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2 / 2)

但是楚江秋的这种大胆言论,却是让在场的人全部都惊呆了。

太子朱和城还能稍微好上一些,因为他现在对楚江秋的崇拜近乎盲目性的。

在他看来,既然楚大哥说能,那就应该能够做到。

至于史可法和红惩处,却是完完全全地被惊呆住了。

从古至今,历史上的变革者大有人在。

就说眼前这两位史可法和洪承畴,难道他们就不想变革吗

想他们其实比谁都想

他们很想改变大明的现状,而想改变这一起,重中之重就是税收改革

但是他们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全完不敢实施。

自古变革者,从未曾有过好下场。

有没有好下场先不提,就说现在大明风雨飘摇的现状,如果真的实施变革的话,估计和直接拿倒抹脖子差不多少。

好在现在有了地瓜玉米和花生这三种新型农作物之后,大明现在面临的压力大大降低。

相信经过五年十年的发展,大明一定能够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甚至能够超越历朝历代也未可知。

但是如果说就因为有了这三种农作物,改革就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史可法和洪承畴是难以置信的。

他们可不是太子,三言两语就被人忽悠的团团转。

第二百八十二章:宣传正能量

宋朝在历代的封建王朝之中,是最为富庶的一个朝代。

终宋朝整个王朝,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一点,和宋朝的富庶是密不可分的。

不要以为水浒传是真正的史实,真的就有一百零八位好汉占据水泊梁山扯大旗造反。

其实真正造反的好汉只有三十六位,也并没有占据水泊梁山扯大旗造反。

这三十六位英雄或者说是马贼,是流窜作案,个个武功高强,官府围困不住。

但区区三十六个人,绝对算不上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老百姓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个群体,有饭吃,能活下去,就没几个人会选择去造反。

但是把这一切都归结到商业发达这一点上,还是让在座的诸位有种恍然的感觉。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还就是这么回事。

商业并不是洪水猛兽,发展好商业,对国家是有利无害的。

半晌之后,洪承畴忍不住问道:“楚才子,不知那种燧发枪,能够大规模制造吗”

这才是洪承畴最关心的问题,只要燧发枪能够大规模制造,那么大明的军事力量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有巨大的提升。

到时候,草原铁骑在枪阵面前也只有瑟瑟发抖的份儿。

燧发枪当然能够大规模制造,在现代只要有钱,想要制造这玩意儿并不是多困难的事儿。

甚至想要弄到更好的枪支,只要有门路,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二百八十三章:办报纸

史可法微微一笑,忍不住再次问道:“不知楚才子认为,何种宣传方式最为合适呢”

最好的宣传方式

当然是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全部电视台都重点播放啊

不论你换到那个台上,播放的都是抗击倭寇大胜利的事儿,到时候想不知道都难。

不过现在大明可没有电视台,这一套是不成了。

不过就在这一刻,楚江秋心里却是浮现出一个主意来。

楚江秋说道:“我觉得,如果想要宣传到位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创办报纸,在报纸上大肆宣传”

没错,楚江秋想的办法就是创办报纸。

到时候,楚公子就可以在报纸上宣传一下自己的商品,或者是他需要购买什么东西,同样可以在报纸上发布。

当然了,创建报纸好处多多,绝对不会只有这点,反正没什么坏处就是了。

史可法忍不住纳闷地问道:“报纸何为报纸”

楚江秋解释道:“就是在一张大约这么大的纸张上面,分成若干板块,在上面刊登抗击倭寇得事情。并且这报纸是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到时候,所有的百姓都能够知道这件事情。”

史可法皱眉问道:“你所说的报纸,不就是类似邸报性质的吗可是你算过没有,这样一来,需要多大的花费吗”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其实,我们可以卖钱啊,比方说一张报纸两文钱,这样不但不会亏本,相反还会赚钱呢”

史可法无语地说道:“朝廷是为了宣传抗倭一事,不是为了赚钱。

第二百八十四章:有施琅将军一人足矣

迟疑了一下,洪承畴才说道:“楚才子,可是大明的海上实力相当薄弱,根本不足以剿灭那些倭寇。难道楚才子的意思,大明出海只是做做样子,像那些倭寇展示一下大明的实力,威慑一下他们”

我靠,合着这家伙以为我是在闹着玩的啊我有毛病吧我

其实也不怪洪承畴会这么想,实在是大明禁海太久,对海军建设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现在猛不丁地说要出海全部剿灭倭寇,肯定信心不足。

这话也就是楚江秋说的,要是换成别人,洪承畴早就瞪起眼来骂娘了,会好好的跟对方解释别做梦了

楚江秋认真地说道:“洪大人也看到了,其实那些倭寇根本就没想象中那么厉害,要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剿灭一万五千余倭寇了”

“而倭寇得总数总共能有多少人十万人够我们几次剿的况且就算有十万倭寇,他们也不是聚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开来。”

“至于海上的实力,其实稍微做一些布置,咱们在海上的实力并不弱的,肯定能够歼灭那些倭寇。”

楚江秋的想法,当然是弄一些现代的海上小玩意儿。

当然了,也只不过只是一些小玩意儿而已。

就像海上的水雷,还有催泪弹闪光弹炸弹等神马的

相信有了这些,对付那些倭寇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其实那些倭寇虽然凶悍,但是缺点也极为明显,那就是只能打顺风仗。

一旦处于下风,马上就会溃散,这个缺点也是极为明显和致命的缺点。

第二百八十五章:报纸就要白话就要煽情

这样做实在是好处多多,虽然楚江秋将三种新型农作物的各种经验总结下来,然后朝廷会分发给下去。

但是各地官员的理解能力不同,难免会有理解偏差的地方。

但是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就不一样了,这样的话,全天下的大明百姓都能够看的到。

并且报纸上刊登有三种新型农作物的各种知识,就不愁没有人购买报纸了。

不过太子朱和城还是有着自己的担忧,不由问道:“楚大哥,可是刊登三种新型农作物的经验,也就能刊登一回,那么往后的销量怎么办呢”

楚江秋如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