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 / 2)

三界求道录 八景宫灯 2265 字 2023-10-13

持了一柄剑。对于这件事情,他也有些无奈。

本来熊言送的那柄青白剑是他准备用来常用的,结果在一次与冯坤切磋是才发现,剑刃看似锋利,结果却是没有开锋的。

知晓此事,萧清封着实气得不轻,差点没忍住前去找熊言麻烦,不过想想对方大皇子的身份,最后还是偃旗息鼓。不过,他是真喜欢那柄青白剑,不忍心将其丢弃,最后无奈之下只得再去神兵阁买了一柄宝剑常用。而那柄青白剑,也继元阳剑和不信剑之后背在了背上。

当萧清封他们赶到城南军营的时候,此地人已经不少。还好城南军营够大,即便数十万人也挤得下。

除了前来围观的达官贵人,黎民百姓,江湖义士,以及真正准备参加大会的年轻高手。还有的便是身着铁甲,手持利器的精锐士卒四处巡视,以确保大会顺利进行。

此时,军营中央已经搭建起了八个近丈高台。八个高台中,中间一个高台居于里,比其他略高半丈,其余七个高台围绕中间高台呈圆形。而在七个外围高台四周也搭建了不少供达官贵人观看的亭子。

萧清封专门问过,悟真派每次收徒的要求与形式都不一样。有时候比武论胜负,有时候比智论高下,有时候比悟性,甚至有时候比棋艺。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便是三十岁以下,先天修为。他不知道这次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其实也没兴趣知道。

从不信见闻录上得知,悟真派与元阳宗比起来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有机会得到更好的,自然不会留念差的。如果不是答应了熊言,他恐怕都懒得参加。

巳时一刻,高台四周已经站满了人。各自与友人围成一圈,谈天说地等待大会召开。

这时,一群人走入军营,为首之人四十多岁,身长近八尺,身材雄壮,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头上戴着大楚明令禁止的金色头冠,因天气炎热的缘故脸膛有些发红,最重要的是此人身穿常服龙袍,浑身贵气逼人。

在其身旁,便是一个手持浮尘的壮硕男子,看起走路姿态,便知一定是宫中太监。

而龙袍人后,便是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其中一人六十来岁,脸色红润,须发皆白,一身道袍,手持一柄浮尘,一看犹如世俗高人,仙风道骨。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上的亲叔叔,悟真派长老,大楚当朝国师熊况。

而另外一人面容比熊况更老,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但其气势不凡,身上衣衫也显示出此人的不凡,而他的身份比国师熊况也不妨多让,正是三朝元老老太师。

在他们两人之后,便是大楚满朝的文武百官,各自都是气势非凡,但在当前三人的压制下,却有显得普普通通。

“皇上驾到”

一道略显尖锐,却宏大的声音在军营中响起。发出声音的,正是为首之人旁边手持浮尘的壮硕男子,而他,正是大楚宫中的掌印太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驾到,不管是达官贵人,或者守门将士,亦或者黎民百姓,甚至那些自视甚高的江湖义士都一一跪拜下来高呼。

而整个现场,只有两个人依旧站立,其中一人是冯坤都没拉动的萧清封,另外一人却是一个手持长棍的年轻和尚。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与好奇。

“今日朕只是一位看客,诸位不必多礼,平身”

大楚皇上自然也看见了没有跪下的两人,但只是瞥了一眼便不再理会。

“吾等叩谢皇上”

又是一番参拜过后众人才站立起来。

这时,皇上身后一声,腾飞而起,直接落在高台中央。“收徒大会乃大楚十年一次的盛会,意在悟真派招收门徒。尔等皆知,只有在三十以下的先天修为才可入悟真派门墙。”

熊况虽老,但声音浩大浑厚,响彻整个军营。下面众人全都安静下来,丝毫不敢妄动,犹如小时候面对教书先生般崇敬。就连刚才见皇不跪的萧清封与那和尚都不敢妄动。

“尔等大多数人皆围观者,此次本国师提前警告尔等,收徒大会期间,不可妄动刀兵,不可械斗,不可扰乱秩序。有违者,格杀勿论”

熊况杀气凛然的说了三个不可。语气一转,继续道:“此次大会的形式乃比武论高下。正所谓,七为最、九为极,十为满。然,满则溢,极必反。吾悟真派乃属道家,修阴阳,当取七。此次收徒当为七。比试规矩也简单,这有八个高台,以六日为限,最终站在外围七个高台中的人胜出。然,七位门徒中当有魁首。第七日在中间高台决出魁首。”

“最后警告一句,每位上场之人,皆有专人摸骨龄,年龄超过三十的人便不用再上来了。每场比试之后当有半个时辰的歇息时间,若有人胆敢违规,休怪老道无情。好了,废话老道也不多说,此次收徒大会正式,开始”

第十四章野猪精

萧清封一边吃着酒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论,总结出三点。

第一,荆神捕连同诸县的差役将野猪精围堵在一个名唤山石峡的地方。

第二,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抓住野猪精。

第三,诸县差役已经有了伤亡。

吃过酒食之后,萧清封便赶往山石峡。经询问得知,山石峡在井石镇西北五里处,因山石多而闻名,只是五里路途,很快便到了。

“来者何人,此地正在除妖,有事绕道。”

萧清封驾着马还未到峡谷口,便被一群人拦了下来。其中多是穿着淄衣的捕快和一些衙役,为首之人却是穿着制式的锦衣,萧清封见过,当年荆神捕一群人就穿着这样的衣衫。

萧清封坐在马上拱了拱手道:“在下萧清封,乃是风林县县尉冯坤的兄弟,听闻有精怪作祟,特来相助。”

为首之人本来有些不耐烦,但听到萧清封的话,脸色稍变,稍显惊讶,问道:“你说你是冯县尉的兄弟,有何为证”

萧清封眉头微皱,这问题他还真不好回答。不过很快就有人给他解围,但见那群捕快中有一人挺身而出道:“禀上官,萧公子确实是县尉大人的兄弟,风林县的兄弟皆可作证”

那人朝着其他几位风林县差役看去,见他们纷纷点头,略微犹豫,沉吟片刻,便道:“既然如此,那你便引他去找冯县尉吧。”

萧清封翻身下马,对着那人拱了拱道:“多谢”

给萧清封带路的是风林县的捕快,萧清封在冯府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字。牵着马跟着走了几步,道:“这位大哥,听刚才的话语,似乎我兄弟冯坤有什么不妥”

听着萧清封的话,那人连忙道:“我叫郑前,萧公子切莫以大哥相称。那位上官之所以惊讶,却是县尉大人现如今是荆神捕的弟子,只待这次将野猪精捉拿之后便要与荆神捕同去京城了。”

“冯坤什么时候成了荆神捕的弟子”萧清封惊讶。

“就在几天前,当时县尉大人还当众给神捕磕头拜师。”郑前回忆道,眼中充满着羡慕之情。

gu903();萧清封点了点头没有多问,话题一转,便问道:“现在情况如何野猪精可否抓住了”