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3(2 / 2)

贞观大才子 只如初贱 2311 字 2023-10-14

gu903();这些世家门阀的势力到底是哪里来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吗显然这是扯淡的。

那或是因为他们的族人多历史上任何一个流传千百年的世家门阀都是用尽所有办法,联姻再联姻,以这种方式增加家族的人数。

可是话又说回来,就算这喜人再能生养,那也只不过是千把人而已。难道就千把人,便可以左右一个强大的帝国吗

要说造人,李家的基因够强大吧这才多少年,公主皇子一大堆。但是姓李的就可以组成一个加强团了。

所以,族人的多少并不是他们强盛的根本。这些世家门阀之所以强盛,那是因为他们有底蕴。

底蕴是什么通俗来讲,那是日积月累出来的人脉,是长久以往攒下来的关系。再加上越来越多为了成名得利的人依附于他们,这才形成了今日的五姓七宗。

所以,想要击垮世家,那便要彻底斩断这些人与世家的关系。这也是李硕之前为什么建造藏书阁的原因。

只是这样的方式太慢了,李世民不愿意等那么久。所以才会出现了今日的境况。

李硕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既然陛下是想要为我大唐的后世君王打下基石,那么就要想清楚,这基石到底是什么

我大唐的基石乃是这满朝的文武大臣,而世家门阀的基石便是那些依附于他们的学士大儒。

打垮他们都是次要的,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原本依附于世家的人,想办法笼络道自己的手中。”

李世民眉头渐起,道:“你继续说。”

李硕再次拱了拱手,道:“如今崔,王两氏已将是分崩离析。但那些曾今依附于他们的文人墨客,学子大儒们却依然有很多。

这些人便是他们的基石,陛下若想要真正的将这些世家消灭。那么这些人便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陛下可以在这些人中,挑选些许大志大才且又颇有名望的人出来。将他们许以官职。这样一来,那些在崔家倒台后摇摆不定的人就会看到陛下您求贤若渴的心。只要这些人能够转投与我们。那么世家不攻自破。”

紧接着,李世民道:“那爱情认为,这些人应该怎样去招揽”

李硕心中猛跳,尽量让语气平缓,道:“若是陛下打着朝廷的名义去招揽,那肯定会让其他的世家门阀感到恐慌,说不定就会联合起来抵制朝廷,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这些人原本都是崔、王两氏的门客幕僚,如今两家倒台,那所获的罪名也将是板上钉钉。

自然,这些曾今依附于世家的人也定会让人觉得多少有些关系。若是朝廷去招揽,那便会让人觉得有些假了。

但若想要将这些人信服,那招揽之事便得由一个即与朝廷没关系,又身份地位都不输其他世家的人来做才可。

微臣有一人选还请陛下示意。”

“讲”

“晋王李治”

宅男福利,你懂的:

第320章:萌芽初成

深处在这个你死我活的朝堂,每个人都有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抉择。李硕的选择从始至终都是李治。

在这之前,不论是谁都没有对李治有过多的关注,原因就是他年纪太小了。相比与李承乾与李泰,李治似乎没有一丝夺嫡的可能。

就连身为老爹的李世民也是这样想的。虽然论恩宠,李治不比两个哥哥差,但这种恩宠仅仅只不过是父亲对于儿子的宠爱罢了。

然而李承乾与李泰,在李世民的心里,这两个人才是未来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人选。

故而也导致,二人处处针锋相对,情愿拼个你死我活也在所不惜。子果皇家无亲情。尤其是在夺嫡这件事上,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今的局势对于李泰来说,简直差到了极点。可是对于李承乾来说,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既然两个人都各有各的毛病,那么这第三个选择,无疑就是李治了。哪怕李世民从未考虑过这个小儿子,可忽然被人提起,假设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虽然李硕之前也有几次隐晦的与他提起过。但那个时候他只当李硕是为了保命,所以想要利用李治罢了。

如今设身处地的想想,他忽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若是李治真的想要争皇位,那如今的形势,当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好像就是为了李治而准备。想想自己的那个小儿子,虽然从小聪慧,为人正直。但性格太过孱弱,没有作为帝王的手段与心胸。

那么自己这么做不正是为他打好了根基吗在他有生之年平定漠北,分割世家后。留下的这个大唐,不正需要这么一个没有野心,且心胸正直的帝王吗

推一及三,若是这大唐的百年基业落在了李承乾与李泰二人手中,那将会是怎样

李承乾之前的劣迹自不用说,虽然如今稍有好转,可一旦做了皇帝后,那就是另一种心性了。难以想象日后的李承乾会是个什么样子,作为老爹,他太清楚自己儿子是个什么德行了。

再说李泰,虽然李泰天资聪颖,文才武略也是颇具风范。可为人却有些骄纵。而且心性很辣,更是容不得比自己优秀的能臣。若是他做了皇帝,那这朝堂中怕是又会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还有一点,也是他最为忌讳的一点。那就是李硕

李泰的性子他很清楚,李硕的脾性这些年他也略有琢磨。虽然平日里看他人畜无害嘻嘻哈哈。可当你真正成了他的敌人之后,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自从李硕踏进朝堂以来,几番波折,风雨无数。可他却总能在逆境中找到逢生的方法。

若是一次两次便叫做运气了,可是此次如此那就有些骇人了。难以想象这个少年已经将心性磨练到了什么程度。

每一次危险到来之前,他都已经想到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更是在很久之前,便已经在为自己今后铺路了。

在洛阳之时,便于牛进达结下因果。待到他长安面圣,牛进达也着实在暗中帮衬了不少。

初到长安,便与程家交好。以两成红利硬是与程家扯上了关系。从此平水村李家,一个外来小户,一跃成为长安权贵。

侯君集南征归来,他更是在双方没有丝毫的交情下,为侯家出谋用计。免去了侯家的无妄之灾。

此番过后,他不仅得到了侯家这个坚实的盟友,更是连带着房家也对其颇有好感。

平日里一副小混蛋的模样,与长安城里这些有名有姓的纨绔子弟厮混。以此为跳板结实了众多的权贵高官。

逢年过节光是李家往长安城里送的礼,就已经不计其数了。虽然他看似一副死要钱的嘴脸,可送起礼来却丝毫不吝啬。

不仅如此,对于高官厚禄他从来也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深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理。

所以,就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