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 / 2)

男人嘛,总得有点男人风度。

褒姒挑了挑眉,远山眉如斜月一般盈盈,仿若雏花的风采,着实迷人的紧,倒是没矫情,默默的合衣爬上床靠着床头坐着。

李扶摇正欲说辞,准备离开前往骊山烽火台。

却听得幽幽的之声,“今晚谢谢你了。”

李扶摇笑了笑,“为昭嫔办事,是小臣的福分。”

哪里知晓褒姒却愣愣的盯着自己,幽幽的叹息道:“来溪风宫多日,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奇怪”

李扶摇心里一跳。

关上门,坐在床尾,想了想,“确实有一些。”

人格分裂,当然奇怪。

房间里很沉默,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褒姒才幽幽的看着摇曳的烛影,道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我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坚持不下去

李扶摇也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

烛影摇曳里,褒姒那张完美至极的脸蛋,虽然冷若寒冰,却透出一丝茫然和向往,“你说,两三千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两三千年后

李扶摇心里又一跳,她发现自己是穿越者了

这应该不可能

那么她忽然这么问,究竟是什么意思

还没说话,又听她轻声道:“两三千年后的世界,是不是真的男女平等了呢,是不是真的充满了神奇的东西,有可以在天上飞驰的不需要马拉的车”

李扶摇心中狂震。

这是一个西周的女子能预见未来的事情

不可能

再狂放的想象力,也不可能在西周就想到两三千后的事情,天上飞驰的马车,不就是飞机么

褒姒是穿越者

她是不是在试探自己

愣了一下,“大概吧,小臣也不知。”

褒姒笑了笑,很是凄婉的感觉,“是啊,你怎么可能知道呢,就是我也是不信的,我才不信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是个圆球,那样的话,下面的人不就掉进天空里了”

李扶摇瞬间坚定了心中的想法,确证了一件事。

褒姒就是一个穿越者

要知道这是西周时期。

而褒姒连地球是圆的这种理念都能知道,只有一个理由能解释:穿越者

长出了一口气。

今夜不虚此行,明确了一个穿越者,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许多。

只是依然有迷惑的地方。

她的人格分裂是怎么回事

笑了笑,顺祝她的话道:“怎么可能是圆的,那样的话,住我们对面的人,岂非都掉进天空了,河流也倒流在天空里,那怎么可能”

褒姒挑了挑眉,倒是没有附和,眼神里的迷茫却更重了。

沉默着,沉默着,才说了一句,“等这几日,我会找个机会让你离开溪风宫,我要是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今夜的事情,她一定会杀了你。”

李扶摇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

“她是谁”

褒姒凄凉的笑,“她啊,我也不知道她是谁”犹豫了一阵,还是没有说出,只是敷衍李扶摇道:“我说了你也不会信。”

李扶摇心里狂喊,你倒是说啊。

我怎么会不信,我太信了,至少你是个穿越者这一点很明确。

等等

李扶摇猛然惊醒,这就是自己的猜想啊

穿越者,褒姒。

白日里阳光活泼,浮华骄横又充满欲望的绿茶婊;夜里冷若冰霜,安静恬淡如一股清流的高傲小萝莉。

这岂非就是两个人

难道说

褒姒的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是褒姒,一个是穿越者

如果真是这样,褒姒的人格分裂就解释得通了。

从褒姒之前的话里可以清楚,两个灵魂如今共享一具身体,白日里是穿越者,夜里便是褒姒当然没有和平共处。

而是在争夺。

所以褒姒才说她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难怪最近夜褒姒的出现越来越晚,感情在争夺身体的控制权中,渐渐要被穿越者的灵魂的吞噬了

真是这样的话,也许要不了多久,褒姒就会彻底变成一个穿越者。

还真是个倒霉的人儿啊。

同情的看了一眼褒姒,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我虽然是来维修历史的,但真没办法解决你这个问题,能不能打败穿越者的灵魂,还是得看你啊。

沉声道:“时间不早了,昭嫔您早些歇着,我得出城去办趟事。”

褒姒既然被穿越了,而且看样子迟早也是要被穿越者的灵魂吞噬,那么就不能奢望她会重新变成冰美人让周幽王来烽火戏诸侯。

所以,骊山烽火台那边,必须去探查一番。

好在风月早就安排妥当,出城也没有遇见什么事,在城外找到接头人,李扶摇纵马狂奔,赶往骊山丰镐距离骊山,还有五六十里。

留在屋里的褒姒,望着屋顶,忽然笑了。

斜月眉飞花,樱唇流光。

两颗梨涡宛若黑洞,吸光了世间所有光华

大而晶莹的眸子,宛若天池琼瑶。

刹那间满室生辉。

宛若春风忽来百花盛开,世间找不到任何词汇来形容这种发自内心的绝美笑意,所谓一笑倾众生,大抵不过如是罢。

只是笑容里略凄凉。

还有一抹不甘和幽怨,更多的却是无奈。

轻轻提了提被子,捂在胸口。

夜里寒凉。

吹熄了烛火。

黑暗里,传来一般的喃喃自语,声音很轻,“要输给你了呢可惜还是没能触摸到你说的那种心跳感觉呢。”

好是遗憾的一生啊

房间里陷入无边的黑暗和沉寂。

章十一烽火台犹在,狼烟谁人点

骊山是个传奇的地方。

见证了诸多的历史进程。

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

骊山不高,海拔一千三百多米。

李扶摇趁着明月当空纵马而来,远远的便下马,将马栓在远离大道的一棵树下。

西周时期人口稀少,就算是骊山之下,也没什么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