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2 / 2)

刘超几人迅速往前,方宏看了一下许凯,疑惑:“张嘴。”

许凯张开了嘴巴露出舌头。

方宏:“你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肚子不舒服,没什么力气。”

方宏叹气:“你是喝了生水拉肚子了是吧。”

“你咋知道。”

“我懂兽医。”

许凯无奈:“就别戏弄我了,我的手臂是真的受伤了,脱臼,不过我自己想办法接上了。”

刘超:“他可没戏弄你,兽医其实和普通医生没区别,开的药方都没区别,主要是剂量问题。”

刘超检查了一下许凯的手臂:“接的挺不错的,没问题。”

方宏看着石洞:“你这么不呆在里面,反而坐在外面”

这个石洞像是石塔上的一个窗户,开在距离地面一米六左右的位置,许凯就坐在上面。

许凯往下翻:“要不是怕野兽,我才不坐在这上面,你们自己上来看看。”

方宏很疑惑,这个石塔是很大的石块垒起来的,和普通的石头碉楼还不一样,显得很巨大,方宏撑起手臂趴在窗口往下看,看到的是一个黑漆漆但是感觉非常深的洞:“这真的是一个很高的建筑,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留下的。”

刘超也看了一眼,然后挂在窗口上回头:“要不通知文物局的人来看看吧。”

方宏耸肩:“要是人来了一看,发现是五六十年前建的,那多尴尬。”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正常情况下,这个建筑被埋掉的确需要很久,可如果是山体滑坡或者地震造成的呢头天建好第二天埋了都有可能。

方宏又打了电筒照射,下方起码有一个十多米深的空洞:“奇了怪了,这么高个塔子,居然没有石阶。”

许凯:“你可看仔细了,的确没有石阶,不过有梯子。”

方宏又看了一眼,才发现许凯说的是什么。

巨大的石头每隔一段距离就凸起一点,足够一只脚踩,再看这些凸起的规律就能知道绝对不是意外。

这些石头虽然看上去大小各异,但是很奇怪的是,大小各异的石头垒在一起后,内外都是平整的,换句话说这是人工开凿过的石头,并不是自然界的乱石直接堆起来的。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啊”

虽然没决定往不往下,但是方宏还是决定先到塔顶看看。

精通攀岩的方宏在无负重的情况下很快到了石塔顶上。

距离地面将近十六米,顶上是长宽各四米的一个平面,其构造原理是利用重心原理在距离四面石墙顶还有一米多的位置搭建了一个世态,就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高楼上的护栏一样。

也就是说,这个石塔的原高度大概是三十米。

如果说之前看到的那些地面石块真的是一些建筑的顶的话,同石塔深度计算,这应该是一个平均高度超过十米的建筑群。

这就奇怪了,这么大的建筑不符合现今任何汉族建筑的风格。

方宏仔细观察,才发现顶上没有积累尘土的原因,四个方向正有一个比砖块稍微大一点的空洞,恐怕是用来排水的,而整个顶的高度略高于其他部分,方宏低头看着石面,发现了一个印记:“这恐怕不是什么古建筑,说不定是最近两百年中修建的,你们看这个符号这么清晰,如果是古建筑,应该早被雨水冲没了才对。”

这个符号很逗比,是一个汉语中的转换符号横竖横,不过上面的横在竖的左侧,下面的横在竖的右侧,而第一个横下面有一个类似于英语s的符号。

“这个符号是什么鬼意思,这么深的刻印应该不是刻着玩儿的,不像是小孩子弄得,应该有什么意义吧。”

水友的力量是广大的,仅仅十多秒,就有人找到了答案。

“找到了”

“什么意思”方宏皱眉:“还真有出处”

“这个符号出自于三星堆出土的陶器具体是什么意思无法解读。”

三星堆

第九十章地宫

限免结束,这是定时更新章节,今天有人请吃饭,本来计划的两章的,不过有加更,就还有一章,能不能更就看晚上能不能及时回家了。

方宏来了精神:“三星堆你是说三星堆”

三星堆是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到四千年前的遗迹,后来断代了,专家分析是因为古蜀人在经历了商周时代后重新同中原联系了起来被秦统一,所以才被去了本身的文字。

三星堆的文字符号只出土了几个,所以无法系统解读。

难道说,这个巨大的,差点被埋在地下的建筑,是三星堆文化的又一传承

三星堆发现的最初,是大量的玉石器出土,后来在改革开放后才被挖出了青铜器,所以整个遗址完美的保存了下来,而在后来,挖出了和三星堆一脉相承距今三千多年的金沙,金沙出土的金器更多,是真的黄金器。

方宏看了看天,正是晌午,是唯一能够看到太阳真身的时候,有低头看了看前后左右的石墙,突然有了一种明悟。

这是一个观星台,四面墙分别是正东正南正西正北

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古人故意为之的。

在中华历史上,古人对于正南正北的建筑方式非常迷信。

你都难以想象,五千多年前出土的古遗址当中,圆形的新石器时代土茅屋开的正门的门缝和整个圆形屋子的正中心,都是一根头发丝儿都不差的和南北纬线重合的。

方宏站在这个位置往下看,似乎看到了一个辉煌的过去。

如果那些石头真的是建筑的顶,如果正南正北方向判断的没错,那么,这是一个郡邑甚至都城规模的遗址

原因非常简单,这是一个大型的,三星堆或者金沙遗址时期的遗址,是一个永固的夯土石垒建筑,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建筑。

在古代,能拥有观星台或者摘星台规模的建筑,绝对和统治阶层有关。

“说一下三星堆遗址考证,传闻中黄帝一族的某一个子嗣到了蜀,建立了古蜀国,此人叫做蚕从,李白曾经写过,蚕从及鱼凫,开国何枉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的就是两代古蜀王。”

“另外提一点考证,大禹的故乡,距离此地不足两百公里,也就是说,实际上科考界普遍认为古蜀其实是在夏朝治下的。而三星堆文字符号被疑为夏篆,因为一个统一的集权国家,是不可能允许国度内有两套政令的,所以文字必定是政令通达的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