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1(2 / 2)

gu903();否则的话,万一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的话,恐怕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时间就来不及了。

听到长公主的话之后,康熙帝不由得闷闷不乐起来,在他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听到这种话的。

但是随即康熙便悚然而惊。

其实康熙帝的政治眼光还有军事才能都是极为了得的,只不过在某些事情上,他虽然有了自己的主见,但是一时间难以抉择,这时候就会忍不住去问计长公主。

而在长公主哪里得到的答案,每每都会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当然了,长公主看的要比他更加细致就是了。

而在整个过程中,康熙帝也在迅速的成长着。

而这一次,从长公主哪里竟然得到了和自己截然相反的答案,如何能让康熙帝心里不郁闷

不过很快的,康熙帝就反应了过来,自己是去问计于长公主的,她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截然相反,其实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才对。

自己怎么能因为如此,心里就不舒服就失去镇定了呢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长公主的决断,很少有失误的时候。纵然偶然有所失误,基本上也是因为情报有偏差得缘故。

既然长公主对这个楚才子如此重视,那足以说明,这位楚才子是位极厉害的对手,绝对要加以重视才行。

当然了,康熙虽然在心里已经将楚江秋楚才子的警惕之心,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但是也远没有达到长公主所说的那种地步,如果只是听到这位楚才子的名头,自己就在暗中布置,随时做好了逃跑的准备,那自己名声也就彻底完了。

见康熙帝并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长公主不由微微叹息了一番。

看起来阿弟是长大了啊,有了自己的主见,并不像是年幼时那般,对自己言听计从。

并且这种事情,由他来做的话,的确是不太好的事情。

既然如此的话,这种事情,就交给我来做好了。

长公主最看中最提防的人,其实就是楚才子楚江秋了。

她知道楚才子在扶桑的势力,她极为清楚楚才子懒散的个性。

在她的判断中,凭这位楚才子的性格,应当是携美隐居海外才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这位楚才子会在这种事情站出来呢

这个时机选择的太过微妙了

长公主甚至相信,如果给他们半年的时间,让他们将整个大明拿下大半之后,这位楚才子都未必会站出来。

因为这位楚才子和那些抱有满汉之别的汉人不同,这位楚才子更在乎的是老百姓过的怎么样,如果他要发动一次战争的话,会有多少百姓死于战乱,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第五百四十八章:满清第一勇士

楚江秋和李岩等,率领七万余士兵,出现在北京城外,在离城五里之外安营扎寨。

五里的距离,骑兵一刻钟得功夫就能赶到。

为了防止满清突袭,一万神机营的战士还有两万李岩帐下的士兵已经布下阵势,应对满清的突袭。

不过就在他们安营扎寨之后,并没有遭遇到满清的突袭。

李岩对楚江秋进言道:“主公,我们应当写一篇讨伐满清的檄文,然后率军兵临北京城下,在城下当众宣读。”

“这样,一来能够将满清的暴行公之于众,二来也亮明咱们的旗帜,吸引更多的大明义士前来投奔,让更多的大明人民站出来。”

霍,原来还有这么个讲究啊

要是按照楚江秋的想法,直接杀进去就完事了呗

不过古代好像还就讲究这个,至今后世还流传着古今三大檄文呢

其中一个就是陈琳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听说曹操听过这篇檄文之后,原本患有风寒的,听过檄文之后吓得出了一身汗,病自己就好了

第二个是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听到檄文里面的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之句之后,吓得毛笔都掉到地上去了。

最后一篇就是曾国藩了,一篇檄文,足抵十万精兵

一篇好的檄文,可以提升己方士气,打击敌方嚣张气焰,让围观者进入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因为楚江秋楚大才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此李岩便请楚江秋亲自捉笔,写一篇讨伐满清的檄文。

如果是诗词歌赋的话,还要好抄写一番。

但是檄文嘛,古今著名的檄文也就那么几篇,还有两篇是人家早就写出来的。

现在也就剩下一篇讨粤匪檄了,但是这个是讨伐太平天国的,文不对题,根本就借鉴不上。

因此楚江秋便让李岩去写,李岩推脱了几次没有推脱的过去,也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李岩的文采是非常好的,不过后世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基本上都是顺口溜。

比如: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这些看上去太过浅显了,根本就看不出文笔,压根就是顺口溜,连打油诗都算不上。

但是因为这些顺口溜面对的是那些穷苦的百姓,这些大字都不识一个的百姓,你要是写一篇高雅的文章,他们反而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而这种浅显易懂的顺口溜,显然更适应市场。

当李岩写好檄文之后,楚江秋看了一番,不由得大为称赞。

要让楚江秋自己写,楚江秋还真的写不来,但是基本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李岩李公子的文采,的确不凡。

檄文写好了,士兵也休息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轮流吃过了饭。

然后楚江秋就和李岩和陈近南,率领三万士兵,千万北京城下,准备直接宣读檄文。

这三万士兵,其中有一万是神机营的士兵,这些是主力军。

如果满清胆敢派兵出城的话,管教他们有来无回。

剩下的两万,有一万五千人是李岩部下,剩下的五千人是白莲教的教众。

五里的路程,转瞬及至。

来到北京城下,李岩先布好北斗七星阵,然后就准备到城下宣读檄文。

其实北斗七星阵只是个幌子,如果按照楚江秋的意思的话,直接让一万神机营士兵拿着ak47上就ok了。

相信一万支ak47齐发,肯定能把满清打的找不到北。

李岩是见识过这些枪支的厉害的,绝对相信神机营有这个能力。

但是李岩考虑的是,如果满清见到如此怪异的队伍,心存疑虑而不出城击杀的话,那么他们这一趟就白来了。

现在不论是楚江秋还是李岩还是陈近南,那真是一心求战啊

并且这一战还要赢得漂漂亮亮的,赢得让那些满清人心里惧怕。

他们是来驱逐满清出关的,并不是来搞破坏的。

因此他们需要的是速战速决,而不是拉锯战。

一旦陷入到拉锯战的话,受苦的只能是北京城里的百姓。

而这一点,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攻城之前,先将他们的士气彻底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