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是污染了。”
她立刻想倒掉换上温水,才发现自己方才神魂颠倒,温水已经用完,只好作罢,让那些洗过瓜果的水继续浸泡着鲍鱼。
当她再次煮好温水,已经耗费了半个时辰,将鲍鱼拿起来,换上干净的水,才舒了一口气。
“不对,这鲍鱼的感觉不对”
潘金莲立刻伸手将鲍鱼拿起来,感觉鲍鱼已经软化了不少,还涨大了不少,她喜得拍起了手,知道一定是跟这个瓜果有关。
“原来你这个淘气的二郎,暗中助我一臂之力”
“金莲,什么二郎,二哥回来了吗”
武大郎睡眼蒙松的从房间走出来,他是听到了声响,潘金莲脸上一红,说道:“大哥,没有二郎,你听错了,我在外面摘了一个长得像手指的瓜果,它的汁液流进温水里,鲍鱼竟然就软化了。”
“嗯,我以为是什么事,那叫释迦果,又叫佛手瓜,是二哥在县衙那里移植过来的,吃狗肉时最好,寻常焖狗肉要一两个时辰,放进这东西,半个时辰便能令狗肉软化,汁液更好的锁进肉里面,吃起来更加滋味”
“原来释迦果还有这功效。”潘金莲赞叹道,心中更加的喜欢:“原来也是二郎助我,他身在外,仍旧能助我,看来这缘分真是天定了”
潘金莲将释迦果切开,放了两片进去浸泡鲍鱼,过得半个时辰,鲍鱼已经完全涨大软化,她用刷子仔细的的把鲍鱼边上的脏物刷干净。
到厨房杀了一个母鸡,配上火腿,五花肉,瘦肉,响螺片,陈皮,老姜,还有几块释迦果,再放上鲍鱼,慢慢熬煮。
一直忙到午时,加了三次上汤,鲍鱼便已经煨好,本来需要两天的事情,竟然用了不到一天便完成了。
她把生蚝压碎,用白布包裹,榨汁,配上酱油冰糖等配料,调好酱汁,淋在鲍鱼上,用瓦煲装好,便拿到武大郎烧饼。
午时过后,武大郎烧饼已经没客人,都到榕树下听说书。
“大哥,鲍鱼已经焖好,你尝一下,然后端到客人处,让他们品鉴,孰好孰坏,买卖能否做成,早日有个定论。”
“金莲,你也吃一个”
武大郎用筷子小心翼翼的夹了两个鲍鱼放进碗里,递给潘金莲一个,自己张口便吃。
“是什么东西那么香”
“从武大郎烧饼传出来的”
“难道大郎又有什么新食物推出”
一时间榕树下已经没有人愿意听说书先生讲故事了,都涌进了武大郎烧饼,潘金莲看到这许多人,脸上一红,怎么敢在众人面前吃东西,便将鲍鱼放回碗里。
“大郎,那是什么如此的香”
“鲍鱼”武大郎摸摸嘴上的汁液,懒懒的说道。
“哦”
众人一声叹息,都吞了口水,依依不舍的散去,午时过后,大多是市集的商贩,大家都在知道自己是没机会吃那名贵的东西,只好离去,可心中痒痒的,哪里有心情听说书,在那里闻着香味,又是受罪,便纷纷离去。
“大郎,今日是没人听我爷爷说书了,多亏了你的鲍鱼”
小孩埋怨道,潘金莲听了十分高兴,证明她做出来的鲍鱼十分成功,也有一点的歉意,便将剩下那个鲍鱼切开两半,一个半给了小孩,一半给了珲哥。
珲哥倒是孝顺,立刻拿回去孝敬老父,潘金莲赞叹不已,武大郎也笑眯眯的端着一煲鲍鱼到了西门庆家中。
西门庆听得武大郎端来鲍鱼,不禁笑着对秦四娘说道:“穷人就是穷人,怎么会做这名贵的菜,待会你随意咬一口,便说很好,我是不吃了,省的咬坏了牙齿”
第一百一十章细火焖鲍鱼
“大官人,切不可如此草率”张小三拉着西门庆到一旁道:“须得如此这般才行”
西门庆微微一愕,最后还是点点头,走过去跟秦四娘说了。
武大郎进来,照例跟老太君叩头,呈上鲍鱼,自有丫环前来伺候。
咔
丫环身体微微向前一倾,差点将盘子里的鲍鱼推落地下,吓得花容失色。
“呵呵呵小姐姐,那鲍鱼十分绵滑细软,你落刀时只要轻轻一拉便可,不需要如此用力”
“谢谢官人赐教”
丫环听了武大郎的话更加的脸红耳赤,她在西门庆的家也不知多少次伺候主人吃鲍鱼了,鲍鱼要焖煮多久她是了然于心,方才听了西门庆说武大郎竟然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焖好捧来,知道这鲍鱼一定非常的韧,所以切割的时候用了很大力气,谁知道一切便开,身体失去了平衡。
西门庆看了,也是微微惊讶,不过很快就高兴起来了:“我一年也不知吃多少的鲍鱼,制作方法也是略懂,要快速浸泡也不是没有办法,看来这潘金莲还是十分聪慧,可焖煮时间不够,始终难以入味,焖鲍鱼便如水滴石穿,需要时候,不过这也好,正好让四娘称赞两句,不至于那么的虚假。”
秦四娘十分优雅的夹起一小块丫环切好的鲍鱼,放进口中,还没来得及细嚼,已经滑进喉咙,在嘴里残留着无限的鲜美。
她急忙又夹了一块,这次,慢慢咀嚼,齿颊留香,一种无以伦比的满足感充盈了口腔,她禁不住连续用筷子,把一个鲍鱼吃完,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叹道:“老身有生之年也不知道能否再吃到如此美味”
gu903();西门庆心中鄙夷:“哼,戏子果然是低贱的人,一只还没焖煮好的鲍鱼竟然令她如此的神魂颠倒,真是失礼,完全没半点贵妇人的气质,幸好武大也是没心眼的人,换了精明的人,早就拆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