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1 / 2)

三界求道录 八景宫灯 2292 字 2023-10-13

些不自量力。

元阳山的护山大阵,算是元阳宗收徒的一种方式,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前去的弟子只能归属于外门。如果运气好或许会有金丹修士收为记名弟子,记名弟子表现得好就会晋升为真传弟子。而那些运气不好,资质与机缘都不够的外门弟子,基本都只靠勤奋苦修,为宗门做一些杂事,蹉跎一生。

因为元阳宗一直走的就是精英弟子的路线,所以早就将宗门收徒方式公开,也让一些人知难而退。效果还是很好的,很多人宁愿拜入其他小宗门,也不愿意去闯护山大阵。

只是柳如言没想到,萧清封竟然会有这种心思。基于道义,她还是劝说道:“萧公子三思,元阳上宗的护山大阵乃是迷阵幻阵与杀阵合一。威力巨大不说,即便闯过大阵也只能成为外门弟子,而元阳宗外门弟子还不如小宗门的真传弟子。”

“多谢柳仙子。”对方毕竟是一番好意,萧清封也不能绝了人家面子。

其实外界对元阳宗的外门弟子有所误会。不管如何,外门弟子总归是元阳宗的人,修行环境与资源远比其他宗门好。随便拿出一门功法法诀,在外面也可以掀起一阵风浪。而且但凡是能够闯过护山大战的,都有一技之长,在元阳宗修行数十年,再拿到外面来,也算是一方高手。

不想再说这个问题,萧清封转移话题道:“不知柳仙子你们去往何处”

看着萧清封转移话题,柳如言也不好多言,反正已经道义劝解,听不听自然不是她的事情。想着即将要面对的问题,秀眉忍不住皱了皱。

言道:“卫国东部有一座山,名唤梨山,在其旁有一座城,名唤梨山城。梨山城向东五十里处,是卫国与曹国的边界。边界是一条河,这河宽数十丈,不知其长,不知其深。常有渡船沉没,行人遇难,所以名唤吃人河。此次我们便是前往吃人河。”

“那河中有妖物”萧清封本能反应道。

“嗯”柳如言点了点头,“那河中有一水怪,实力颇强。”

“那河中没有河神吗怎会让妖物作祟”

萧清封也是眉头微皱。东边,正是他去的地方。他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经过那条河,但可能性极大。因为要去元阳山,就需要从卫国进入曹国然后再前往元阳山。这般说来,经过吃人河是必须的,除非他绕道而行。

柳如言苦笑,解释道:“有河神的话,那这河也不叫吃人河了。这吃人河原本就叫梨山河,当年梨山河的河神与一大妖争斗的时候陨落,连同神印都被毁了。所以才造成了今日吃人河的局面。其实这种事情时不时的就要发生一次。数百年来,我秋兰谷已经斩杀了不知道多少水怪了。”

“这事情确实麻烦。”萧清封点了点头。

二师兄曾经说过,元阳宗地界内,最麻烦的不是数十个国家,也不是几个小宗门或者那些散修以及那些修行世家。最麻烦的便是那些神印毁坏之地。没有神祗守护一方,妖魔群聚,生民涂炭,民不聊生。

元阳宗虽然有封神权,但前提是需要有神印。这神印乃是天授,当年封神大业后统一赐下。没有神印,元阳宗也无可奈何。

对于这种情况,只能时不时的清剿一番,或者直接培养一头大妖出来坐镇。譬如,元阳宗南面门户浅水湖就是如此。镇守浅水湖的是一头象妖,乃是元阳宗一名元神祖师的坐骑。

日出月隐,月升日落。

梨山城在卫国东部,也算是卫国的边界大城。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最多也就十来天便到了。但,跟在柳如言姐妹身边,时不时行侠仗义,时不时的剿灭山匪,有时候甚至去追杀淫贼。着实让萧清封过了一把行侠仗义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让他着实有些不适应。

“我说两位仙子,你们到底是炼气士呢还是习武的江湖人士呢就你们拖延的这些时日,说不定吃人河死得人比你们救的人都多。”

将点钢枪挂在马鞍上,萧清封颇有些无奈的问道。以他现在的性格,行侠仗义,仗剑走江湖,俗事缠身,当真有些不习惯。

“我们当然是炼气士,但遇见不平,拔剑相助,此乃人之本性。我们可不想某些人一样,铁石心肠,毫无同情之心。”

赵如芸瞪了萧清封一眼,这些时日相处下来,他也算对萧清封有了初步了解。性格方面还算温和,一般不会与她过多计较。一手剑法也精妙,反正她不是对手。只是这性子实在是太无情了些,毫无侠义心肠。经常都是事不关己的态度。

“我说过,这世上并无好坏善恶之分,只有立场不同。就像织陵县中,那殷家父子虽然为恶,但也是情势所逼,若不是山神土地夺取他们神印,说不定他们父子还是守护一方的善神。”萧清封反驳道。

“本仙子可不管他们有没有苦衷,只要他们为恶,那就是本仙子出手的对象。本仙子这是体悟世间疾苦,修炼心境,待到日后机缘来临,便能修为大进。比起你们这些所谓的道家,一心在深山修行,来得好多了。”赵如芸身负长剑,显得英姿飒爽。如果不是认识,萧清封绝对会以为她就是一行走江湖的女侠。

“就你这样修行,还机缘来临”萧清封撇了撇嘴。

“哦萧公子有何高见”柳如言插话问道。

“道法万千,每一道都有不同的修炼方式。比如道家避世无为,佛家普度众生,儒家以文治政,法家以法治国。”说到这里,萧清封顿了顿,继续道:“你们秋兰谷或许也有属于自己的道,但不管是何种道,都需要修行者的求道精神。”

“正所谓,道法无界,道法无边。人的精力有限,只能专注一项。若是被这些俗事缠身,哪有精力去思考为何为道,如何求道。你们这段时间提升的只是降妖伏魔的手段,交手的经验,于道何用”

柳如言闻言反驳道:“萧公子话语虽对,但小女子不敢苟同。如果没有护道手段,谈何求道”

萧清封刚想说,便见柳如言继续道:“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修道的前提在于活着,那织陵县鬼神交锋,便说明连神明都是如此,何况人乎人有寿,需求长生,长生之道,在于不死。”

萧清封耸了耸肩,这些问题全靠个人理解,观念不同,难以说通。而且正如他所言,道法万千,这问题也没有答案,谁知道到底什么才是道呢其实什么也都是道。

就在这时,耳边便响起了赵如芸欣喜的声音:“师姐,梨山城到了。”

第五十二章梨山黎家

梨山城是座古城,萧清封第一眼便有了这样的认知。

青石堆砌的城墙已经泛白,城垛上甚至还残缺不少;厚重的铁门已经有了铜锈,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五彩斑斓;古老的护城河已不再清澈,一片墨乌;城头上鎏金的梨山城三个大字已经隐不可见。

这一幕场景,绝对没有在萧清封脑中出现过。作为卫国东部大城,作为进军曹国的桥头堡,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

“哈哈哈”看见萧清封的表情,赵如芸哈哈大笑,“你不会以为这就是梨山城吧”

gu903();萧清封立马反应过来,这幅摸样,怎么可能是梨山城呢。看样子,应该是一段古城,而且很有可能是梨山城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