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小玩意儿罢了,不值一提。”
“噗呲”
满朝的大唐文武皆是笑出了声,如此不要脸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李硕怕是第一人了。
“李大人口中的不值一提,可是将我突厥害的好苦啊。”灵朵一声幽怨的叹息,直教众人纷纷心头一热,简直勾魂夺牌有木有。
“既然姑娘提到玉门关,那在下倒是有些话想要说。”李硕脸色沉着,其中还带着些许怒意。
“姑娘可知如今的玉门关是什么样子断壁残垣,满目疮痍那满城的焦土和战马践踏过的痕迹,姑娘可否数得清楚”
李硕越说越是激动,愤怒道:“数十万的百姓流离失所那城破家亡的滋味,硕敢问诸君,可曾体会过”
慷慨激昂的语气,加上眼中泛出的血丝,李硕此刻的面容稍稍扭曲。那些日子的经历,永远是他心中无法抹灭的创痛,无数的百姓视他为恩人,可他又何尝不是个罪人
大唐的君臣纷纷沉默,程咬金牛进达等参与过战事的武将们纷纷露出愤怒的神情。
这一战大唐是赢了,可是那无数死在太原府的大唐英灵,谁来为他们买单
“战争之下,岂有不损人毁地之理,李大人也莫要太过介怀,我突厥也同样感受过大人您的悲痛。”女子沉默片刻,柔声道。
像是在安慰,却无形中博得了众人的同情。
“介怀哈哈。”李硕长笑一声,接着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词的萧索中带着豁达广阔的情怀,李硕的一首诗,将所有人都深深的震撼到了。
环视了众人一眼,李硕冷道:“姑娘可曾见过那些玉门关百姓们过得是什么日子那里不仅气候不宜,每年所产更是少得可怜,就是这样,他们还要整日提心吊胆,担心塞外的那些部落袭击抢掠。”
“每年因为境外番邦的抢夺,我大唐要牺牲多少将士与百姓,这些姑娘又可曾见过”
字字铿锵,句句带泪。
这一番话令大唐所有的朝臣都闻声悲戚,先不论真假,可至少那些死在塞外的亡魂是真的。
眼看大唐的那些将军群情激奋,灵朵连忙开口,语气冷傲:“李大人这是何意还请直言。”
闻言,李硕面上的愤慨顿时消散:“在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代那些玉门关的百姓们,感谢突厥能够将咸海以南借予大唐五十年,给这些刚刚经受过城破家亡的百姓,一个繁衍生息的机会。”
各国的使臣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侧目望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是个人都能看出这只是突厥人的缓兵之计,可为何大唐的君臣还会信以为真
其他人不懂李硕的意思,李世民可是清楚的很,这是想拿话堵着突厥人的嘴,以便这样日后建设咸海以南之时没有说辞。
灵朵的面纱晃动了一下道:“突厥诚心与大唐交好,区区五十年又算的了什么。只要两国和睦,这咸海以南归谁不归谁又有什么关系。”
李硕的话已经将她堵到了南墙上,若是她此刻改口,无疑是让天下诟病突厥,只能这样顺着话说了。
“既然姑娘这样说,那贵我两国便以兄弟相称可好”李硕欣喜的问道,以至于剧情反转的太快,让所有人都摸不清头脑。
灵朵微微一怔,道:“当然,这也是我颉利可汗最希望看到的事情。而且”
未等灵朵将话说完,李硕急忙向前走了几步,对着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既然突厥如此盛情却却,那咱们便收下这份兄弟之国的朝贡,也算是咱们的友邻之邦为玉门关的百姓所施恩惠,这样一来,突厥与我大唐守望互助岂不大喜。”
第144章:清则无鱼第二更
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神色测顾,就是不看李硕,估计是嫌丢人吧,
“爱卿此言甚好,既然突厥盛意拳拳,我大唐岂有不接受之理。”
然而,在场的这些人,就连那些外邦使臣心中都忍不住赞叹一句,心想,什么时候这大唐的皇帝和臣子也变得如此厚脸皮了。
“既然是这样,那何不亲上加亲,我颉利可汗此次派小使前来,就是希望能够迎娶大唐陛下的公主,愿贵我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那么要脸的话都说出来了,若再不聊正事,灵朵恐怕此行怕是就要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他们之所以一开始不提这件事,就是想将大唐推上高处,而后等大唐不得不得想要做低姿态时,再求和亲,这样一来,李世民想不答应都不行了。
只是他们没有料到,大唐还有一个如此不要脸皮,不讲道义的官,直接将他们的计划给打乱了。
李硕耸耸肩道:“既然突厥都如此有诚意了,我大唐定然不会学某些人一般背信弃义,这和不和亲的也没有太大必要吧。”
李世民冷眼看了众使臣一眼,皱眉道:“使臣若是想以和亲来巩固双方的友情,实则大可不必。”
灵朵道:“也不尽然,实在是我颉利可汗仰慕大唐公主许久,故而想求得皇帝陛下恩赐。”
李硕突然道:“既然是这样,那大唐理应成全。”还时不时的点点头,一脸的赞同。
李世民和满朝文武均是惊讶的望着李硕。程咬金更是气的吹起了胡子,恨不得上去将李硕暴揍一顿。
灵朵诧异道:“大人可是赞同奴家的说法”饶是她灵动秀美,也看不出李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所有人都瞧向李硕。
李硕卦点点头,一脸真诚道:“赞同啊,这样增进两国情谊的事情,下官岂能不赞同。”
闻言,李世民脸上露出三条黑线,说好的君臣一心呢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将朕的女儿给卖了虽然李世民经常卖女儿,但是被大臣将自己的女儿给卖了,还真是头一遭。
眼见李世民就要出现在暴走的边缘,李硕急忙言道:“只是不知贵国想要以何为聘礼与大唐联姻”
聘礼在场的人恍然大悟,全都明白了李硕的用意,大抵就是,想联姻可以,那必须要拿出相当的聘礼才行,这一点不管是贫民家嫁女还是皇家联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且有突厥的朝贡在前,这聘礼断不可少于之前的聘礼,这就很尴尬了。原本突厥人是想要用朝贡当作聘礼来和大唐和亲的。
然而李硕硬生生将两件事分开来算了,这样一来,之前的礼物等于是白送给了大唐,想要迎娶公主,必须还要再出一份,而且这份礼单还不能低于之前的朝贡。
一连拿出两份如此巨额的开支,就算是鼎盛时期的突厥也不是个小数目啊。李硕这个意思分明就是不想两国联姻,而故意刁难罢了。
李世民立刻明白过来,一副不舍的样子道:“既然颉利有此心,朕岂有不成人之美的道理,哎罢了,那就联姻吧。”
这君臣一唱一和的在太极殿中表演起来,若是有不明所以的人看到,还以为大唐受了多大的委屈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