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孔宣这完全不同于之前的语调,杨清玄自然知道眼前不是孔宣在于自己对话,而是儒家孔丘,当即眼光一收,奶声奶气的说道:“老爷等候孔丘老爷多时,还请孔丘老爷随小的来。”
孔丘千里迢迢而来,向老聃问道,老聃大喜,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笑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闻言,忙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第一百五十九章西出函关
孔丘与老子论道之后,老聃便闭关隐居不出,周敬王四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
却说周王归楚之时,天地之间一道玄黄功德之息落下,乃是老聃化身下界多年,游历各国,流传大道,如今王室失德,百家争鸣将起,老聃作为人教教主,人道第二子,功德圆满,故而天将功德。
看着这一道比管仲功德圆满之时还要大出数倍的玄黄功德,杨清玄眼中慢慢都是羡慕之色,心中也不由有些感叹,依着管仲之能,若是能够立下一家,恐怕这功德也不见得会比老聃少多少,只可惜啊,管仲出身人族,只能作为百家之引,不能像其他诸子百家那般,携气运汇入人族,自然功德稀少。
功德加身,老聃瞬间气息一变,在杨清玄那惊恐的目光之中,只见老聃整个人从一介凡人不断的气势加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天劫刚刚出现,还没形成的时候,便被这漫天的玄黄功德驱散。
紧接着,真仙,天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一直到准圣地界才停止增长,如果说老聃还是个凡人的时候杨清玄还能够看出什么的话,那么现在,老聃站在他面前便犹如无顶高山,无底深渊一样,看不真切。
见老聃睁开双眼,杨清玄连忙上前一步,拜倒道:“弟子恭喜大师伯功德圆满,人族从此气运绵长,再无灾厄。”
老聃见状笑笑。一抬手将杨清玄扶起,“多年来你在吾身旁侍奉,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不论你教导管仲,引百家之首,教化众生,立下稷下学宫,如此种种,却是功德无量,吾本应该嘉奖你一番才是,只是如今,吾上有一件大事要做,倒是还得劳烦你为吾牵牛,待此事之后,方才有你的好处。”
听到这话,杨清玄顿时一喜,老聃一生之中最传奇的恐怕就是西出函关,化胡为佛了,如今老聃既然已经功德圆满,化身太上老君,自然不会在人间久留,那么很显然,接下来便是要西去了,这等大事,杨清玄又怎么会错过呢。
当即杨清玄点点头道:“弟子多谢大师伯恩典。”
“无妨,就当是老道对通天师弟的一点补偿好了,封神一役,便是老道事出有因,通天师弟到底受了委屈,而今你是截教支柱,于情于礼,老道也不能坐视不理,好了,走吧。”说着老聃闭上双眼,静坐青牛不置一词。
杨清玄跟在老聃身边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老聃说起封神一役,听着老聃的话,杨清玄忍不住想起之前孔子问道一事来,或许对于凡尘俗子而言,这只是一次简单的问道,可是落在杨清玄这等修士眼中却完全不是这样。
孔子,或者说孔宣,儒家,乃是凝聚了凤凰一族和截教气运的学派,气运深厚来自凤凰一族,可是学说却是来自截教,孔子问道老聃,看似问道,可是实际上却是从老聃这里窃取了一丝人教气运,虽然极少,但是人教以人族为根基,气运深厚,这一丝也绝对不少。。
一开始杨清玄还道老聃虽然是圣人分身下界,到底只是凡人,不修术法,不明神通,不喑天机,固然不明白,现在想来怕是自己想多了,这老聃非是不知道,正是因为知道,老聃才会教导孔宣,恐怕是故意让出这一丝人教气运,相助截教了。
话分两头,却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虽为将领,可是学识广博,假以时日,便是称作一子也是不为过。
一日夜晚,尹喜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而,只见东方上空紫云聚集,浩浩荡荡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尹喜见状大喜,却是心生感应,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尹喜当即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