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林逸仙的脸红得像只熟透的苹果。
“行,行,以后再说。”
终于不用喝酒了,李天启也就没再想如此多,还从未看过林逸仙的脸如此红过,顿时心里暗自好笑,却不敢笑出声来,此刻他心里是这个把月以来感觉最轻松的时候,也许是最恐怖的一次劫后余生,也是即将要出海了,也终于可以继续追寻着下一个线索而感到希望还在明天。
林逸仙此时也感觉到脸面已然发烫,用手捂住自己的脸,用略显冰凉的手降温。
此时食肆里逐渐多人起来,多数客人身上都带有咸腥的味道,看来这些人都是长年行船之人。
一位悄悄进入食肆的人,已然看到了李天启,但李天启却没有发觉,那人坐在了李天启背后隔着数张桌子的角落位置,却警惕地正盯着他,只不过李天启仍旧有发觉,而林逸仙更无这些江湖经验,兀自还在跟李天启聊天吃菜,看上去谈笑风生。
两位店小二如云雀般跳跃着,在这一桌那一桌的客人之间腾挪,看来平常也是如此多人,长年累月已练就了足够的耐力,是以两人并没感到疲惫。
何谓武功,有时,工作长久磨练出来的也是武功,并非一定要制人伤人才称得上武功。
这家食肆,虽然不像廉州城里的醉仙楼一样,菜式色香味俱全,但也是颇有特色,因为它的食材是最新鲜的,而且也是用地道的手法所制,虽然看起来有些乡村那种普通的菜肴,但吃进嘴里却颇有味道。
李天启和林逸仙的菜肴全部上齐了,居然摆满了桌面。令其他食客皆是暗暗称奇,都以为这两少年是不是从家里偷了钱财出来,随意挥霍,或是在哪里突然捡到了金银之类的贵重物件而发了财。
店小二则暗自笑开了花,因为看到这两少年人小,必定吃不了这许多美食,到时候他们一走,自己和兄弟们反倒可以好好小啜老酒品尝免费的美食。
“天启哥,你出海是做什么”林逸仙问道。
李天启本想和他说出实情,但一想到买下紫楠苑的人是林亦凡,且是他的哥哥,就只好将话咽了下去,另外说道:“主要是外出历练一番,增长一下见识。”
“哦,刚好。我自幼就喜欢到处飘荡,反正闲着也没事。我也出海去历练历练。”林逸仙学着李天启作势施法的样子。
李天启摇摇头,无奈地说道:“哎,你啊,真不知天高地厚。”说完,他也懵了,他又何尝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呢
正在两人聊天的时候。
食肆外走进来一个人。
一个奇怪的人。
一个身穿黑色劲服,头戴斗笠的古怪男子。
众人皆看不到他的脸。
但李天启却认得他,从他的身形,与走路的姿势,他就可以判断是他,没错,就是他脸上有朱胎标志的草帽男子。虽然他不清楚此人的朱胎是左脸还是右脸。
他居然跟到这边来了李天启想起在泥窟中曾让那小石子发亮,但结果只是发出微光。也许就是这个又把他引来了。
那瞎眼的嗜血圣姑呢虽然对这那右脸有朱胎标志的草帽男子并无好感,但却在关键时刻帮他挡住了那点过来的铁杖,救下了他。
草帽男子并没有望向李天启,仍旧压低着帽沿,朝一个僻静的角落走去,李天启看着他的背影,忽然他似乎看到了那角落边上似乎有似曾相识的影子,紫色的衣角,那人察觉到他望过来,趁着草帽男子的身影完全遮挡住之机,已然从李天启的眼光中消失了。
那人又是谁难道又是那一位不出声的紫衣姑娘
李天启思忖着,似乎一场新的危机又即将到来
第七十五章扬帆起航
三天的休整准备,让李天启和林逸仙两人精神焕发,两人也更加形影不离,李天启还趁闲暇,教了林逸仙乾坤一掷的口诀和身法,因为她这么富有,铜钱肯定是不愁的,这招式冥冥中似乎就注定是要由借助自己的手传授于他。
