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少将”,哪有人这么说话的。
这喇嘛上来一句话,就把戴武笑个半死,但这喇嘛有功夫倒是真的,只不过是借着活佛的名头,好糊弄人而已。
戴武虽然心如明镜,但却没有开口揭穿,他是修行之人,介入这些官员的争斗只是徒增烦恼,而且他也不打算接受这个武馆。
他和杨凡生的情谊归情谊,但一码归一码,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看见别人有难就去帮,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别最后没帮到别人,自己先烂了,总之要拿捏好分寸。
杨凡生吩咐武馆的工作人员再上两幅碗筷,把喇嘛和钱国生请入座。
“李副省长,不知这次有何贵干呐”钱国生开口问道。
李立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听说钱副省长傍了个大师,我相当的眼馋啊,这次请二位来,没其他意思,一是想请钱副省长吃个饭,联络联络感情,二是想看看这位朱古大师,好沾沾光啊”。
其实二人都心知肚明,李立敢把杨凡生赶鸭子上架,那是他猜到了杨凡生突破了化境,因为杨凡生早就在闭关了,以前他请了几次都请不动杨凡生,这次既然出来了,那肯定是成了化境。
钱国生敢来,也早就知道杨凡生的威名,但他身边的喇嘛听过杨凡生的资料后还胸有成竹,那就说明十拿九稳,能帮他一年时间就把根深蒂固的李立都快扳倒了,这朱古大师还是信得过的。
狭路相逢,那就看谁的功夫硬了
只见杨凡生拿着茶杯站起来,对着喇嘛说道:“大师,听说您功夫高深,在下自愧不如,不如敬你一杯,大家和和气气”
“杨大师,咱们彼此彼此,您的威名我可是听说过,你徒弟戴武的威名那更加响亮啊,能教出这样的徒弟,我实在是羞愧,还是您厉害”喇嘛也站起拿着茶杯对杨凡生说道。
其实喇嘛是明捧暗讽,明着说杨凡生厉害,但却教出个杀人犯徒弟,他这是讽刺杨凡生教徒无方。
但喇嘛却不知道戴武就在他一边坐着,戴武听到有人说他,抬头看了一眼后,又继续吃菜。
高手相争,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锁定胜局,不能弱了气势,气势一丢,人先弱三分,其实杨凡生根本就没有气势,开口就承认自己弱,但喇嘛却依旧咄咄逼人。
李立再次听到戴武这两个字,突然有记忆翻出来,当初他听儿子说过戴武的事情,后来给杨凡生投资扩大武馆,也是儿子的主意,时隔几年,贵人多忘事,戴武这名字他早就忘了,现在才反应过来,身边坐着的戴武就是那个通缉犯
想到这儿李立瞄了戴武一眼,赶紧收回目光,要是让钱国生知道他和通缉犯私下同坐吃饭,只要往上一通报,那他这官就当到头了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时候,杨凡生向喇嘛敬茶,茶杯碰在一起,“叮”一声清脆响声,二人依旧面带微笑,然后把茶水一饮而尽。
“杨大师的茶真是不错,不如改日再续”喇嘛云淡风轻的说道。
“朱古大师功力高深,在下惭愧,如有机会,改日上门赔罪”杨凡生一副认输的模样。
说完之后,喇嘛拉着钱国生就走,连进门带出门没超过三分钟,总共加起来没说了十句话
喇嘛和钱国生刚出门,就见杨凡生用的茶杯瞬间就碎成了渣子,而喇嘛的茶杯完好无损,高下立判,但喇嘛却提前退走,李立怎么也看不明白,明明是杨凡生输了,喇嘛走这么快干嘛
看着杨凡生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戴武明白他这基业是保住了,人老成精,这句话真是有道理。
喇嘛一进来,杨凡生直接就投降,敬你一杯和和气气,就是说我不想得罪你,你好我好大家好,喇嘛拿戴武讽刺杨凡生,杨凡生再退,主动向喇嘛敬茶。
但敬茶的时候,杨凡生却露了一手,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喇嘛的暗劲把杨凡生的茶杯直接扎破了,但杨凡生的劲力却透过喇嘛的茶杯激在他手上,只是轻微一激就退,喇嘛瞬间就明白杨凡生的功夫远不是他能比的。
但杨凡生却懂分寸,宁可自己的茶杯碎了,也要保住喇嘛的面子,我敬你一尺,你还我一丈,我给足你面子,你就该知道进退。
喇嘛也是爽快人,你给我面子,我就给你面子,也不墨迹,直接走人
最后杨凡生又捧喇嘛,明知道喇嘛不是他的对手,还说喇嘛功夫高深,这是连消带打,警告喇嘛,我上门可就是你给我赔罪了
今天这事传出去,人们都会说杨凡生不如喇嘛,对杨凡生的声誉也是极大的打击,是非功过旁人怎么能知道
杨凡生保住了他的基业,并且没有得罪喇嘛,也没得罪钱国生,而喇嘛赢得了名声,也更能让钱国生高看他,因为他可以对外说杨凡生不是他的对手。
杨凡生到了化境,已经不在乎虚名,都已经看开了,恨不得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练过武,赢又如何,输又如何,不过意气之争。
练了武就得藏着掖着,藏不住就会得罪人,这次被别人猜到他突破化境,麻烦就上门了。
而且藏就要藏的深,关键时刻露一手,这才能震慑他人
第四十章李牧出师
今天这事可是让戴武开眼了,如果把杨凡生换成他,肯定做不到这样完美收场,杨凡生对分寸的拿捏,更是让戴武自愧不如,姜还是老的辣。
人都是有血性的,如果杨凡生不是一开始就软,喇嘛怎么可能走这么快。
至于一边的李立,这也算给他一个交代了,本来今天就是他坑了杨凡生,而且杨凡生和喇嘛动手,他也在一边看着。
一般练武的人最重名声,在他看来杨凡生肯定不会留手,现在既然输了,他也不能说什么,再纠缠的话,杨凡生也不是吃素的,而且他对杨凡生这么多年的投资,不可能因为这一件事就翻脸。
“杨大师,今天真是抱歉,十分惭愧呀,您先忙”李立说完,似乎真的是有些愧疚,不等杨凡生送他,自己就先走了。
见李立走后,杨凡生开口说道:“小武,你真是我的救星呀,要不是你给我开顶,我脑袋哪能有这么灵光”
戴武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往自己身上揽功劳。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出去闯荡,怎么能有机会见识这种斗智斗勇的事情,人的见识不够,心胸自然不会开阔,思想决定屁股,脑子不灵光做什么事都一事无成。
之后二人又闲聊了一会,戴武告辞,杨凡生一直把他送到武馆门前,看戴武骑着自行车来的,就是一愣,戴武家也不算太穷,但还能甘愿骑自行车来往,这才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