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1 / 2)

贞观大才子 只如初贱 2274 字 2023-10-14

,后者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所有他们看向李硕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愧疚两字。被人感到愧疚是好事,可是今日却成了要他命的灾难。

眼看着这些人一个个散去,李硕心中恍然,这一仗,他输了

输得彻底

许敬宗同样看出了李硕的处境,怒声道:“这些人简直就是墙头草大人,如今我们可如何是好”

不知沉默了多久,直到周围的人一个都不见了后。李硕展颜一笑,笑的坦然无暇,好似刚刚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何谓墙头草,不过都是一些没根的浮萍罢了,顺势而流,又何错之有”

本以为自己会十分愤怒,会狠狠的斥责那些寒门学子。可是沉下来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跟他们一样呢

而且他的本意也不是真的为了他们,被人离弃,也应了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一路上,李硕都很平静。默默地靠在马车里,冥思着。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一切的抱怨和悔恨都无济于事。当下首要的事情就是,怎样才能在最坏的结果来临之前,遏制住它。

世家之所以会这么做,那是因为被逼急了。虽然眼下是将李硕打败了,并阻止了他崛起的肯能。

可若是从长远看呢,他们若是真的这么做了,那无异于是作茧自缚。

若是真由王淼所说的那样,对寒门子弟优先考虑,用不了是三年,那些世家就会自尝苦果了。

大唐每年官员的选拔名额,也就只是有限的那么几个。世家门阀虽有举荐人才之权。但真正拍板决定的还是三省六部,也就是说是李世民决定的。

到时候李世民会如何选择是继续选用世家子弟,还是选用寒门子弟就算是寒门子弟向世家递了投行卷,但终究也还是个外人罢了。

一旦他们当了李世民的官,还会和世家同心同德吗至于用联姻来拉拢,那就更不要想了。

连李世民人家都看不上,还会看得上那些穷小子

在这之前李世民不止一次的提到过,要以天家公主与世家联姻。可却都被人家以各种借口婉拒了。

说白了,人家是嫌李世民一家子的血脉不纯,不是正儿八经的中原士族。那些老牌的中原豪门,对血脉的看重简直比李硕对颜值的看重还要苛刻。

所以李世民本就不大的心眼,从那时起,就已经在心里将那些世家贵族画上叉叉叉了。

可以肯定,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李世民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虽然时间长了点。但若是以代价来比较的话,这么做无疑比之前的法子更稳妥好使。

不仅如此,这么做同样可以抑制世家的发展,若是世家一旦发现了这一点后,那么定然会大幅度减少对寒门子弟的推荐。

若是真到那一天,再想想见天的话,真就是自己打脸啪啪啪的响了。

到时候那些他们只会将那些寒门学子得罪得更死,落个人才两空。

这让他不禁想到个笑话:说有一个男人每次路过天桥时,就会给那个桥上的乞丐扔下十块钱。可直到有一天,那个男人再遇到乞丐时,却只给了他五块钱。乞丐问他为什么男人说自己的老婆快生了,所以手头有些拮据。

乞丐大怒:“你竟然拿我的钱去养你的老婆”

世人都是一样的,当你第一次被帮助的时候,都会心声感激。可当你成为习惯后,忽然那人不再帮助你了。你不仅不会心声感激,反而会觉得这人太虚伪了。

人性如此世人便皆是如此。

想到这里,李硕豁然开朗,忍不住笑出了声。

马车外,许敬宗骑在一头笨驴上正在努力追赶李硕的脚步,听到笑声后,许敬宗心中顿时一松。

“大人可是想到办法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下属,上司的一切习惯品行,作风风格。都要时刻掌握。所以他很了解李硕,就跟了解自家婆姨一样

比如自家的婆姨左屁股上有个痦子。上次有幸蹭李家的浴池泡了次澡后,据他了解,李硕屁股上没有痦子。

对于许敬宗李硕还是很放心的,毕竟他干的坏事太多了,能得罪的人也差不多都得罪光了。

虽然这些事情都是李硕亲自指使的。但若是有一天被人翻供,那许敬宗无疑也会和李硕一个下场,要么一起被咔嚓,要么一起啪啪啪。

听完李硕的话后,许敬宗恍然大悟,抓着缰绳的手满是汗渍。

他很疑惑,眼前的这个人,真的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吗为何心性如此老辣。不仅心思如尘,而且智多近妖。

想到这里,先前那些后悔与不甘全部烟消云散。直到十年后,他终于知道,此刻他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了

心情舒畅的李硕哼哼着许敬宗听不懂的小调回了平水村。

一进门,李硕便一头扎进书房,反锁房门后,铺开了一张崭新的宣纸。

提笔,墨落透过窗户的阳光印衬在书案上,打出了一道道黑色的光晕。

s:极限了,慢慢补上之前的,一共七章,小贱贱说话算数哦月票很重要,拜托大家了

第230章:有女相邀第一更

太极宫,甘露殿。

宦官小心翼翼的为李世民打着蒲扇,小声的与他讲述着今日所发生的事情,从许敬宗被提审,到后来李硕出手又被王淼翻盘。

宦官讲的很小心,生怕言语不当惹怒了原本心情就不好的李世民。

就当李硕在大理寺捣乱的档口,李世民接见了西突厥的使臣。事情也很简单,西突厥向大唐上表了。

西突厥可汗俟利苾统有三万户,有精兵四万,马九万匹,于贞观十五年八月中旬,率领部落渡过了黄河,在定襄城建立牙帐。

来使并向太宗奏称,如果薛延陀对他们进犯,请允许他们入居长城以内。

薛延陀部一向都是大唐君臣的心腹大患,两国虽无交兵,但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

李世民不止一次想要剿灭薛延陀部,而人家显然也是十分清楚大唐的意图,所以近年以来规矩老实,不仅向大唐称了臣,还缕缕进贡,简直乖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这件事情本就和大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李世民巴不得西突厥与薛延陀部拼个鱼死网破。让他有机会带着满朝文武,坐在大唐的边界上磕着瓜子看笑话。

可人家西突厥显然不是这么想的,打不过可以跑嘛,反正已经向大唐称了臣,此时若不抱大腿,那这么多年的小弟才算是白当了。

但定襄城可是大唐的领土,若是让西突厥在那里扎了根,那大唐这个冤大头真算是冤到家了。

不仅要帮人家抵御外敌,还要分人家地盘儿,李世民若是答应了那才是脑子进水了。

如今的情况是,撵也不是,不撵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