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堂是天道派最强大的力量之一,藏经阁是天道派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这样的布置足以保证藏经阁平常的安全。
藏经阁的另一旁,就是藏宝阁,这样的格局同样是为了藏宝阁平常的安全。
和叶家的藏经阁藏宝阁几乎一样,天道派的藏经阁藏宝阁都是只有一个小门,除了顶层有几个小窗之外,就再无多余窗户。
不过在大小方面,比起叶家,天道派的藏经阁藏宝阁就大上了很多。
一个小门,门前两名弟子守卫,叶宽上前取出弟子令牌让两名弟子过目,然后推开小门,手中弟子令牌一亮,打开了一个光幕禁制走了进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门派就是门派
门后的一幕映入眼帘,叶宽当即眼中一亮。
足足六排书架,其中还有一个书架上摆放的不是笔墨书籍,而是一枚枚华光流转的玉简。
门派中,术法的称呼是为元术,意为用元力施展的术法。
第一层摆放的典籍只是黄阶下品的功法元术而已,竟然有六排书架之多,而那些用玉简记载的,更是黄阶下品中的精品强术。
叶宽不禁感慨,门派就是门派,传承蕴藏之丰富绝非常人想象得了。
忆起叶家的藏经阁,对应聚元期子弟的书架虽然有三排之多,但无一枚玉简,显得寒酸之极。
众所周知,低阶功法元术要用玉简记载的,均是低阶功法元术中的精品强术,绝非用羊皮纸张记载的功法元术比得了。
一架子的玉简,虽然只是黄阶下品的功法元术,对应的是外门聚元期弟子,但是叶宽依然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门后坐着一名弟子,是一名中年人,看了看叶宽亮出的令牌之后,就不再理会继续闭目打坐修炼。
对于黄阶下品这些对应外门弟子的典籍,天道派的限制比较宽松,内门弟子可以任意观阅学习,外门弟子只能学习一些寻常功法元术,若要学习精品强术,需要累积一定的功劳点才可以,若是功劳点足够,不仅可以自己学习,还可以登记复制然后传与他人。
这样也生出了一些弟子拼命积攒功劳点,然后复制典籍传与后人,从而诞生出一个个的小家族。
叶宽先在五排摆放书籍的书架上转了一圈,功法术法几乎未看,只在一排记载地理人情风俗志异的书架逗留久了一点,就来到了摆放玉简的架子前。
玉简只有不足百枚,摆在偌大的架子上显得稀疏寥寥,但是叶宽不敢小看半分。
随手拿起一枚贴在额上,叶宽神识沉浸入去。
三重叠火击,火系元术,可用于战技,可用于相应宝器,一重强于一重,第三重威力是为第一重的九倍。
连环地刺,土系元术,一定范围内生出连环地刺,让人防不胜防。
灵水术,木系元术,可以洗刷伤口回复伤势,对一些低阶鬼邪之物有一些微弱的腐蚀效果。
寄木奇功,木系功法,修炼此功在草木之地修炼效果奇佳,修炼有成之后还可增添部分寿元,施展木系元术也有奇效。
叶宽一一看来,一一惊叹,能用玉简记载的功法元术果然是同阶中的精品强术,以他的见识也可清楚知道叶家整整一层的黄阶下品功法元术没有一门比得了这里其中的一枚玉简。
这就是传承千年万年人才辈出的门派底蕴,当真是狭隘发展的家族不能轻易比得了。
可惜,既然被定为黄阶下品,就是说这些典籍只能在聚元期时修习效果最佳,到了锻体期效果就开始削弱。
例如三重叠火击,若是在聚元期习得,威力比起一些黄阶中品元术也不遑多让,但是元士修为到了锻体期之后,三重叠火击威力就再无多大进展,被黄阶中品元术比了下去。
举个例子,聚元期元士施展黄阶下品元术是百分百将元术的威力激发出来,聚元期元士施展黄阶中品元术因为自身修为不足不能百分百施展只能激发百分之五十的威力,聚元期境界下施展两种品阶的元术威力相同。
而元士进阶锻体期之后,施展黄阶下品元术只能依靠自身修为提升元术威力,比起聚元期元士施展的黄阶下品元术要强上一点,而施展黄阶中品元术则可以百分百将元术的威力激发出来。
这些玉简记载的功法元术好是好,也只能是在聚元期时和一些黄阶中品的功法元术比较一下,元士一旦进阶锻体期之后,这些玉简只能变成了一些鸡肋。
不过,叶宽也从中发现了一些古怪,那就是没有外道弟子修炼的功法元术。
“师兄,这里为什么没有傲来峰同门修炼的典籍”叶宽走到管理弟子身旁开口问道。
管理弟子诧异的看了一眼叶宽,然后似是想起了什么,道:“这位师弟你叫叶宽”
见叶宽点了点头,管理弟子露出恍然,道:“傲来峰同门修炼特殊,故此典籍由傲来峰另设一处保管,不在天道峰这座藏经阁里。”
叶宽想了想,就理解了管理弟子的意思,道了一声谢之后,往上二楼的楼梯处走去。
管理弟子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叶宽,之后就继续盘腿打坐修炼起来。
因为外道弟子的性情大多怪异,若是典籍存放在天道峰的藏经阁,外门弟子前来查阅肯定会与寻常弟子多有接触,以这些外道弟子的脾性,很容易就会与人生出争执引发事故。
叶宽还记得段颜玉带他第一次上傲来峰的时候,他只是看到那名毒修弟子表现出的神情讶异了一点,若非段颜玉好言相劝,就差点引起了对方的出手。
楼梯在叶宽走近的时候亮起了一堵光幕,叶宽取出了弟子令牌晃了晃,光幕散去。
踏上二楼,二楼三个书架,但已经不能说是书架了,因为有两个是摆满了玉简,只有一个摆放书籍,所以只能说是架子了。
一楼的典籍,外门弟子不能进入,内门弟子无人问津,所以一楼是空荡荡的,只有三两人如叶宽一样的新入内门弟子才会对一楼的典籍感兴趣。
相比起空荡荡只有三两人的一楼,二楼足足有三十几人之多,幸好天道派的藏经阁修建得足够宽阔,才没有显得拥挤。
叶宽的到来,一些人向他望了一眼就不再理会,其中几人收回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讶异,显然是认出了他。
叶宽也不会理会那些怪异的目光,径自走到摆放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