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6(1 / 2)

贞观大才子 只如初贱 2258 字 2023-10-14

子好使,想要商量一下可行之策。

忽然,李硕好似看到一块金砖一边,两眼放光道:“那若是我们把这活字印刷作为己用呢”

许敬宗不说话了,只看了李硕一眼,目光像在看疯子,显然他的价值观与李硕的价值观很冲突。

作为己用难道和银钱比起来,官位就这么不值钱吗

这活字印刷术,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比较坚硬的铅块,将一个个字模刻印出来,再用铁框排版就好。

没用几天,李硕便让人做好了四五套样板,兴冲冲的筹划着自己的发财大计。

十天后,长安城的西市上,忽然多出了一个名叫凌烟阁的书店。

和平常的书店相比,这家店除了招牌响亮一点,装修风格另类一点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几书店里的书很多

以现在的刊印水准,一般的书店,每样书籍也能有个十几本就算不错的了。然而这个书店则不然,不仅书的种类繁多,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每本书籍,都有数十本甚至数百本之多。

一时间,所有长安城里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纷纷赶来凌烟阁一探究竟。

若说是万人空巷倒是有些过了,但人潮拥挤还是很中肯的。仅仅半个时辰,凌烟阁里的书籍就被洗劫一空。

对于文人来说,身份和书籍一样重要。相比于身份,书籍的诱惑里更是直观的。

书店的对面酒楼里,一件优雅的包厢中,正坐着一老一少,相谈甚欢。

老者正是大唐名相长孙无忌,看了眼下方拥挤的人流,笑道:“李大人不仅才华出众,这做生意的本领也是厉害的紧啊”

满面春风的李硕,笑盈盈的摆摆手:“丞相谬赞了,混口饭吃而已。”

深知李硕那不要脸的习性,长孙无忌直接问道:“可是老夫还是不明白,李大人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刊印出这么多书籍的”

“商业机密,商业机密小子可就指着这个混饭吃的,丞相不会是想夺人所爱吧。”李硕一脸萌萌哒的看着长孙无忌。

若论不要脸,长孙无忌显然也是个中翘楚,轻笑道:“但老夫奉献了这么多的书籍样本,李大人就准备一句感谢就将老夫打发了”

李硕装作听不懂似得挑挑眉:“下官不是已经以万贯作为酬谢了吗”

而长孙无忌的回答更是大义凌然:“书乃是文人之根本,岂是区区银钱就可衡量的”

紧接着又道:“既然李大人非要用银钱来衡量学问的话,那又岂是区区万贯就可比拟的”

李硕顿时两眼一横,很粗鲁的打断,哭丧着脸道:“行了,行了。那您说要多少合适”

第217章:一夜闻名第一更

对于李硕来讲,人生中最痛苦的两件事,一是被李世民扔到河里喂王八,二是被人惦记了家里的铜板。

而长孙无忌绝对有办法,让李硕在一天之内将两件事情全部享受一遍。

他之所以去找长孙无忌借书,倒不是说别人家里就没有书籍可用了。原本他是想通过这件事情与长孙无忌缓和一下之前的尴尬气氛。

毕竟人家刚刚和自己的外甥闹僵了,而且日后他们也会同座一条船。那二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

最终,李硕以四六的分成结束了这个话题,李家出技术拿六成,长孙家出人力物力,拿四成。

其实二人都知道,谁拿多少分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态度。不管是因为利益还是政治方向。

自今日起,李家与长孙家成功结成了盟友。

长安城悄然流传着一个神话。

不错,就是神话。

西市的凌烟阁书店,成为了文人墨客争相传颂的焦点,那个叫做李硕的年轻人,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凌烟阁的火爆,不仅是因为它种类齐全的书籍。也不是因为数量之大的存书。

更重要的是,凌烟阁可以帮助文人著书。若是在以往,刊印资源贫乏的时代,想要出一本书那简直是天方夜谈。

先不说需要的数量之大,单单是那高额的刊印费用,就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印的少了没效果,可印的多了,代价太大。

然而就在这种境况下,凌烟阁却放出了一个劲爆的消息。

无论任何书拿过去,两日内印好,字迹清晰,纸页留香,无论排版还是字体皆是上乘,更难得的是价格公道。

出书,两千年来都是文人的梦想,看着自己的学术成果印制成书,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长安城的文人由开始的不相信,慢慢到好奇,最后亲身一试

沸腾了,至少长安城的文人圈子沸腾了。

凌烟阁书店数日之内门庭若市,无数文人蜂拥而至。

进店的不止是文人,还有很多同行,拐弯抹角的打听此店印书为何如此快速,掌柜只是呵呵的笑,笑容里满是得瑟,但打死也不说。

虽然他们不知道刊印的秘密,但所有人都知道,李硕这个名字是和凌烟阁绑在一起的。

直到后来,不管李硕走到那里,只要遇见了穿长衫的学子,都会向着李硕鞠躬一礼,以示崇拜与尊敬。

长安城里印书的生意很是火爆,连凌烟阁的茶叶生意都受到了影响。和书本比起来显然喝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些文人墨客争相涌入凌烟阁书店,有点实力的,便买来回家看。

而那些家境平寒的寒门子弟,则是小心翼翼的看一会,然后在被赶出来之前,重新放好在书架上。

百废待兴的年代里,文人和百姓们最渴望得到的,莫过于知识了。

以至于后来,凌烟阁几乎每日都人满为患,一大批寒门学子仿佛看到了前路的曙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目光。

由于这一现象的出现,那些世家贵族们却坐不住了。世家之所以叫做世家,不仅仅是因为流传的够久。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所有文人学子的风向标。若单论文学上的造诣来说,世家贵族的影响力可谓是巨大的。

然而让李硕这么横插一脚,有很多不得志的寒门学子便果断舍弃了世家贵族的高门槛,高要求。而选择了自学。

其实那些学子之所以崇敬世家,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因为世家的文化底蕴。

一个月转瞬即逝,长孙家的账房先生老早就来到了李家,同时还带着好几个大箱子。

原本被叫醒后很不耐烦的李硕,一听到人家是来送钱的,立刻喜笑颜开。

帐房很恭敬的递上了账本给李硕查看。

然而李硕也只是很随意的看了一眼,便扔到一边。偌大的长孙家还不至于沦落到在账目上做手脚的地步。

“李大人,我家老爷有请您到府内一叙。”帐房临走时很恭敬的传达了长孙无忌的意思。

gu903();对于长孙无忌这人,李硕时常都保持了一丝敬畏和一丝防备。这个人太精明了所以对于长孙无忌的邀宴,绝对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