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2 / 2)

gu903();椽:州郡及幕府的高级属官,各曹的负责人。

从事:州郡属官及幕府官员的称谓。

书佐:从事助手。

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位在长史、司马下。

爵位

列侯:原秦国军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如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为亭名。

都乡侯: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户三百。

都亭侯:位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食户二百。

关内侯:原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

名号侯:意为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位在关内侯之下。比如李通曾被封为建功侯。

关中侯: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位在名号侯之下。

有关知识:

开府开府仪同三司: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三司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开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假节钺假节:节就是苏武牧羊时手里拿的那个东西、钺类似于斧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使持节”则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持节”可以自行诛杀无官职之人,若在军事中,则可以诛杀官员。“假节”可以杀犯军令之人。

使君:州郡长官之尊称,比如曹操称呼刘备为“使君”。

品秩:以俸禄作为官员品级的标准。依次为上公、公、中二千石九卿一级,月俸一百八十斛谷、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月俸八十斛谷、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等。

录尚书事: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全国一切事务,无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权重者任之,比如诸葛亮。

方正贤良方正:汉代的选举科目之一,被举方正即意味着可以做官了。有时候方正和贤良并在一起,称为贤良方正。

茂才: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原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也。后避刘秀讳,更为“茂才”。

孝廉:汉代选官科目之一,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为“举孝廉”。三国时期的官制大多与东汉制度类似。而魏、蜀、吴三国间又各有不同,但由于只有魏国官制得以较为完备地保存下来,而蜀汉、东吴的制度由于国灭而逐渐散逸,所以这个讨论也以魏国为先。

将军称号是从三国时期开始走向泛滥的,在汉代,军职较为稳定,顺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即四方将军,四方将军的顺次并无明确记载,然后是各种杂号将军。其中前四者位次三公,四方将军位次上卿,但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曾因担任者位高权高而一度位在三公之上,但基本那人死了后就恢复原制。

到了汉末,由于战争频繁,大将军又高于三公参袁绍拒受太尉事,到了三国时期,除了在魏国大将军有一段时间低于三公外司马懿由大将军迁太尉,其它时间魏、蜀、吴的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

在大将军之上,还有大司马理论上是文职一职,曹仁、曹休、曹真均担任过此职当然他们都不是文职人员,自然也在三公之上。

吴国第一任大司马为吕范,没上任就挂了,后来有时分设左、右大司马,有时单设大司马。担任过大司马的还有吕岱、陆抗,左、右大司马的有朱然、全琮、施绩、丁奉。

蜀国只有一任大司马,即蒋琬,死后为表纪念,不再设置。

吴国还设有上大将军一职,不常设。位高于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曾任。

简单来说,三国武职名义上最高的是大将军吴国为上大将军,位高于三公。大将军之上有大司马,理论上为文职,但在三国期间基本为武官担任。

即有顺序:

魏一品:太傅、太保两个都是荣誉职衔、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即三公

蜀: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另外,许靖由汉中王太傅迁蜀汉司徒,不知道该算什么

吴:丞相、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司徒左御史大夫、司空右御史大夫

汉制,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次三公。在魏国列为二品,在蜀、吴两国也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职。蜀国后期,分设左、右骠骑将军,左、右车骑将军。

总体来说,这部分武职与汉代变化不大,三国间也一样,比较稳定。

第082章杨奉救驾

第082章杨奉救驾

张辽甩开飞熊军,直追董卓。正当张辽准备一枪刺死他的时候,他却拿一丫鬟当挡箭牌,躲在了后边。张辽看到她既害怕又无辜的表情,便把枪给抽了回来。董卓见状,便跳下车,骑着身边的一匹快马,逃到了吕布的身后。张辽见状,懊悔不已。吕布不敢恋战,便护着董卓向西突围。此时,贼军已被杀得七零八散,两头不能相顾。

贼军撤出长安城后,凌超便下令召集民夫修葺毁坏的房屋,由夏侯惇部看押俘虏,由典韦部加强城墙工事,由张辽部加强军事巡逻,并安抚民众。

此时,夏侯惇把降将崔勇、董卓的家眷和一万余俘虏全部押解到校场。凌超扫射了一眼董卓所有的家眷,发现其中有一位九十岁的老妇,后面紧紧围着一排大大小小家眷,加起来大约有两百余人。他命徐庶宣读董卓的所有罪状,然后命令刀斧手和士兵们押解他们到菜市场口杀头示众。

接下来,刀斧手押着崔勇走了过来。

“还真是埋没英雄啊加入我方吧我们一定不会亏待您的”

“大人,你的手下人才济济少我一个或多我一个都没影响的”

“你真的不愿和我共图大事”

“多说无益”

“实在是个令人生气的家伙推出去斩了”

正当刀斧手准备推他出去行刑的时候,凌超发现他面不改色,像条汉子。

“等等。”凌超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走到他的身边,亲自解去他身上的绳子,说道:“你走吧”

“你不杀我了”

“我看你是一位义士不忍心杀你只是有个问题我想不明白”

“什么问题”

“为何董贼千夫所指,你要在他手下为官;而我万民所向,你却不愿归顺我”

“很抱歉,恕我一生不能侍奉二主”

“笑话我们都是当今皇帝的臣民,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汉献帝怎么能说是侍奉二主呢如今董贼专权当道,而天子苦不堪言你的祖祖辈辈皆食汉朝之粮,而你却不思报国,还对得起当朝天子吗你恭恭敬敬地侍奉董卓,可董卓会在乎你的性命吗他为何不让吕布,或者牛辅垫后,而让你来,就是因为你在他眼中不过是最没有用处的一枚棋子如果你归降于我,为朝廷效力,一旦铲除董贼,你将是朝廷的功臣,天子必定会重用你”

崔勇羞愧满面,当即跪了下来,说道:“属下愿降”

至于俘虏,凌超还是老规矩,愿降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