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见及此,颁下圣旨,要效仿当年太祖皇帝的武德,想要以武德笼络失散的民心,若然这是发生在地方州府,或者会滥杀无辜,这里是东京,天子脚下,无人敢下这个命令。”
“今天也是庙会的第三天,每年庙会第一天,皇上总是要斋戒三天后,开坛祈求上苍保佑大宋国泰民安,皇上也带头斋戒,谁敢滥杀,便是这两个理由,也可令百姓安然无恙,况且还有第三个保障”
“小人知道”苏全喜道:“就是林教头亲自到西门,名义上接应王教头,实际上监视着他,不让他胡乱发号施令”
“不错”
“使不得”武松正式道:“林大哥,兄弟在公门任职也将近一年,逐渐摸透了为官之道,便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有说道,多做多错,不做没错,你过来西门,我们在那逃离,你势必有所牵连,既然高俅令你在城中巡逻,搜查客栈,酒馆,青楼,把守城门不是你的责任,何必去趟浑水”
林冲稍一沉吟:“王教头为人懦弱,就算我不去,他也是不敢下达射杀老百姓命令的。”
正沉吟间,听得身后人声鼎沸,是五百精兵追到,林冲立刻道:“兄弟追兵已到,便不作挽留,山高水长,他日江湖上再见”
“林大哥保重”
武松也不多言,跟苏全往岳庙方向奔去,很快,两人便淹没在岳庙大街前的人群中,较之昨日的喜气洋洋,今日大家脸上都带了不安,武松看了,心中也是极为不安:“是我把大家的好心情抹杀了”
他不敢多想,背了苏全的包袱,大步走向西门,苏全从包袱拿了几把金银,寻个没人的地方,跳上屋檐,猫着身子,一直走到岳庙之上,隐没在一个石狮子后面。
他鼓足劲,大声喊道:“我乃岳庙中的值日天神,当今皇帝祈求上苍,百姓虔诚,感动了天帝,故派我下凡,在西门大洒金银雨,让天下百姓安享一个富足年,可守军贪婪,竟然假传宵禁之令,想独吞财宝,固且来告知大家”
苏全说完,将几把金银胡乱的往岳庙前的人群中撒去。
“是金子,果真是金子”
“我捡到的是珍珠”
“感谢神恩”
“这是我先捡到的,你抢什么”
“天神说人人有份,你何故一人占了两份”
“大家吵什么,天神说西门正下金银雨,到西门去捡便是,何必受了管家蛊惑”
最后一句话是苏全说的,他撒完金银,混入人群里,到处鼓动。
“不错,大家快去捡金银啊,这是天帝给大家的福气”
苏全捏着声音又一声尖叫,大伙听了,潮水般涌向西门。
武松独自一人来到西门,王教头正指挥着大家将死去的士兵搬到一旁,受伤的也坐在地上接受包扎,兀地里,月光下一条人影慢慢走来,定眼一看,那不是陈松是谁,他心中叫苦:“定然是前日没有斋戒,晚上受不住那婆娘的百般哀求,跟她犯了色戒,褒亵了神明,才派这煞星来害我,若是今日得以保存,我立马回去将那婆娘休了,情愿一辈子也不碰女色了”
“大大家一起上,他才一个人,有何惧焉”
“遵命”
兵士们大声应诺,以壮胆,可脚却不听使唤的后退,武松已然迫近,四百余兵士便如四百头绵羊,看着狮子越过了围栏,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自己不要站在最前头,以至于互相推搡,溃不成军。
武松看着这几百兵士,不禁大笑道:“方才来的是煞星爷爷,此刻来的却是财神爷爷,大家发财的机会来了”
他说完打开包袱,将里面的金银大把大把的抓起,往天空撒去,又奋起神力,将金银撒向城楼。
“是金子”
“银子”
“珍珠,玛瑙,宝石”
兵士们觉得十分诡异,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武松大笑道:“直娘贼,真是犯贱,老爷来打杀,你们甘愿把脑袋伸过来,此刻对你们好点,让你们发财,便人人如同呆鸡一般”
“人王教头,很多人”一名兵士指着前门,失声喊了出来。
王教头一看,只见成千上万的百姓,正涌向西门。
第一百七十二章四人攻击
王教头吓得几乎晕倒,人为财死,这成千上万的百姓如潮水般涌过来,争抢金银,五百兵士如何抵挡。
“高太尉素来严厉,若然陈松趁乱逃逸,我是必死无疑,这些人死总好过我死,杀一儆百”
他心意已决,高声喊道:“城楼上弓箭手听令,有人胆敢靠近城楼五十步,格杀勿论”
“诺”弓箭手大声应和。
武松听了大怒,举起长棍要过来击杀王教头,看得他全身发抖,瑟瑟缩缩,不禁笑骂道:“杀这等鸟贼,辱没了英雄的双手”
“直娘贼今日老爷是来当财神的好心奉劝一句,庙会之期,皇上斋戒,你却杀人,看来你是有九条命了”
咯噔王教头吓得几乎倒地:“不错,陈松那厮说得对,皇上刚颁下命令不久,以武德治国,这三日又开坛祈求上苍,我若杀人,罪名可诛杀九族”
“城楼上的弓箭手听令,不准射杀百姓”
城楼上的弓箭手没有回应,大家都低估:“下面的除了你带来的兵士,就是百姓,不杀百姓难道杀兵士么”
“你说该如何是好”王教头拉着西门的守城军官惶恐道:“放陈松离开,咱俩必死无疑,射杀百姓,也是死罪”
“王教头,莫怕,在城楼仓库中有刺栏”军官低声说道。
王教头大喜:“我怎么忘记了还有这东西,高太尉果然是神人啊”
“传令下去,立刻搬刺栏出来,阻止刁民”
“诺”
刺栏,就是用木头做成的长形架子,架子一头放满了荆棘,另一头连着一条两丈长的杉木。
gu903();高俅是负责东京城治安的最高官员,当下天下大乱,多有百姓造反,为防止东京城内有作乱的百姓,他专门请来木匠,做了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