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夺魁之会,稍息便举,请各魁首上台,各定魁者入场,此次花都夺魁者,得黄金十两。”
这时从酒楼十层之中伸出三道旋梯,搭在了木台上,紧接着又有三道,与之前的三道一起,每两道一起,构筑成一条从酒楼到达木台的通路。
等到锣声再起,只见莺莺燕燕一个个身着绸衣,粉黛银妆的女子从十层楼上沿着阶梯向下,款步婀娜,可谓风姿万千。
与此同时,在木台下的酒楼出口,已经挤满了人,同时抬头望来,一个个引人的娇躯让他们心思躁动不安。
秋心原本真的要迈步离开,可是这三座酒楼之中的女子排成长队往出走的时候,他看到了在另一座酒楼,最后的一人,他竟然认识。
不像其他人那样显得魅惑万千,那苍白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绝望,眼中极不情愿,此人正是凌芷瑜。
秋心深吸了一口气,想不到在此地见到她,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就算是他父亲凌越在尹施允手下做事,作为正道之首的隐宗也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至少隐灵子还是要些颜面的,就算他默许了,弥月也绝不会答应,一系列的念头闪过,秋心还是不敢相信,下意识揉了揉眼睛,他没有看错。
这时他又想到,凌家二姐妹从来都是形影不离,既然凌芷瑜在此,那么凌芷芩自然也不会好过,于是他又看向另一边,所有的花魁已经走了出来,但是并没有发现凌芷芩。
秋心向前走了几步,靠近窗前,低头向下看,发现凌芷芩正在自己所在酒楼的花魁之中,也与凌芷瑜一般极不情愿的向前走去。
这一下秋心真的确定了,若是一个面容相似之人还有可能,但是两个都相似便不可能了,总共二十一人站在木台上,花花绿绿,别有美不胜收的感觉。
就那样静静地站着,她们没有反抗,但是依据秋心对凌芷芩的了解,此刻不举剑大杀已是万幸,绝不会如此安静。
想到这里,秋心眉头微皱,他一直看着两女,但是并没有引起她们二人的注意,她们就像是傀儡一样,几乎连转头都不多。
敲锣的传倌见这些人站定,高声说道,“城中二十一座青楼的花魁皆以到齐,现时作诗,每人一句,由各楼之人决定高下,不可窃文,不可乱行,否则断四肢,逐出花都”
话音刚罢,三座酒楼收回了六道木桥,众人一齐抬头,在三座酒楼最高之处,每座酒楼各有七人,看来就是其口中的青楼主事之人。
连同木桥一起收回的,还有秋心离开的脚步,他又退回了座位,如今既然见了这二人,便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秋心一招手,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立即有人迎了上来,看了一眼桌上的银子,谄媚道,“客官可有不满之处”
“给我说说,这些青楼都是什么背景”
侍倌停顿片刻,道,“客官想必不是本城之人,这二十一座酒楼,分为三大势力,每个势力派出的花魁人数都是一样的。
只要这些花魁的名次越靠前,这座青楼便会得到这一月之中最好的门面,单是这一月,便有无数的钱财涌入,故而每座青楼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看似只是花魁争艳,实际上是各大势力的利益之争”
侍倌口若悬河,对此如数家珍,来这酒楼的人,肯定不止一次问过他这个问题,“这里的花魁,在被台下的人赢走之后没人赎身么”
他突然瞪大了眼睛,目光第一次从银锭上离开,看着秋心,“客官您可别开玩笑了,这些花魁在此后的一月中价格奇高,无数人争着抢着要与其共度良宵,哪座青楼会将其卖出
没有一座金山银山,是没有人会有这种打算的。”
说到此处,侍倌突然停了一下,“难道客官看上了哪位花魁”
秋心没有否认,而是点了点头,侍倌见此一笑,“那您应该去木台下,只有作诗得冠,才能任您选择,否则就算有再多的钱,也难以一亲芳泽。”
秋心眉头一皱,将银子推向了侍倌,看着木台上的凌家二女,在侍倌将要离开的时候忽然说道,“如果我要是抢呢”
侍倌的脚忽然像是被钉在了地板上,上身前倾,手中的银子还未捂热就脱手掉在了地上,他艰难地转身看着秋心。
第五十三章剑落诗成上
一边望着秋心,一边蹲下身子,将掉落在地的银子捡了起来,尔后脸上硬挤出一丝笑容,言道,“客官您一定是在开玩笑吧,莫说是抢,就算是给,您敢要么”
秋心自顾自地招了招手,侍倌不知何意,再次解释,“不是没有出现过倾于美色之人,妄图强抢花魁,最后的下场就是连骨头也不剩。”
侍倌正色地看着秋心,目中又带着怀疑,语中略带威胁与告诫,毋庸置疑,这座三角酒楼肯定与花都的势力脱不开干系,又怎会任由他人将花魁抢了去。
眼前穿着兽皮衣物的年轻人虽然看起来干净舒爽,但是他也绝不会相信此人是什么富甲一方的人,抢夺花魁多半是此人一句笑谈罢了。
侍倌拱手退下,“客官若有什么需要,尽管招呼我便是”
秋心所处在第十一层,距离那九层木台不过三四丈的距离,若他愿意,此刻便可凌空救走凌芷瑜与凌芷芩,可是他思索再三,二女能够被人带到此处,极有可能是为了什么目的,比如引出凌越。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凌越与凌七叔一同出现在泰山,本就不顾及家人的死活,密宗虽然能够保全了他们在晖州的产业,但是凌芷瑜与凌芷芩却是逃脱不了。
木台上二人站在众多花魁之中并不出众,但是别有意味,那是跟随弥月修心之后的出尘意味,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传倌一声锣响,下方欢呼的声音愈加热闹,倘使没有仙光,再配以红烛彩缎,定是一番热闹奢华。
就算如此,此时的气氛已经鼎沸,地面上来自各处的读书之人纷纷入座,最后看了一眼木台上一众花魁。
就在这时,酒楼之中秋心的身形动了,背负着长剑从高逾十丈的空中落下,伴随着平静声音,“在下也愿意参加”
无人回应,可是酒楼之中立即有人奉上椅凳,笔墨,这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因为大家的注意力,皆在九层木台。
落座之后,便有人苦思多时不得佳句,有人大笑而胸有成竹,一炷香的时间过得飞快,秋心早在落座提笔之间,洋洋一十四字便已写完。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不知是谁,抢先将自己所做诗词念了出来,颇应此时之景,引得诸人拍手称赞,台上佳人也略有侧目。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第一人说完,便有人迫不及待,生怕落了下风,很快地又念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