峨眉山的玄境门修的是佛门之道,为何要到那些师太的地方去呢”

周若琳说道:“到那之后我再跟你说。”

李天启说道:“好。事情完结后,我需要留在那一段时间,五年前有位朋友曾要我帮他个忙,我一直没能完成,总是难以释怀。”

周若琳问道:“那朋友是女子吗”

李天启摇头道:“不是。”

周若琳又问道:“那要帮的忙是不是涉及女子”

李天启看了周若琳一眼,说道:“是的。”

周若琳撅起嘴道:“我就知道是这样。”

她又想到了什么,古灵精怪的样子。李天启对她真是有点头痛了,若说她心狠嘛,好像又说不上,若说她善良嘛,却又总是透着一点心机,真是个复杂且有极其美丽的女子。

此时日头正烈,倒也不好再继续赶路,况且他们已约定夜里出行,正好先在凉棚下多歇息一会。

他们来路此时走来三个女尼。走在最前头的是一青衣中年女尼,她年约三十,却甚是俏丽,面容端庄,虽是一身尼姑装扮,倒更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不仅唇红齿白,眼神更是透出一股犀利之色。

李天启感觉此女尼很是脸熟,突然想起年少时在武当山上遇到的那极其严厉的眼神,没错,她就是当年斥责过他与慕容晓月的了尘,当年她还是跟在缘觉师太身后,如今虽然五年过去,但却更显冷酷了。

跟在她身后的两位女尼一声不吭,皆微微低头,紧紧跟在她的身后。

了尘已将走近凉茶铺,忽然眼光落在拴在一旁的火红身上,那犀利的眼光只是停留了一会,又转到了李天启和周若琳身上。

刚好他们也正望向她,了尘并没有躲避他们眼光的意思,反而直直地盯着他们,带着身后两人在杨都尉一伙曾落座的位置坐了下来。

李天启已转过头去,望向前路那些山峦,周若琳微蹙眉头,也低下头去。

那了尘那副表情像是取得了胜利般,冷若冰霜的脸庞微微有些舒展。

“店家,三碗菊花。”了尘似乎很熟悉这铺子,放落座就轻声吆喝了一声。

那老头早已准备好,看来是熟客。

“了尘师傅来了。这么热的天还赶路啊”他端着盘子,逐一在她们面前放下了三碗菊花茶。

了尘点点头,轻轻说道:“老人家,今日可要早些收铺了,贫尼察觉到了妖气。”

那老头看来早已知道了尘就是玄境门得道高人,而且擅长捉妖,既然如此一说,必定不会空穴来风,但事出突然,他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是有些害怕和紧张,当下微微颤抖着说道:“谢谢了尘师傅提醒。我会早些收铺的。”

了尘没再说话,再次打量起火红来。

周若琳闻言,已感觉到了尘身上散发出来的法力之气,看来此人并不是虚张声势,反而是个厉害人物。而她顺着了尘望向火红的目光看去,那把油纸伞露出了个伞柄,并无异常,可由于她本来就知道里面藏有什么,当即心里有些忐忑起来。此时并未到达目的地,她不想再出什么乱子,而凌天洞主说话总留有余地,并没有告诉她去到峨眉山玄境门后该如何做。

李天启此时回过头来,有意无意地望向了尘,却不料刚与她扭转过来的目光再次接触上。

了尘柳眉一挑,缓缓道:“这位男施主,可是脸熟得很啊。”

她居然认出了自己李天启有些吃惊。

五年时间,自己的样貌已有了许多改变,不再充满稚气,虽然轮廓还是有少年时的影子,就算很了解但并不是看着他长大的人也不可能认得出来。

但了尘居然认出来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再遇盘查

听得师父如是说,那两名跟随的女尼也抬起头来,齐向李天启看了过来。

周若琳本就觉得此女尼颇为漂亮而且还有一股别有的诱人魅力,就连自己也不禁会多看几眼,但她却想不到这女尼与李天启似乎还认识这就太出乎她的意外了。

这女尼可是出家之人,又怎么会与李天启相识呢难道李天启真的就是到处拈花惹草之人吗

“你认识连尼姑你也”周若琳一时心急,顿时望向了李天启,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

李天启对着周若琳摇摇头,他此时却是异常镇定,为了不让人起疑,还是向了尘施礼道:“在下就是长着一副大众脸,这位师太可能会觉得在下像某人也不奇怪。”

了尘嘴角露出一丝蔑视的笑意,冷冷道:“李天启,难道你还不承认吗”

李天启倒吸了一口冷气,她果然认得自己凭什么呢她怎能会认得自己

周若琳听到这女尼连李天启的姓名都一字不误地说了出来,心里却开始想着该如何处理了,这一遭她本是要去玄境门的,而此刻她已从这三位尼姑的身上看出了些门道,猜测她们就是玄境门中人,而如果此刻被人发觉,必定不利于日后的行动。

李天启在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想不出自己露出破绽的可能,而且他也想到了周若琳去玄境门的行动不容许此时被人发现。

他心念一动,淡然笑道:“李天启是谁”

了尘也不动声色,依然说道:“你别不承认,虽然你已长大,但我还是认出了你。”

李天启笑道:“我是原富林商行的林家大公子,不知道师太可有听闻。”他现在只有借此一搏了,从杨都尉一行的只言片语中,他推测富林商行一定是出了大事,说不定已是门庭衰败,因此在富林商行后加了个“原”字。

了尘那嘴角的笑意顿然消失,李天启此时内心的大石落了下来,看来已然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