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惦记你下界的那些朋友。”
“弟子不敢隐瞒,却为此事。”
墨轩不语,手指轻点,荡起圈圈波纹,水镜明亮,印照下界过往,透露往事尘埃,正是玄光镜印之招。
不愿相信的事实,一幕幕,是死者的悲凉,是生者的哀伤,伯藏主﹑月漩涡,昔日的好友,终成那黄土一赔,难掩心中恨意,气如虹,剑轻鸣,蓬勃战意,也是无尽恨意。墨轩开口成道,清心普善咒如清风沐浴,挥洒心间,抚平赭杉军躁动的情绪,“赭杉军,你又痴惘了。”
“师尊实力冠绝天下,理应有实力诛杀弃天帝,为何放纵弃天帝在下界肆意杀戮,以致生灵涂炭,正道人士纷纷身死。”赭杉军斗胆询问一声。
“这是你的想法。”
“是。”
“你还是实力不够,难以触摸接天之道,不明前因后果,只知现在,你可知历史道标。”赭杉军不知,杨眉也是眉露不解之色,墨轩缓缓睁开紧闭的双眼,“此事却是牵连甚广,就连杨眉这等圣人也是鲜有人知。”
万里狂沙,生命不存的旷野、狂风呼啸的沙原,弃天帝站立在万里狂沙的中心点,欲感应神宫之位,“全然的虚无,盘际神宫,有意思,吾就静观时间一到,你将如何出现。”
伤势痊愈的伏龙,一回学海无涯,沉重门扉巍峨耸立,皎皎明镜荧光照人,见者莫不低首,莫不虔敬。守门学员认出来人,“昔日学长学遍六艺,智勇超群,风姿翩然,令人久仰。”
“不敢,如今旧地重游,已是戴罪之身,伏龙汗颜,让学弟见笑了。”
“吾相信学长为人。”
“哈,承蒙不弃啊。”伏龙转身看着眼前的门扉,“九流仰镜,古今一阙。想不到吾此生竟有缘进入,堪称一幸。自有学海以来,共聚六部汇首,皆是滔天之罪,一进古今一阙,能否再出犹未可知,今日伏龙尽心而后宽心,但求无憾悔矣。”
“时辰将至,学长可准备好了。”
“存乎一心,无时不备。”时辰已到,只见学海门扉缓缓打开,伏龙坦然而入,心平气和,安之若素,“成仁取义,义尽仁至,从今而后,怀觞无悔。”
鼓初鸣,华殿开,庭燎遍然,鼓再鸣,六艺齐聚,鼓三鸣,大道行,赏贤罚罪。“先圣之道,薪火以传,功过无屈,直枉论断,待审者,北窗伏龙曲怀觞,施德加刑,翻视所以,论过省身,秋毫阙疑,今付六部执令共审。”
礼执令:“罪述从头,素还真尸体疑云,吾等皆已明了来龙去脉,但凡事都要有凭有据。”
射执令:“既然素还真附身于你,何不请他亲自解释。”
“禀执令,素还真现在已不再吾之躯。”众执令疑惑之间,伏龙颔首一礼,说出个中缘由,“吾被魔界战兽击伤,无法在纳两魂,素还真灵识只好另行安置。”
射执令:“这样说法,等同无凭。”
“定禅天净琉璃菩萨有书一封,可为解释。”伏龙呈上书信,哪知一事未平,又生事端,礼执令摆出珠然尸体,责问邪功之事,伏龙无言以对。
六艺执令共论,最后裁决定论,“讼论已定,恭宣圣裁,判”
三先天为查第四神柱同来万里狂沙,龙宿画扇轻摇,似是要扇走四周飞扬的黄沙,“此地就是万里狂沙,真是糟糕的天气,吾最不喜欢这沙尘掩面之感啊。”
“不会影响你的潇洒啦。”
“话说好个盘隐神宫,隐而不见其形,全然无法感应。”龙宿正说着,狂沙漫天之中,惊天魔气随风飘来,三先天将如何应对等待神宫开启的弃天帝。
紧张紧张紧张,伏龙判决立下结果究竟如何弃天帝、三先天同时来到万里狂沙,又将会引发何种变数神州第四支柱到底隐匿在何处而弃天帝能否找出神柱,进而毁灭神州一线天,墨轩口吐秘辛,又将牵连出何事
第十五章:退无可退
万里狂沙,似有灵性的狂风,意图遮掩视听的呼啸,弃天帝立身暴风中心,等待神宫的迹象,而在后方,剑子、龙宿、佛剑也来到万里狂沙,欲探神宫,“此地本是无风原,但因狂风四起,又名万里狂沙,果真异象。”
“是时候未到,所以不见神宫吗”
“嗯,这座非是肉眼所能见的神宫,而狂风之中,充斥着散乱的强烈魔气,看来魔者也遇上难题了。”疏楼龙宿一声打趣,使得凝重的气氛顿时为之一缓,而此时远处传来弃天帝之声,“既来之,何不一会呢”
“挑衅喔。”
“狂风遮蔽视听,又将气息彻底打乱,只能从风中传导的气息知道彼此的存在。”疏楼龙宿环顾左右,出声询问好友意思,“两位好友想动手吗”
“要战,必须进入暴风圈,这阵暴风似防备所有来人,胜负将是难料。”剑子仙迹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间,“既然如此,弦首殷殷交代暂不可与之争锋,反正咱们目的是来查探神宫之地,咱们就留给敌人一点神秘吧。”
“那就走吧,多留多危险,踌躇变数多。”剑子仙迹三人便化光离开,远处的弃天帝也察觉三人气息消失,“三道不逊於苍之层次的真气,其中一道乃是剑子仙迹,嗯,这人类的三教先天,是神宫开启之前的新目标。”
学海无涯、古今一关,伏龙静待六部会审结果,祭酒童子张榜宣判:“讼论以定,恭宣圣裁,礼御数三部判之,法不能移,依罪当死;射书两部判之,将功补过,戴罪立功;乐部判之,为所应为,何罪之有。”
射执令出声道:“嗯,乐执令,吾等判决虽有分歧,却有法可寻,为何你判无罪。”
太史侯之声:“没错,曲怀觞已认两罪,余观而论,或轻或重,也不该是无罪。”
乐执令之声:“吾认为错不在他,古云,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神州之劫是天下共难,曲怀觞选择大我,何罪之有。”
太史侯之声:“勿以恶小而不罚,乐执令,你认定他无罪,是为了大我,或是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