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gu903();方宏在水下打了个手势,唐艺馨明白了过来:“枪哥说现在的深度能见度还不错,关掉探照灯反而用夜拍模式看的更清楚,等有现的时候再开灯。”

探照灯关闭,夜景模式全开。

之前只能看到探照灯光束下的浮游生物和三三两两的鱼,而现在,夜拍模式下,周围的生物繁密极了。

“果然,西沙的海眼下面也是这样,生物繁多,这里也是。”专家同志介绍。

唐艺馨:“大家看,这里也有带鱼,咦,这是鳗鱼,居然会到这种环境下,还真是奇异。”

水下,青红蓝紫各色鱼类在游动。

方宏游到了处充满藻类的岩壁处,回头打出手势,唐艺馨解说:“枪哥说他已经到了底部的边缘,这里环境听黑暗的,现在要朝着中心前进了。”

方宏贴着海底往前行进了不远,就感觉到了海底的起伏。

“这种海眼形成的可能性很多样,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很多年前的岩浆房中岩浆退去,最终形成了海底大坑。”

前方,方宏感觉到地面迅往上拔,于是打开了电筒。

强光照射之下,艳丽的红色出现在光柱中。

“这是红珊瑚,好大片啊”

随着方宏电筒的转动,所及之处,全部都是红珊瑚,红珊瑚已经连成了片,没有任何分开的裂口。

红珊瑚间,时不时窜出条条小鱼。

方宏游动间往上爬升了点。

身下细沙海底,条蝠魟从细沙中窜出。

扁平巨大的身体,带着长长的尾巴,在海中遨游更像是飞鸟在天空滑翔,和其他鱼类很不相同。

方宏还是围绕着红珊瑚照射。

“专家同志说,这有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红珊瑚群,也可能有最大的单体红珊瑚在其中。”

这里的珊瑚形成礁石,新的珊瑚又诞生,层层叠加,变成了小山样的珊瑚礁。

“酒姐,老规矩,取个名吧”

唐艺馨思考了会儿:“就叫宝山巨红珊瑚吧”

鹿角样的珊瑚在水中也显得无比瑰丽,哪怕在百多米的海底,也无法阻拦它们那让人痴迷的魅力。

“难怪明朝人那么喜欢红珊瑚。”

第七十八章莫不是海龙宫

方宏终于游到了红珊瑚旁边:“枪哥,专家提醒让你小心一点,红珊瑚有棱角的地方是可以划破潜水服的。”

方宏比出了ok的手势。

红珊瑚从远看是连成一片的,到了近处才能看到是一棵一棵分枝的。

“珊瑚是一种很讲究生存环境的生物,特别是红珊瑚,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少。”

“一般的珊瑚虫个体直径只有半毫米到两厘米之间,长有八个羽状触手,在打开的情况下,看上去像有八瓣的雪花,它们在海水中打开收缩,捕捉浮游生物。红珊瑚基本上只生长在海水温度高于二十度的热带区域深海下,大约一百到一千米的海底,红珊瑚是一种有机宝石,经常用作雕刻材料,也有入药价值,由于大量开采,已经被列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专家同志说,这里的红珊瑚数量可能已经超过了我国台湾海峡内的总数。”

在我国就只有台湾海峡以及极少数区域有零星分布,这里有如此数量的珊瑚礁和活体珊瑚虫,和远离航道,深处海眼之下有直接关系。

在海下,珊瑚丛一般都是生物最多的区域,一个大型珊瑚礁,基本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圈,并且可以养育一大片海域的其他食肉类生物。

唐艺馨急切:“枪哥,叫你小心点,另一个方向的潜水员碰坏了一株珊瑚,似乎这里的珊瑚非常脆弱。”

珊瑚积累的体型,其实是钙,不应该脆弱才对。

可事实上,自然界就是这么神奇。

在我国cq,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里面依旧还有早在恐龙时代就同恐龙一起消失的高大蕨类植物,还有从洞口飘落下的乔木植物,它们的特点就是长得又直又高,但是非常脆弱。

原因就在于,它们从进化的角度讲,一直渴望阳光,加上封闭环境没有大型动物存在,用不着长得那么坚韧,没有风吹,没有暴雨,没有雷霆,所以导致在外界极度坚硬的植物到了天坑里,都脆弱的不行。

这里的情况恐怕也是这样。

浮游生物虽然也喜欢生活在深海,但是绿藻毕竟要在有阳光的区域生长。

于是这里的珊瑚虫为了接触更多的浮游生物,也开始往上生长,死亡的珊瑚虫也不像其他海域那样一层一层牢固的积累,而是不停的朝着上方叠加,进化到现在,活体珊瑚虫已经非常脆弱了,而刚诞生不就的珊瑚礁也格外脆弱。

方宏小心翼翼的前进,尽量不碰触珊瑚礁。

小鱼在珊瑚礁中穿梭。

寄生蟹和虾也在裸露的礁石上攀爬。

巨型探照灯并没能过于影响它们。

方宏往上行进间,被什么晃了一下眼睛,立刻停下,在水中翻身游了回去,目的地居然是宝山巨红珊瑚的基底处。

“枪哥似乎又发现啊,酒姐。”

“对啊,枪哥掉头了。”

唐艺馨:“我也不知道呢,等枪哥找到就知道了。”

方宏分明被什么晃了一下眼睛,就是这个方向。

到了底部,方宏双腿在上,上半身贴着海底,仔细寻找。

一片细沙中,一块透明的东西出现了,方宏刨开细沙,仔细观察。

唐艺馨的旁边,专家同志接过了话筒:“你把沙刨开一点,看看是生物还是矿物。”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