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元振将宋军的军情告知了韩涛,并且表达了青云寨想要效忠朝廷的事情。
对于此种情况,韩涛想要齐元振率领本地守军众将来军营之中开一次军事会议,商议防御措施。
在一开始,本地的守军众将是十分抵触的。其中,董元表现得尤其激烈。在他看来,韩涛应该率队来城中,而并非让齐大人亲自前往。况且,杖刑的仇还未得报。
而在齐元振看来,眼看着大战在即,真的不应该再有什么冲突发生了。于是,他便表态,将亲自赶赴韩涛军营出席军事会议。如此一来,其他守军众将便不再多说什么。
大帐之中,韩涛带来的援军将领们和江源城本地众将,共计十一人,从帐外走了进来,分列两旁。齐元振的座位与帅位平行,韩啸月则站在帅位的旁边。
齐元振和众将均已集合完毕,等待韩涛。
等待之时,众人在一起小声聊天。而在江源城本地守将之中,此时也正在窃窃私语。
董元年纪尚轻,腰部和臀部的棍伤已经愈合多半,只是在站立的时候,身体必须稍稍前倾,以减轻臀部的受重。
董元与身边的小将小声说道:“这韩涛真是不识大体,让太守大人来这军营之中。太守大人也是太过软弱了,依我看,非要坚持在江源城开这会议不可,让他韩涛来回奔波”
小将叹了一口气,说道:“自打援军一来,不仅城中百姓受到欺压,就连我们也都感觉受到了压迫。毕竟他们是朝廷命官,并且人多势众,咱们人少啊”
“可不是么”另一员小将补充道,“来的第一天就是时至晌午才姗姗而至。现在,军情紧急,我们都到齐了,可他韩涛还不出现”说着到了情急之处,小将不由自主的提高了音量。
“嘘”董元赶忙示意他小点声音,“兄弟,小点声音,这里可不是我们的地界”
董元害怕被韩啸月听到这些话。其实,韩啸月已然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只是父亲韩涛一再要求他克制,所以才没有与他们争吵。
“韩将军到”随着一声通报,韩涛从帐外走了进来。
“诸位将军,韩某方才有要事缠身,来晚一步,望请见谅啊”说着,韩涛抱拳,深施一礼。
齐元振赶忙站起身来,说道:“韩将军,哪里哪里。军务繁忙,情理之中的事情”
韩涛看着帐中十一名战将,点点头,说道:“齐大人从青云寨获得重要军事情报,宋军预计将于十天后便到达江源城地界。吾皇英明,派遣了我父子二人及众位精兵强将来此御敌。我们是以逸待劳,胜算很大。不知道诸位有何御敌妙策,不妨大家一起商议。”
齐元振补充道:“三日前,青云寨派人来见我,呈上了一封敌军大将献给龙九的密信。信中所写,是要让龙九叛国投敌。值得欣慰的是,虽然龙九及青云寨近年来为害一方,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龙九还是站在朝廷的这一边。这些情报十分有价值,请诸位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啊”
话音一落,众将便议论纷纷。
齐元振看了一眼诸将,说道:“各位将军,莫要在下面小声议论。有何良计,但说无妨。眼下时间还很充裕,我们有足够的精力来布置防守。”说着,便把目光落在了董元的身上。
董元领会到齐元振的用意。这是韩涛父子来到江源城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如果自己可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未来的防守战中,也将起到主导的位置,不会让他父子二人争了风头。
董元迈出一步,抱拳拱手道:“齐大人,末将想说上两句”
董元张口只称呼了齐大人,却将韩涛晾在了一边。韩啸月心中不禁涌上一阵不悦。
齐元振挥挥手,满意地说道:“董将军,慢慢讲来”
“遵命”董元说罢,直起身来,“大人,江源城城防坚固,粮草充裕,加上韩将军的三万援兵,可谓是攻防兼备了。目前,韩将军将军队驻扎在西南方向,处于整个城防的大后方,便把江源城置于前线。当然,此种做法可以防止宋军围城。但是,一旦宋军改用其它战术,恐怕就收效甚微了。”
韩涛听罢,轻声笑笑,说道:“那么依董将军看来,韩某该如何安营扎寨呢”
董元瞥了他一眼,说道:“韩将军战功赫赫,怎能不会安营扎寨呢”
“哼”韩啸月从韩涛身后向前迈了一步,说道:“小小偏将,安敢造次”
韩涛一摆手,说道:“啸月,不可急躁。先来听听董将军的高论”
董元看了看周围,也感觉到,在这种场合并不适合与韩涛太过不尊重,毕竟他是朝廷命官。于是,便抱拳拱手,深施一礼,说道:“韩将军,方才言语多有冒犯,还请见谅”说着,直起身来,“依末将之见,韩将军应当将兵马分为两路。一路在西南,一路在东北,两面拱卫江源城。当宋军攻打北门或东门,东北援军可从中策应;宋军攻打南门,西南援军可从中策应。如此一来,才是万全之策。”说完,董元便回到了列队之中。
韩涛点点头,心中暗想:“这董元虽然言语之中与我不合,多有冒犯。但是,的确是一员忠勇之将,与我想到了一处。”想到这里,韩涛说道:“董将军说的很有道理,只是,分兵并非首选。兵力有限,若分兵去守东北方向,只怕根本对宋军起不到什么震慑的作用。如果此刻圣上可以多派些人马前来,或许可以考虑此法。”
说到这里,帐外一名士兵在外通报:“报营外有三个自称青云寨的人求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