林逸仙本对武功修炼等并不感兴趣,但听闻这乾坤一掷是专扔铜钱的本领,自幼就顽皮捣蛋的他倒也很感兴趣。
林逸仙也是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这本事的技巧,但由于他并没有内力的辅助,因此扔出去的铜钱却只是有姿势无实际。但他却不在乎,看到那花俏的动作就已让他知足了。
三层楼高的三桅大船停靠在船坞边上,上面有些许人在做着出发的准备,这就是范学文的三桅大船。
两人来到了范学文的大船上,此时大船的甲板上,范学文已久候多时,看到两人前来,赶紧上前施礼道:“两位公子,都来了。”
“嗯。”李天启这些天来,总是被范学文毕恭毕敬地称呼和招待着,却也有些自以为是富家公子的感觉了。
林逸仙则在一旁暗自好笑。
范学文说道:“船资已准备妥当,如无突发情况,可以维持海上三十日左右。请问林公子,我们可要马上出发”
林逸仙以为是在问他,刚想打话,却看到了范学文是对着李天启所说的,也就没再理会,走到船舷边上,看着远方的海岸。
“出发吧。”李天启说道。
“好。”范学文点头,又说道:“由于船只装下的补给品较多,船重行进时会比较稳,但那两间舱房虽然是船上仅有的最大最好的房间,可与陆地上的房子相比可能会比较窄小,却是一应物件俱全,就是不知两位公子可住得习惯”
“我住得习惯,山洞、野外”李天启话刚出口,就觉得不妥,因此改口道:“这些地方虽然住不了,但这舱房还是很舒适的嘛,习惯习惯。”
林逸仙在另一旁听到了,也笑道:“本公子自幼走南闯北,没有什么不习惯的。都可以。”
“那就好办了。”范学文说道:“看来是在下多虑了。两位公子,请随我来。”
两人跟着范学文一起,各自看了一下自己的舱房。虽然窄小,但却很精致,上面还铺上崭新的鹅绒被,锦缎。看来范学文动了不少的心思。
李天启从怀中摸出了一块金锭,硬塞到了范学文的手中。
林逸仙笑道:“哟,哥哥还真大方,比小弟爽快多了。”
范学文陪笑道:“谢两位公子了。”收起了那块金锭。
“此船看似很大,应该可以装很多人吧”李天启忽然问道。
“公子说得没错,此船原是我唐军的小型战船,长六丈,宽一丈八,可载三十人,后由于唐军要换船,因此在下得知后托关系,才买来此船,改成了商船,主要堆放货物。”范学文说道:“现在有桨手十名,舵手两名,船工五名。上好的厨子一名,帮工兼打扫两名。”
“哦,原来如此。”
“那我们就出发吧。”林逸仙说道。
“好。在下去安排。”范学文施礼,转身离开。
李天启和林逸仙的舱房都是高级舱房,里面不仅被范学文改造得精巧,而且用料也是用极贵的黄花梨木铺垫。舱房还有开有一扇小窗,推开就能从高处,远眺远方的海景,与海岸。
船已缓缓离开了码头,向深海开拔。
已离开了三里,忽然李天启从小窗口看到了几名蓝衣披风男子骑着快马奔到了码头,大声叫嚷着,但距离太远,根本听不到他们在喊什么。
杨都尉一伙李天启心里暗自问着自己。
gu903();由于当时守着紫楠苑的中年男子也并不清楚那些船只最终的目的地,而是告诉了他西北、正北、东北的三个方向都有船队航向,李天启判断都是北上,干脆就先往正北方向走一段再看看情况而定,因此李天启就让范学文按照正北方向行驶。而范学文均毕恭毕敬地遵照执行,还是没有问起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