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说起来赵文华是国子监祭酒,四品官。在秦厉跟前那简直就不值一提。可这次代表了皇帝,所以他有这个胆子敢发怒,也敢直呼秦厉之名。
再有,赵文华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自然也有他自己的心思。赵文华对秦厉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秦厉不好惹。可这次出来,他又是准备一定要秦厉难堪,甚至要置秦厉于死地的。可他自然又想做首当其冲的人,不想做这个出头鸟。自然要表现的义愤填膺,目的是让张经和胡宗宪也对秦厉不满,激起他们两人对秦厉的愤恨,进而收拾了秦厉。
赵文华想不到的是这也正是胡宗宪的心思,只不过胡宗宪的心里没有赵文华这样强烈罢了。
这时,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过后,赵文华转头问道,“张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
张经不禁一皱眉头,暗道,哼现在你想起我来了谁都知道这次是慰劳秦厉一众将士的,若是见不到秦厉,或者是这样我僵持下去,那回去如何向皇帝交差,说不定让皇帝砍了脑袋也未可知。张经可是非常清楚秦厉和嘉靖皇帝的关系的。
张经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秦将军是大明的功臣,抗倭功劳甚大,依本官看来,既然秦将军公务繁忙,那我们就去秦将军。”
乖乖隆地咚这都什么事呀到头来还是要找上门去见秦厉。这让张经和赵文华的面子往哪搁呀
赵文华一听便急了,怒道,“不可,万万不可,反正我是不去。”
胡宗宪一声不吭,颇有点儿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让赵文华想不到的是平时总是谨小慎微,一副唯唯诺诺之态的张经却迅速板起了脸,并且随之站起,一甩袖子,道,“自然是本官自己去”
说罢,扭身去了后堂,他这显然是去准备了。
张经可不傻,他知道这次出行的目的,他还不想就因为一个谁先见谁就丢了脑袋。在他想来,在秦厉跟前表现的尊敬一些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秦厉是正二品的平南将军,又是当今皇帝的姐夫。这样的人在东南这眼看就要立下大功了,以后可谓前程无量。巴结要趁早,这时候不巴结,不给秦厉留下一个好印象,难道要等着秦厉真的功成名就之时再去巴结吗那时候显然就晚的很了呀。
再说了,他和赵文华在临出京城的时候,严嵩严大人可是再三叮嘱的,一定要和秦厉搞好关系,把这次事情办好。在张经看来,这赵文华真不知似乎怎么回事,怎么到了东南浑然就把严大人的话忘了呢难道他对严大人,他的干爹就是阳奉阴违的吗
正堂之中,胡宗宪和赵文华相对而坐,互相看了一眼之后,胡宗宪站起道,“张大人,本官还有些琐事需要处理,失陪了。”
随之胡宗宪的身影徐徐消失。
赵文华脸色通红,怒目圆睁,不禁发出阵阵苦笑。唉秦厉呀,在你跟前我抬不起头来,难道在背地里我还抬不起头来吗
知道张经的主意已定,赵文华无可奈何只有随着张经率领着三百兵丁,带着那可怜的军需去海宁镇。
至于胡宗宪,他借口公务繁忙,沿海抗倭还需要加强布置,早已开溜。
他毕竟是堂堂的巡抚,还是不想去主动见秦厉。
海宁镇胡海朗望江楼后面的营帐里,秦厉,徐渭,俞大猷,黄天,周帆等人正齐聚一堂商议着下一步如何尽数剿灭了倭寇。虽然抓住了倭寇的首领山本狼女,但谁都知道山本狼女只是那众多的首领中的一个。当然了,山本狼女在倭国的地位可能不低。
自从抓住了山本狼女之后,沿海的倭寇看似很安定了。沿海之地陷入了平静,好像没有了倭寇的影子。但谁都知道,这群倭寇只是隐藏在暗处,他们这时候可能在蓄势待发。
况且因为沿海防务的松懈,倭寇还会源源不断进入大明的境地。哪里出现倭寇就去哪里打,这总是被动的。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何时才能彻底剿灭了倭寇,何时才能凯旋而归呀
利玛窦早已制造出了十四艘海船,海船甚是牢固硕大。在秦厉的指导下,俨然有了现在军舰的雏形。
秦厉的眼睛微微眯起,沉声说道,“接下来我们便是要主动出击了,不妨就从那海外的双鱼岛先下手,到了该会会这五峰船主的时候了。”
第七百五十二章要人
未等秦厉说话,一旁的徐渭笑道,“老大,看见了么他们终究是沉不住气了,这便主动来寻老大了。”
秦厉只是微微一笑。
早就得到了消息,赵文华竟然是这次巡查的副使,秦厉便稍稍不悦。在秦厉眼里,赵文华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般的奸诈小人,就是这样的人还当上了巡查的副使,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帝小舅子是怎么想的。
不管怎么说,人家终归是来了。这时候秦厉便不能在营帐中了。于是,秦厉旋即站起,朝众人摆摆手,众人便齐齐的尾随秦厉出了营帐来迎接张经和赵文华。
“呵呵不知上差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上差恕罪。”秦厉一脸笑容朝张经和赵文华说道。
张经急忙拱手还礼,一副对秦厉很是恭谨之态。而那赵文华却是鼻孔朝天,对秦厉斜视,一副高高在上,不把秦厉放在眼中的架势。对赵文华这样的人,秦厉只是心里微微冷笑。
这是场面上的事情,必须要做好。这赵文华却是连这点儿都不懂,由此可见赵文华能混出个什么名堂来吧。
众人把张经和赵文华让进了营帐。
张经和秦厉客气了好一番,终于拗不过秦厉,在秦厉的上首坐了。赵文华没有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