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长剑,就开始讲解他的剑术。
“其实对于道友你来讲,剑术很简单,无非熟能生巧,手腕用力,把全身的力气凝聚剑尖上,在漆黑的夜晚,点一炷香,一剑下去,香成两半,两边都要有火花,一直这样练,然后把黄豆抛在空中,劈黄豆,再劈绿豆,最后劈蚊子。”
奕清风讲着,手里的长剑像学生转铅笔一样,在手中“嗖嗖嗖”转动,剑光四起,却收敛得很好,看得戴武心驰神往。
然后奕清风拔了根头发,往空中一抛,剑光一道,白膛膛,破空声响过,只见发丝竟然成了两半,像蜡烛一样,是竖着劈开的,厉害呀
但戴武心里有些失望,他要学的是飞剑,奕清风这种剑术,凡人看着很厉害,但在他眼中,真没什么作用。
奕清风人老成精,一看戴武的表情,就知道他心中失望,开口说道:“你在小说上看到的什么御剑飞行,白光一道,口吐飞剑之类,在我们这里并没有这回事,这不是凡间的东西,剑仙虽然有,但也不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
奕清风顿了顿,接着说道:“我在峨眉山见过真正的剑仙,但也只能发剑气而已,可以一道白光向天际,直途云霄,人眼可以看见。”
奕清风讲完,长剑捏在手中,挽了个剑花,凝神闭气,对着十多米外的鹅卵石一点,剑气一道而过,石头炸开,威势不凡,这就是所谓的剑仙。
虽然心里失望,不过戴武还是很高兴,能有幸结识奕清风这样的高人,见识到了仙家气象,也算没有白跑一趟。
在他看来,奕清风的修养和仙家气象,可比他这剑术高明多了,一见面就能把人折服,连戴武也觉得人家的气度很厉害,这就相当牛了,最起码在修养上,已经超脱了凡间。
之后二人闲谈起来,交流修养心得,戴武也乘机打听奇闻轶事,奕清风的修为不算弱,在蜀地呆了这么多年,算是活着的老古董,向他打听奇闻,肯定是找对人了。
“道友,我听说成都一处小镇上,有人把杵往空中一抛,能让他随意而飞,真的假的”戴武把道听途说来的奇闻讲出来。
“这个我不清楚,他应该是修了特殊的法门,像佛门的除秽金刚咒,但具体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奕清风是道家的人,而且专注修剑,问他剑道上的东西还行。
向奕清风告辞以后,戴武出了道观,在小道士奇特的眼神中,准备继续朝圣,向鹤鸣山前行。
结果他三步一叩刚下城隍山,就见一堆人堵住去路,好家伙,哗啦啦在他面前跪了一地,男女老少都有,把戴武看呆了,这是要干嘛
“求大师开恩,收我做弟子吧”
“大师,我会洗衣做饭,让我当您的追随者吧,男人身边,怎么能缺少了女人”一位美艳的妇女,要给戴武当追随者。
“师傅,我身强力壮,能帮您抗东西,给您鞍前马后,只求您教一点真功夫”
众人七嘴八舌说了一通,直如那市井之人,一点规矩也没有,口水四处喷,看得戴武直皱眉头。
还有人激动起来,拉着戴武的裤腿不放手,那妇女还上来扒他的衣服,往他怀里靠,搞得戴武很难堪,你奶奶的,劳资的女人哪个不是美如神女,你这样的,倒贴我都不要
眼看众人不让他走,戴武有些无奈。
这些人都是固守一隅之地的武夫,估计连蜀地都没出去过,只知道死练武,见到个苦行者都觉得稀奇,上来就拜师,你就是收了他当徒弟,能有什么出息
这并不是戴武看不起他们。
你明知道练的是只能卖药膏的把式,就不要死练了嘛。
出去走走看看,游览一下大好河山,先把眼界开阔起来,见闻宽了,知道的东西多了,寻访高人,心诚一点,就算人家不收你,但指点一二总是可以的,怎么也能脱离这下乘武者的把式。
下乘武者,死练武,威猛狞厉,秋肥泛滥,拙鲁肿粗,就像眼前这些人,不懂规矩,没有教养,做事只凭的喜好,从不管别人的想法。
中乘武者练内家,内持静重,外现清和,心怀坦荡,世间道理能明白一部分,懂规矩,讲仁义,初步开发内在的智慧,能够洗尽铅华,脱离俗人的那种市井之气。
上乘武者求道,访道,感受自然的变化,秉山川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修仙家气象,神归清静,舍光藏晖,得形神永固,升华到修炼气质、品格、修养的程度,日光清朗慈和,犹如明月清潭。
第二百四十三章外丹术
当戴武摆脱众人纠缠的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一帮子人死活不放他走,戴武也就懒得走了,就在那坐着,一坐就是一天。
他能坐,那些人不能坐啊,要吃饭呐,有家人呀,不是谁都能像他一样,逍遥自在,有那么大的狠心什么都不管。
最后只留了一个老头子,与他在那耗着。
但这老头子比较奇葩,坐着坐着就睡觉了,等他醒来,眼前哪还有人。
戴武三步一叩,继续前行,这里距离鹤鸣山已经不远了。
他出来也有四个月,算算成军焘怀孕的时间,在五个月之内,必须完成朝圣路。
蜀地的冬季是很短暂的,一过了正月十五,天气就开始好转。
戴武跪拜了七八天,终于来到崇庆县,这里在古代叫蜀州,是蜀地的中心,鹤鸣山就在这个县的西北方。
顺着路人的指引,来到鹤鸣山下。
向上一望,松柏密布,绵绵不绝,如同原始森林,真是一处隐居的好地方。
戴武拾阶而上,沿着山石向道观中走去,一路上行人稀少,香客寥寥。
有道士看到戴武三步一叩而来,立马露出和煦的笑容,以为戴武朝圣的是他们鹤鸣山,心里能不高兴嘛。
“道友,幸苦了”鹤鸣山的道士连忙上前向戴武问好,相当的殷勤。
戴武站定,向道士行了个礼,客气了几句,然后打听剑仙的事情。
结果这道士脸色有些难看,鹤鸣山大了去了,隐居的高人不在少数,但他这道观,管不着人家。
那些人逍遥自在,隐居山中,不受约束,就算出来,也是祖宗辈的人物,就连他也没有见过传说的那位剑仙。
戴武早就明白会是这样,上了一炷香,然后沿着道观而上,准备进军深山,求道
以戴武的智慧,想找人很简单,望气。
史记中有好多这样的记载,比如项羽在鸿门宴款待刘邦时,范增就力劝把刘邦杀掉,他说:吾令人望其气,皆成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而高人开顶得道之后,有精气神连通宇宙,戴武只要抬头一看,虚空中有云气被搅动,就知道那里有高人。
翻山越岭,最终来到一处山崖上,隔着老远,戴武就看到有白烟升起,味道怪异之极,有火药味,有香味,杂七杂八,像是各种硫磺草药之类的东西,烩了一锅
而戴武刚刚靠近,就感应到有人用神意锁定了他。
随之而来的,是一位道士装束的中年人,身材消瘦,锋芒外露,脸型显刻薄,脚踏枝头而行,轻功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